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費丹旭(1802—1850年),字子苕,號曉樓、環溪生、偶翁,烏程(今浙江湖州)人。自幼從父珏(芝原)習畫,擅繪仕女,筆致輕靈淡雅,頗得女性娟秀之美、柔弱之態。工於肖像,以如鏡取影、情神酷肖為人稱道。亦能山水、花卉,取法惲壽平,筆墨潔淨清麗,具閒散意趣。長年流寓上海、江浙一帶,交遊於文士間,藝術修養廣博深邃。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十二金釵圖》

《十二金釵圖》冊,絹本,設色,每開縱20.3釐米,橫27.7釐米。此圖冊取材於清曹學芹名著《紅樓夢》。作者根據小說對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賈迎春、賈惜春、李紈、巧姐等12位女性的描述生動地刻畫出她們栩栩如生的形象,故取圖名為《十二金釵圖》冊。

《紅樓夢》作為深具思想性、藝術性的經典小說,一經問世,備受社會各界的矚目並迅速成為各種藝術表現的題材。人物畫家們紛紛為小說繪製插圖、畫冊、畫頁等,著名的有王希廉本、聚珍堂本、翰苑樓本、點石齋石印本、雲聲雨樓石印本以及改琦創作的《紅樓夢圖詠》、《紅樓夢圖》、《紅樓夢臨本》等,一時推動了插圖藝術的發展。費丹旭作為以擅繪仕女著稱的畫家,深受《紅樓夢》配圖之風的感染和啟發,他於25歲時便應人之邀繪有具民間風格的《紅樓夢人物圖》冊一本。

40歲時,他又受蘭汀先生之請繪成此12開圖冊,每開繪1人,行遊于山石、樹木、房舍間。作者依據小說的描寫和自身對作品的理解描繪出不同人物的年齡、身份、行為特徵及其精神氣質,圖中人物雖未標誌姓名,但可以通過畫面得以確認。如樹下持鋤葬花的女子,頗具“風露清愁”的氣質,她便是“孤標傲世”的林黛玉;醉臥芍藥花叢中的是史湘雲;衣著華飾、行於宮苑臺階之上的是賈元春;臨窗而坐、展紙吮毫的是賈惜春;燈下託頤沉思的是秦可卿;執扇撲蝶的是為人謹慎的薛寶釵;端坐書几旁、體態虛弱的是妙玉;手扶柴門四下張顧的是巧姐等。

清秦祖永《桐陰論畫》言費丹旭“補景仕女,香豔中更饒妍雅之致,一樹一石,雖未能深入古法,而一種瀟灑之致頗極自然。”圖中以沒骨法繪製的點景山石、樹木,於簡潔明瞭中構築出特定的人物活動環境,有助於揭示人物內在的精神情感,同時令畫面飽滿並富有情趣。所繪人物為典型的晚清仕女畫形象,符合當時仕女畫的審美時尚,鴨蛋臉,柳葉眉,鼻若懸膽,口似櫻桃,並以硃紅點唇。這種美人畫式樣不僅為改琦、費丹旭等文人畫家積極表現,在天津楊柳青、山東濰縣、蘇州桃花塢的民間年畫裡亦屢見不鮮。圖中部分人物的面容、衣裙有斑駁的黑汙色,這是因為作者所使用的白粉內含有金屬成分,在氧化作用下出現返鉛的結果。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陳雲柯小像圖》

《陳雲柯小像圖》軸,紙本,設色,縱85釐米,橫59.5釐米。圖繪鬚髯垂髫、笑容可掬的像主陳雲柯坐於平石之上,左右以竹、石相伴。人物的面部以傳統方式表現,用線條勾勒,淡彩渲染,刻畫細膩。衣紋以線條為骨,古拙而流暢。圖中堅硬的山石以溼墨皴擦出形,秀挺的青竹以濃淡墨相襯暈染,朦朧有致。石與竹烘托出像主的中心位置,同時,以物託志,標示出像主高致朗逸的內在情懷。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夏仲笙像》

