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崇禎皇帝

我覺得崇禎皇帝是個憤青。

憤青往往是看什麼都不順眼而且對自己的見地特別自信。其實誰在十八九歲的時候沒有憤青過?劉備鞭打過督郵,曹操立過五彩棒還幹過刺殺董卓的腦殘事兒。但是幸運地是有的人憤青之後立刻被打臉而後就懂得了什麼叫慎重。但有的人憤青的時候,裡裡外外一片叫好,而後就固執地認為自己非同凡響。

幹掉了魏忠賢是崇禎最得意的事情,這個舉動得到了一片讚譽。可是諷刺地是最後崇禎也不得不任用宦官。

這個憤青皇帝大概是因為滅掉魏忠賢而真的認為自己能夠扭轉乾坤,但最後現實卻一遍一遍地打自己的臉。

平均一年換兩個首輔,這樣的勤政到底是勤政還是亂政?要求過高,結果稍不如意就把大臣砍死,最後導致無人願意做事,這是治國還是亂國?

當然,崇禎皇帝能稱帝其實是個意外。他本沒有機會,所以也沒有真正接受過帝王的教育。他年輕,所以不懂得中庸;他見識少,從來沒有離開過京城。

這樣的皇帝如何可能洞察時勢,因勢利導?但客觀地說,一個制度卻讓這樣的人大權獨攬也證明這制度非常離譜。

總之,崇禎皇帝也是受害者。他承擔了超越自己擔當的重擔。作為皇帝他至少是及格的,如果換個時間,也許四十歲後能成長為一代聖君。但不幸在於,大明已經滿目瘡痍,再也經不住任何的瞎折騰。

個人在大勢面前其實是毫無還手之力的,哪怕是皇帝也沒有例外。很多人說如果崇禎不折騰,興許大明還能更好。我倒覺得,真要如此,恐怕又會多一個宋徽宗。相比而言,崇禎皇帝算得上轟轟烈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