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踏青產生的千古名篇—《蘭亭集序》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王羲之和名士謝安、謝繹、徐豐之、孫綽等友人,踏著歡快的步伐 ,唱著愉快的歌謠,一起來到了會稽郡(今浙江紹興)山陰下的溪水旁踏青春遊。是為了什麼呢?“修禊事也”。


一次踏青產生的千古名篇—《蘭亭集序》

修禊,是古代的祭祀之一,在某個月中的“除”日進行,用以祈福、禳除災癘。緣起於陰陽八卦中的十二建神: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

所謂,正月建寅,除在卯日;二月建卯,除在辰日;三月建辰,除在巳日。是故有《後漢書·禮儀志》

“是月(三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為大潔”。

這些名士來到蘭亭這個地方,這裡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樹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輝映環繞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為流觴的曲水,排列坐在流水之畔。喝點小酒,作作詩,名士風度再此顯露無疑。


一次踏青產生的千古名篇—《蘭亭集序》

魏晉的文人,總是會有一些新奇與自由的想法,在如此美妙的環境下,不如溪水傳杯,作詩以賀,更顯雅緻。飲酒作詩正是文人當為。

就這樣,酒杯隨溪水而過,當精緻的酒杯到王羲之面前時,王右軍取杯而飲,隨即作詩一首:

代謝鱗次,忽然以周。

欣此暮春,和氣載柔。

詠彼舞雩,異世同流。

迺攜齊契,散懷一丘。

眾人誇讚之時,王右軍將酒杯放下,隨波而動,轉眼間來到司徒謝安面前,同樣是一飲而盡:

伊昔先子,有懷春遊。

契此言執,寄傲林丘。

森森連嶺,茫茫原疇。

迥霄垂霧,凝泉散流。

曲水流觴,眾人沉醉於酒香詩美的回味之時,不知不覺間已作詩共三十七首,此時,有人提議不如將當日所做的詩,彙編成集,以流傳後世,也不枉今日這良辰美景,而這便是《蘭亭集》。


一次踏青產生的千古名篇—《蘭亭集序》

有了詩集,自然要有一篇序言才算完整,這個重任當然就落在了書法無雙的王羲之身上了。伴著山間的鳥鳴聲和泉水汩汩的聲響,酒意正濃的王右軍,半醉半醒之間,提筆在蠶紙上暢意揮毫,一氣呵成,聞名天下的《蘭亭集序》就此誕生。

《蘭亭集序》是一群追求自由的靈魂,在山間的美景之中,在美酒詩歌的襯托下,誕生的“天下第一行書”。當時的景、當時的酒、當時的情,往昔不可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