《京华烟云》曼妮:早年丧父,新婚夜丧夫,却活成了最幸福的女人

文|着陆的兔子

电视剧《京华烟云》是由林语堂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这部小说也使林语堂先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该剧是以民国时期为主要背景,讲述了牛、姚、曾三大家族的兴衰,并以曾府为故事主线,道尽了一个家族内部的层层矛盾与爱恨纠葛。

曾家一共有三位少奶奶——孙曼妮、牛素云、姚木兰。

在这三个女人中,我认为最幸福的不是凭借娘家地位,把丈夫抓在手中,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的牛素云;不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名满京城的奇女子姚木兰;而是孤身一人嫁入曾家,丈夫在新婚之夜便去世的孙曼妮。

《京华烟云》曼妮:早年丧父,新婚夜丧夫,却活成了最幸福的女人

两小无猜,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真诚以待。

曾平亚大病卧床,吃了许多药物也不见好转,伤心绝望之余,竟然拒绝服药。就在合府上下无计可施时,他却在姚木兰的劝说下,乖乖服下了汤药。

姚木兰究竟有什么三头六臂,能让万念俱灰的曾平亚有了求生的欲望?

是苦口婆心的劝说?是柳莺婉转的京剧唱腔?还是幽默风趣的笑话?

不!是一个名字——孙曼妮。

孙曼妮是谁呢?她是曾平亚青梅竹马的远房表妹,两个人从小就定下了婚约。可在军阀混战这几年,曼尼音信全无,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对曼妮的思念,摧毁了曾平亚的身体。

只有姚木兰知道,曼妮是曾平亚的精神支柱,只要曼妮回来,平亚的病就好了一大半。她每天都会对平亚说,自己是替曼妮照顾他的,她要把一个健健康康的平亚哥交到曼妮姐姐手里,并坚信曼妮一定会回来的。

木兰的话像是一颗定心丸。曼妮很快就会回来的念头,在曾平亚心中突然坚定了起来。他不仅主动要求喝药,而且平日里苦涩的汤药也变了味道:

"今日的药,喝起来不那么苦了。"

《京华烟云》曼妮:早年丧父,新婚夜丧夫,却活成了最幸福的女人

姨娘拉着曼妮走进曾平亚的房间,对他说,你看谁来了?

曾平亚的反应令我很是触动,他没有开心地扬起嘴角,没有惊喜地张开双臂,只是费力地揉了揉眼睛,淡淡地说了句:"又是一场梦。"

一个"又"字,既简短,又意味深长。这种久别重逢的情境,想必曾平亚曾经憧憬了无数次,满怀希望,却又次次失望。

刻骨铭心的思念,习以为常的破碎。多少次佳人归来的美梦,醒来却是一切如常。曾平亚对曼妮的"痴",在这句话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京华烟云》曼妮:早年丧父,新婚夜丧夫,却活成了最幸福的女人

都说爱情是自私的,可在曾平亚与孙曼妮的身上却是无私的。

在知道母亲准备履行婚约,企图用冲喜来挽救自己的病情后,平亚偷偷找到曼妮,告诉她自己命不久矣,并恳求曼妮一定不能答应母亲的要求,不然会害了她一生。

他以为曼妮会答应自己,却忽略了曼妮对他的深情。曼妮义无反顾地踏进花轿,做了曾平亚的新娘。

谁料造化弄人,已解相思之苦的他们,却只做了半夜的夫妻,在新婚之夜曾平亚便猝然离世,丢下了他的妻子曼妮。

他为她魂牵梦萦,真诚以待;她为他毅然冲喜,终生不悔。

《京华烟云》曼妮:早年丧父,新婚夜丧夫,却活成了最幸福的女人

心中有爱,便不再寂寞;忠贞不渝,便内心充盈。

曾平亚去世后,曼妮就把自己关在屋子中,闭门不出,生活的范围仅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身为朋友的木兰,几次三番地劝说她,走出这间屋子,外面的世界还很大。可是曼妮却告诉她,自己并不寂寞,她并非一个人住在这里,平亚一直陪在自己身边。

曼妮多年的守寡生活,除了得到好朋友木兰的关心,也招来了安大夫的觊觎。安大夫虽然想把曼妮娶回家中,却苦于没有敲门砖,一直无法接近曼妮。

一次偶然配药的机会,安大夫不但结识了曾家姨娘,而且也抓住了后者的把柄。安大夫大胆提出了要娶曼妮的想法,看似是恳求,实则是要挟。曾家姨娘被迫答应牵线搭桥。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回到家中,曾家姨娘便做起了说客,决定先探探曼妮的口风:

"你呀,就应该把他藏在心里,想着念着就行了,用不着这样苦自己呀。"

曼妮微笑着说道:

"我不苦,我守着平哥就不觉得苦。"

交谈一阵后,曼妮发现姨娘意在提改嫁之事,她不仅一再表明自己不可能离开平亚,更是生气地说道:

"桂姨,以后这样的话,请你不要再说了,我不高兴听!"