《夏仲笙像》軸,紙本,設色,縱106.7釐米,橫50.8釐米。夏仲笙,生卒年不詳,名鼎,字仲笙,錢塘貢生,任寧波府學訓導。其品性剛毅,好學工書。圖繪夏仲笙坐於水榭中展卷小憩的讀書像。人物面部以淡彩暈染,刻畫細緻傳神,表現出畫主沉思憂慮的神態。水榭兩側繪以青竹和秀木,不僅充實了畫面,令構圖更為飽滿,而且與水榭、白雲、清溪等共同營造出詩情畫意的環境,映襯出畫主儒雅的生活情趣。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紅線盜盒圖》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局部

《紅線盜盒圖》扇,紙本,設色,縱18.7釐米,橫53釐米。此畫取材於唐楊巨源《紅線傳》,描繪的是紅線女盜盒求主的故事。紅線女是山西潞州節度使薛嵩的侍女,善韻律工劍術。她聞知魏博鎮節度使田承嗣欲呑並其主薛嵩之地,於是,自告奮勇前往田承嗣處打探,並且將田的金盒盜回。田知薛嵩部有強手,於是取消了滅薛的想法。

圖繪紅線女成功盜得金盒,出城而歸的場景。費丹旭作為清中晚期的仕女畫家代表,其筆下的紅線女已失去了個性特徵,只是美人畫的程式化表現。紅線女本是位懂劍術,性情仗義的俠女。但是,在作者筆下,她除被配畫一柄劍,表明其功力外,其弱柳扶風般纖瘦柔弱的外形和所流露出的閨怨惆悵之情,完全沒有俠女的風度。作者這種不考慮女性的出身背景、個人性情、社會境遇,只注重對女性外在形體的追求,導致無論是皇族貴婦、貧民女子,還是風塵中的青樓女性,均千篇一律的面目,即修頸、削肩、柳腰的體貌,長臉、細目、櫻唇的容顏,“倚風嬌無力”的儀態風致。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復莊懺綺圖像》

《復莊懺綺圖像》卷,紙本,設色,縱31釐米,橫128.6釐米。此畫題為“復莊懺綺”,是指當時的風流才子姚燮對以往浮浪生活的懺悔。姚燮(1805—1864年),字梅伯,一字復莊,號大梅山民,浙江鎮海人,清道光、咸豐時期著名詞人。此畫描繪了姚燮和其侍姬們曾經的生活場景。中間端坐於蒲團之上者為姚燮,怡然微笑似有所悟。周圍12名侍姬環繞在其身旁,神形各異,儀態萬千,整幅作品格調淡雅。作者對姚燮的面部細加刻畫,以淡墨勾勒輪廓,復以赭色烘染,力圖表現明暗凹凸感,有肖像寫實效果。圖中的仕女以細勁靈活的線條和淡雅的設色表現,不具有寫實性,顯現出作者創作仕女畫的典型風貌。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探梅仕女圖》

《探梅仕女圖》絹本 設色,137 x 33 cm,現藏於旅順博物館。此幅繪採梅仕女立於溪石上,左手抱著梅乾,右手舉起正欲攀花,姿態自然生動,十分傳神。仕女用細筆勾成,筆墨細柔,設色淡雅,面容俊俏,身材婀娜,充分體現出費丹旭仕女圖的美學特徵。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閒敲棋子圖》

《閒敲棋子圖》立軸 紙本 設色 102.8x41.9釐米。圖繪白幛青燈下,一古妝仕女用圍棋打譜,人物嫻雅,用兩頭尖中間圓潤的”柳葉描“。傅色清逸,很好的表達了”閒敲棋子落燈花“的詩意。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的費丹旭作品賞析

《玉湖秋泛圖》

《玉湖秋泛圖》手卷 絹本 設色 34×105.5釐米。此卷是費曉樓於1844年為筱溪先生所作《玉湖秋泛圖》畫卷唱和,陳經隸書作引首。此小像成於1844年,而陳經隸書引首則作於己亥(1839年)另有四人題詩亦早於費氏所繪,或筱溪寫照原存兩本,初本已散佚,此為另本,題跋先後合裝成卷。

關注工筆小強,後續更新更多作品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