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梅花詩》預言900多年的歷史興替,易學大師邵雍的故事

一首《梅花詩》預測了900多年的歷史演變,一部《皇極經世》揭示了宇宙萬物的最高法則,淡泊名卻與朝中大臣成為至交好友,他潛心鑽研最終成為一代大師這人究竟是誰呢?

一首《梅花詩》預言900多年的歷史興替,易學大師邵雍的故事

在北宋時期有一位叫邵雍的傳奇人物,他曾經以一首《梅花詩》預言了1077年到1977年大約900年前的中國大事,一個普通人竟然可以預測自己死後900年的事情,不論是誰都會在半信半疑之間感到一些驚愕。這到底是真是假呢?可以舉一個例子。

一首《梅花詩》預言900多年的歷史興替,易學大師邵雍的故事

有人說這《梅花詩》的第一節就預言了”靖康之變”之後北宋滅亡的命運,詩是這麼寫的“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山河雖好非完璧,不信黃金是禍胎”。這“蕩蕩天門萬古開”指的就是金人攻破了宋朝首都開封,中間兩句“幾人歸去幾人來。山河雖好非完璧描”寫了北宋滅亡後的慘狀,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金主完顏亮俘虜,宋朝都城人丁稀少,山河雖然是依舊壯麗,但是事實已經發生了變遷。“不信黃金是禍胎”在這句話中黃金自然就指的是滅亡宋朝的金人了,意思是沒有想到堂堂的北宋竟然被一隻少數部族所滅亡。咱們要知道金國建立的時候邵雍已經死了36年了,更重要的是當邵雍在世時宋國的北方大敵是遼國,金人不過是一隻小小的遊牧民族,經濟軍事都與北宋無法相比。邵雍卻預見到了北宋最後將防與金人之手,那真是讓人難以置信。不只是在《梅花詩》中,邵雍在日常生活中也提到過北宋的滅亡。

一首《梅花詩》預言900多年的歷史興替,易學大師邵雍的故事

話說有一天邵雍正在給兒子邵伯溫和門徒們上課呢,忽然這天空中一陣哇哇大叫,大傢伙抬頭一看,直接滿天的烏鴉鋪天蓋地從頭頂飛過,邵伯溫就問:“父親那兒來這麼多烏鴉,叫聲這麼恐怖難聽,莫非是有什麼不祥之兆。”邵雍心情十分沉重地說:“哎,不出幾年百姓就要授兵亂之苦了,前幾天聽到杜鵑的聲音我已經知道天下將亂,今天烏鴉又叫,這種不祥之鳥遮天蔽日而來是北兵侵宋的兆頭啊,我們大宋危矣。”邵伯溫又問:“但如果發生兵變能去什麼地方避一避呢?”邵雍莊重地說:“去西蜀可以避亂。”果然邵雍的預言是正確的,當金人攻破了開封城在中原一片混亂之時,邵伯溫想起了父親的話,於是帶著全家和一批百姓提前遷到的西蜀倖免於難。

一首《梅花詩》預言900多年的歷史興替,易學大師邵雍的故事

有人說,這個邵雍能預言北宋滅亡,都是偶然,因為它不就是北宋人嗎。自然知道北宋的弱點,所以邵雍只要結合時事細心的觀察種種徵兆,就一定能夠得出北宋滅亡的結論。如果這不算玄乎的,那麼邵雍關於明朝歷史的預言恐怕沒什麼好解釋的。

話說這個《梅花詩》中有這麼一節是這麼寫的“畢竟英雄起布衣,朱門不是舊黃金。飛來燕子尋常事,開到梨花春已飛。”有人說這頭兩句“畢竟英雄起布衣,朱門不是就黃金。”這說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出身平民,以前也不是經濟望族,卻最終征服了天下。而“飛來燕子尋常事”難道不是明代的一個大變局“靖難之役”這燕子指的不就是燕王朱棣嗎?他的統治使明朝進入了全盛的輝煌時期。但明朝末年頻頻出現的農民起義,使得大明王朝終於是“開到梨花春已飛”這“梨花”指的就是闖王李自成。

一首《梅花詩》預言900多年的歷史興替,易學大師邵雍的故事

邵雍如此準確地預言了明朝的三大重要史實,他知道有一個姓朱的皇帝建立了明朝,知道燕王要奪取皇位,也知道李自成最終使明朝走向了滅亡之路。如此精確的歷史細節竟然在距離事件發生的幾百年前的詩中呈現出來,聽到這裡不知道您是不是感覺到有點恐怖了?不止如此邵雍的《梅花詩》其實是一部連續劇,十節詩聯繫起來看,那就是一部宋元明清以及民國的全套歷史,他預言了北宋的滅亡,南宋的興廢,預言了康乾盛世,太平天國起義,預言了黃花岡起義,日本侵華戰爭,軍閥割據等民國時期的重大事件。你要是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來研讀研讀,看看是不是真有那麼神奇

深生活瑣事他所言必中,生死之事他了然於胸,是巧合?有據可循?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

關注我,下篇繼續講解邵雍的預言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