《京华烟云》曼妮:早年丧父,新婚夜丧夫,却活成了最幸福的女人

桂姨碰壁后,安大夫便以看病为由,接近曼妮。就诊时,安大夫告诉曼妮,她的病是在心里,应该改掉曾太太这个称呼,否则每听到一次,就会勾起心里的悲伤,这对治病没什么好处。

曼妮听后,一脸严肃地说道:

"我是曾平亚的太太,他现在虽然人没有了,可我还在守着他。"

安大夫虽碰了一鼻子灰,但却没有放弃。在第二次上门诊病时,按捺不住对曼妮的想念,大胆地对她表白起来。除了向曼妮自报家产之外,还承诺如果她肯嫁给自己,绝不会受半点委屈,家里一切都由她说了算。

也许觉得安大夫的这番话是对自己丈夫的大不敬,曼妮扭身看了看平亚的照片后,愤怒地站起身,把安大夫赶了出去,并警告对方以后不要再来了。

《京华烟云》曼妮:早年丧父,新婚夜丧夫,却活成了最幸福的女人

安大夫走后,曼妮立刻赶往三山庵,做出了令众人惊讶的决定——抱养一个孩子。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抱养一个孩子并不意味着什么。可是对于曼妮来说,这个决定不仅断了他人觊觎的念想,也断了自己所有的退路;这个决定意味着自己的一生都要留在曾家,一辈子只能做曾家的儿媳。

但曼妮却毅然无悔,在她心里,这个孩子是任何人都无法让她离开曾家的理由,是她能一直守着平亚的支撑。

曼妮对平亚的爱,使她内心充盈,从未感到寂寞。


《京华烟云》曼妮:早年丧父,新婚夜丧夫,却活成了最幸福的女人

清楚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并且无怨无悔。

在嫁给曾平亚之前,曼妮便知晓了他的病情,纵然明白这场赌局也许会搭上自己一生的幸福,却依然坐上了冲喜的花轿。为了能让平亚好起来,曼妮什么都愿意尝试。

但世间之事往往事与愿违,就像莎士比亚说的那样: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场婚礼不仅没让曾平亚的病好起来,而且两人也只做了半个晚上的夫妻,曾平亚便离世了。两个相爱至深的人终于熬过了异地分离之苦,却又从此阴阳两隔。

因为曼妮是长房儿媳,所以在曾家老爷准备分家产时,便要由她先来挑选。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曼妮主动放弃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家产,仅仅是向公公提出了一个恳求:

"我只求永远在这老房子里住下去,跟平亚、跟阿宣永远在一块儿,别无所求,我不分家。"

有的人或许会觉得曼妮很傻,对于家产,大家只会嫌自己的那份少,抱怨长辈的分配不公,抛开个人私欲来说,抚养孩子也需要一笔钱,可是曼妮却"傻乎乎"的选择了放弃。

也许在曼妮心中,再多的物质金钱,也比不上一家人安安稳稳的生活在一起。

《京华烟云》曼妮:早年丧父,新婚夜丧夫,却活成了最幸福的女人

当日军的战火即将烧到北平时,大家提议曾姚两家一起住进王府花园,方便有个照应。曼妮却不顾个人安危,执意要留在曾家老宅。

她的这个决定完全是在为曾平亚考虑,虽然他已经离世,可在曼妮心中却一直活着,一直陪伴在她与儿子身边,一直存在于这个房间之中,她不想丢下丈夫一人,她怕他寂寞、怕他无助。

在曼妮心中,平亚也是一个远足未归的旅行者,她要守在这个家中,等待着丈夫的归来,与他长相厮守,不离不弃。

当日军强行进入曾家抢掠时,曼妮虽然孤立无援,但依旧不卑不亢,驳斥着对方的观点。恼羞成怒的日军,企图对曼妮实施强暴,在听到枪声后,曼妮挣脱日军,跑出了房间,惊恐中看到了倒在血泊中的儿子,她捡起斧头便向杀人者砍去,但是不幸被子弹击中了胳膊。

曼妮看了一眼虎视眈眈的日军,在绝望中自尽了。她保全了自己的名誉,维护了丈夫的尊严,自始至终都是洁然一身,无愧于曾太太的称呼。

就像她在公公临死前说的那样:

"爸,您如果看到了平亚,您一定要告诉他,曼妮还是他的曼妮。"

《京华烟云》曼妮:早年丧父,新婚夜丧夫,却活成了最幸福的女人

虽然在外人眼中,曼妮的人生是坎坷的、是凄凉的,但她自己却活得内心充盈,甘之如饴。

在我看来,曼妮的一生不但是幸福的,而且是有意义的,因为她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正如作家斯宾塞•约翰逊说的那样:

"当你聚焦于远处的山峰时,山谷就会成为写满希望的旅程。"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