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點》:我們所堅信的善,總會以一種方式來得以成全

沒有善良,一個人給另一個人的真正發自肺腑的溫暖,就不可能有精神的美。——蘇霍姆林斯基


《弱點》:我們所堅信的善,總會以一種方式來得以成全

《弱點》影片根據邁克爾.路易斯的原著小說《弱點 比賽進程》(真實事例)所改編,這部披著體育片外衣的電影,向我們展現出跨越種族的溫情,發自內心的善意舉動最終成全他人,也成全自己的勵志溫情片。

影片開頭,以偏黑白的色調來展現橄欖球比賽,直接為整部影片奠定了色彩基調,非黑即白,兩種膚色,兩個階級,一邊是電影主人公為代表的黑人階級,一邊是以陶西夫婦一家為代表的上流白人階級。一切都發展走向,都會被認為是充滿階級鬥爭和諷刺意味的開始,這為後來的溫情發展而留下懸念,給觀眾以想象的空間。

影片採用環形結構的敘事手法,以橄欖球比賽為開頭,以邁克爾接受橄欖球採訪而結尾,使整部影片首尾呼應,將故事完整的展現給觀眾。沒有華麗的誇張手法,沒有情節跌宕的故事情節,就是這樣平淡的敘述裡,讓我們感受到影片中濃烈的善與溫情。

整部影片將邁克爾與陶西夫婦一家的溫情為主,輔以橄欖球的體育外衣,使得影片故事更加完整並更具吸引力。接下來,我會從“善”的角度出發,解讀善帶來的人性光輝與自我救贖,同時我也會結合電影談談自己對善的理解以及現實意義。

《弱點》:我們所堅信的善,總會以一種方式來得以成全

一: 黑暗的童年經歷,階級種族的影響,自我防禦機制的本能,使邁爾克的善悄悄隱藏

01.黑暗的童年經歷:邁克爾出生於類似於平民窟的黑人家庭,母親吸毒,父親坐牢,從小就被政府接走,被安排在不同的家庭中,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為什麼他一直在我們家,他快把我們吃窮了,讓別人去當聖人吧。”

沒有歸屬感,找不到愛與被愛的感覺,正如電影開頭那段昏暗的橄欖球比賽介紹一樣,邁克爾的童年生活就是昏暗的,“善”的不曾到來,讓他對善也沒有嚮往。

02.階級種族的影響:

我張望卻看到四周都是白色,白牆,白地和很多白人。老師們不知道我聽不懂,他們究竟在說些什麼?我不想聽別人的話,尤其是老師,他們給我佈置作業,還要我自己做習題,我從來沒有寫過作業,我去洗手間,看著鏡子說:“這不是邁克爾”。

走進白人校園的邁克爾,對所有的一切都充滿著未知與拒絕,他試圖和別人交流,卻被那害怕的目光而生生停止了腳步。和邁克爾一樣,那些白人孩子對黑人的到來,也是充滿了未知,就如同侵略的那樣,一個不明生物的到來,總會給人帶來些許驚慌,不敢靠近。

《弱點》:我們所堅信的善,總會以一種方式來得以成全

03.自我防禦機制的本能:影片中好幾次運用魚眼鏡頭敘事手法,當邁克害怕或驚慌情緒的時候,都會以魚眼鏡頭來向觀眾展示邁克爾母親被警察抓走,而自己被政府帶走的那個場景,扭曲著的,變形著的,就如同邁克爾此時的心理一樣,給觀眾以更真實的直觀感受。

邁克爾的各項成績都很差,除了自我保護意識,在這個科目裡,他的分數高達98,佔據排名的前2%。因為自我保護意識的強烈,使得邁克爾能夠生存,也正因為這樣強烈的保護意識,使得邁克爾的善不會輕易向人們顯露。

善是一種本能,自我保護也是一種本能,當你有這樣的童年經歷或是不平等的待遇時,你的第一選擇肯定是自我保護,這無可厚非,但當你選擇後者時,你就失去了欣賞來自善美麗色彩的資格。

《弱點》:我們所堅信的善,總會以一種方式來得以成全

二:“善”可能會晚來,但從不會缺席。邁克爾身邊的暖光總會指引他一路向善

克頓教練的善:

在邁克爾打算去白人學校上課時,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提出了反對的聲音,只有克頓教練 說道:“你們必須清楚,錄取他,不是因為他的體育天賦,而是因為錄取他,這樣做是對的。”這樣的肯定,無疑是對現階段邁克爾最好的以及最公平的待遇了,也正是因為這個肯定的聲音,邁克爾才得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弱點》:我們所堅信的善,總會以一種方式來得以成全

