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开国中将,一段跨越五十多年的誓言:去世后请将我们葬在塔山

引言

作为辽沈战役的发起者,我军的东北野战军战斗力有目共睹,而在东北野战军的麾下部队中,四纵的战斗力无疑是名列前茅的。以四纵为主力的塔山阻击战更是被称为解放战争三大阻击战。在新中国成立后,从四纵走出来的开国中将就有四位,这四位将军分别是:吴克华中将、胡奇才中将、莫文骅中将和欧阳文中将。四位将军与世长辞后,最终都选择安葬在一个小村子里。

四位开国中将,一段跨越五十多年的誓言:去世后请将我们葬在塔山


这村子便是承载着他们共同记忆的塔山

在解放战争时期,无数将士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打出了一场场名震中外的战役,这才奠定了胜利的基础,而塔山阻击战便是这其中比较具代表性的战役之一。塔山原本只是一个百来人的小村庄,但它地处要道,是国民党东进兵团支援锦州的必经之地。这一战影响深远,直接决定了锦州战役的胜负,也更进一步影响到了辽沈战役的胜负。

当时的东北野战军总部对负责塔山战役的总指挥程子华下达的命令是:“我不要伤亡数字,只要塔山。”而塔山一战也极其惨烈,我军8个师近八万人对阵国民党11个师十万人,激战六天六夜,战场上倒下的尸体密密麻麻,连站立的地方都没有,附近的海边都被倒下的尸体染红。战后,作为战役主力的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的几位指挥员看到战场上的惨象,不由悲从中来。

四位开国中将,一段跨越五十多年的誓言:去世后请将我们葬在塔山


吴克华将军

他们更是立誓逝世后要和这塔山无数烈士共眠,这一誓言直到几十年后也未曾消逝,吴克华等几位中将去世后都安眠于塔山。吴克华将军出生于1913年,15岁时就参加了农民起义,后来加入红军打地主,作战勇猛坚毅,数次负伤仍然坚持指挥作战,在长征期间多次率领部队留后阻敌,身经百战。在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将军特地点名要吴克华将军来胶东帮助主持工作。

两人在胶东地区针对日军的多次扫荡,采用了“地雷战”等一系列经典战术,狠狠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而解放战争时期,吴克华将军又横渡渤海,赶赴东北,担任第四纵队司令。在辽沈战役时期,他曾带着饥肠辘辘的部队途经老乡的果园,却秋毫无犯,被誉为“仁义之师”。而对吴克华将军来说,塔山阻击战无疑是他打过得最刻骨铭心的一战。

四位开国中将,一段跨越五十多年的誓言:去世后请将我们葬在塔山


在他晚年时期,如果有人提起塔山战役,他依然如同历历在目。不过他记得的不是因这一战取得的荣耀和功劳,而是那些牺牲的将士,哪怕几十年过去了,他都依然记得这一战牺牲了多少人,各部队的伤亡数量是多少。胡奇才将军在塔山战役是是四纵的副司令员,一直以战略指挥著称。胡奇才将军幼时的启蒙老师便是老党员张楚峰同志,从小受老师影响,深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

胡奇才将军

年幼的他曾亲眼看到老师遭到反动派的迫害,因此很小的时候就加入了少先队,帮助红军放哨,后来又随红军南征北战。在抗日战争时期,胡奇才将军在鲁中地区抗战长达七年,葛庄之战、临朐之战、沂水之战都有他指挥的身影,哪怕几十年后的沂蒙山区,都还有关于的歌谣流传。抗战胜利后,他又急驰东北,先后担任过三纵、四纵的司令员。

四位开国中将,一段跨越五十多年的誓言:去世后请将我们葬在塔山


四纵成立之初,战斗力十分孱弱,后来胡奇才将军接手四纵后,迅速将四纵打造成了一支强军,新开岭一战展现了他精妙的指挥艺术,后来这事迹还被改编为电影《逆风千里》。在塔山阻击战中,也是胡奇才将军亲临阵地一线考察,发现我军防御部署的不足之处,在战前说服其他将军将防御阵地向前推进,在战斗中为我军带来了极大的优势。晚年时,胡奇才和夫人数次亲临塔山,缅怀当年岁月。

莫文骅将军

莫文骅将军则是我军中的一代儒将,他毕业于黄埔军校,参加过百色起义,后来在我军中长期主持政治工作,可谓是文武双全。在延安时,莫文骅将军曾担任红军学校的政治部主任,后来的很多开国将军都曾在红军学校接受系统的军事教育,可以说都是他的学生。他在陕北一呆就是近十年,直到解放战争时期,莫文骅将军才调任东北,担任四纵的政委。

四位开国中将,一段跨越五十多年的誓言:去世后请将我们葬在塔山


不过长期身处后方并不意味着莫文骅将军的指挥能力下降,在塔山一战中,他曾说立下“敌人打到哪里,哪里就是第一线,死守不退”的誓言,带领将士从炮火中夺得胜利,战后,三纵的司令员韩先楚将军就称赞他是“一位能打胜仗的好政委”。

欧阳文将军

同样,时任四纵副政委的欧阳文将军的一生也堪称传奇。他18岁扛起枪参加红军,五次反围剿,飞越五岭,四渡赤水,翻雪山过草地。从湖南到江西,再从西南到陕北,身经百战。虽然农民出身的他学历不高,但他却积极学习,在艰苦的长征途中还经常做诗,写下了《长征组诗》。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先后在晋西北、鲁西、胶东一带参加抗战。

四位开国中将,一段跨越五十多年的誓言:去世后请将我们葬在塔山


日寇被驱逐后,他前往东北,担任了四纵副政委,参加了著名的塔山阻击战。然后从东北一路打到华北,新中国建立后又主持广东一带的剿匪工作,战斗的足迹可谓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后来他由武转文,担任《解放军报》的编辑,1963又成为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的院长。2003年,欧阳文将军在北京逝世,亦是四位将军中最后去世的一位,按照遗嘱和老战友们一起葬于塔山。

结语

塔山阻击战是我军经历过的最惨烈的阵地防御战之一,单单是作为主力的四纵就伤亡了超过了三千人,但四纵也做过了“四纵在,塔山在”的诺言。不过对于指挥这一战的吴克华等几位将军来说,看着自己的战友们牺牲在眼前,恐怕心里也很悲痛,所以他们才会选择在百年之后一起安葬于塔山,和自己的战友们一起长眠。从塔山阻击战发生的1948年,再到欧阳文将军去世的2003年,这段跨越了五十多年的“誓言”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