女老師的善:

在會議室裡,老師都在談論著邁克爾的“遲鈍”,認為他跟不上學習的進度,又或是說他根本聽不懂我們說的話。這位女老師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她說在垃圾簍裡翻出了邁克爾名為《白牆》的紙條,這個紙條足以推翻那些老師對邁克爾上述的否定。

“在垃圾簍裡撿出邁克爾的紙條”,這個細節描寫將女教師的善,女教師對邁克爾的耐心,細心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也正因為這一細節的發現,才讓眾多教師對邁克爾的印象改觀。

《弱點》:我們所堅信的善,總會以一種方式來得以成全

陶西一家的善(影片最濃厚的溫情體現):初識,肖恩(陶西丈夫)在觀看大女兒柯林斯排球比賽結束後,看到邁克爾默默的打掃著體育場裡的垃圾,不由對邁克爾生出好感:再遇,下著小雨寒冷的天氣裡,身著單薄的邁克爾走在空曠的馬路上被陶西發現,得知邁克爾居無定所,在內心善良的驅使下,陶西決定讓邁克爾在自己家裡留宿。

當第二天早上陶西懷著忐忑的心情去一樓時,瞬間忐忑轉為了震驚與欣慰,沙發上擺著整整齊齊的床單與被子,這一瞬間,陶西心中湧現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收養邁克爾。在當時的社會現狀,這是一件令人吃驚的事情,然而,陶西這個想法還是實施了。

大女兒柯林斯不顧同學們對邁克爾不良的評論,依舊與邁克爾友好相處,在別人無視邁克爾的目光中,徑直走向邁克爾同坐,一起學習;小兒子小肖更是將邁克爾當作自己的好哥們來對待,不論是怎麼與朋友相處,還是如何將橄欖球打得更好,都在努力的為邁克爾出謀劃策。

邁克爾在這個家庭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愛與感動,當他作為這個家的一份子而參與到全家福的合照中,整個心裡被甜蜜所填滿。這一切暖意的善,讓邁克爾那沉寂已久的心慢慢悸動,善意的光芒愈發閃耀。

《弱點》:我們所堅信的善,總會以一種方式來得以成全

三:“善”之人性的光輝,最終總會帶來自我成全與救贖

  • 邁克爾的成全:邁克爾在陶西夫婦充滿善意的幫助下,最終考上有名的密西西比大學學習,並利用自身的優勢在橄欖球運動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他的人生不再是和一群混混躲躲藏藏的昏暗生活了,這是對他本身的成全與救贖。

“你做的每件事都是為別人所做的,但很顯然,你從中得到了某種巨大的滿足感。”—肖恩對陶西說的話


  • 陶西夫婦的成全:陶西和肖恩都畢業於密西西比大學,雙方都是體育界中有名的人物,在他們的內心潛意識裡,讓邁克爾去自己的母校學習,併為母校爭光,是會讓他們倍感榮耀的一件事。將邁克爾培養成一名優秀的橄欖球選手,是對邁克爾的一種成全,也是陶西夫婦的成全。
  • 小肖的成全:在孩子的世界裡,成全其實很簡單,當他看到邁克爾在自己的指點下,橄欖球技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樣的成就感就是對他的成全;教練給他橄欖球賽場的通行證,這也算是對他開心的一個成全。

一份善意的舉動,成全了這麼多人,正如那句話所說:“成全他人,也是成全自己”。

《弱點》:我們所堅信的善,總會以一種方式來得以成全

四:現實意義

我一直堅信“人之初,性本善”的理念,善良就像一泉清水一樣,潺潺流動又沁人心脾,當你向善良邁進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不一樣的風景,會收穫不一樣的自己。

“馬路上老奶奶摔倒你會去扶嗎?當看到小偷偷東西你會大聲指出嗎?當別人有難你會伸出援手嗎?作為護士,路人心臟驟停,你會義無反顧去搶救嗎?”

當這些問題展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會如何抉擇?這部影片向我們所展現的善,以平淡的敘事手法來讓我們直面善的含義,如果陶西夫婦害怕邁克爾偷竊或其他原因,拒絕留宿及收養,那他們會得到一個如此優秀的兒子嗎?邁克爾又能夠得到自己的成全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弱點》這部影片以兩種不同階級的融合,跨越種族的愛與善打造一個美式溫情劇,而這一切美好的溫情結局都源於內心的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