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创造者:于寂静处沉淀,于孤独深处绽放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是有意识的社会性生物,人类除了本能,还拥有更高的智力,能发明和使用复杂的工具,这奠定了人类在地球的统治地位。而人类的进步、社会的文明程度莫不是建立在科技和文学艺术的创造上;在人类的享受方面,一方面是消费,一方面是创造:消费让人的身体通过物质得到满足,创造让人从精神上得到满足。而创造的成果有时难以用物质来衡量,因为它改变的可能是整个世界。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能量守恒的阐明、光电效应的提出,他的这些理论和发现,指导后人完成了许多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

伟大的创造者:于寂静处沉淀,于孤独深处绽放

创造,它需要有梦想的种子,需要人类有意识地对世界进行探索,需要为理想去付诸实践、去研究去实现,最终把从前没有的事物给生产或者造出来,把从前没有的思想观念提出来,并经过认证让普罗大众能够接受和使用。

伟大的创造者:于寂静处沉淀,于孤独深处绽放

在思想领域,一切有伟大成就的作家、艺术家、哲学家,莫不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寂寞中潜心专研,呕心沥血的沉思和创作。所以,寂寞成全了这些伟大的人物,让他们在孤独中发现自我、认清自我,与自己的灵魂安静对话,找到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他们在所在领域里追求尽善尽美、永不懈怠,最终他们在自己坚持的事业上功成名就,在历史的星河中闪耀出万丈光芒。退一步,即使他们没有功成名就,他们的一生也充实而有意义,因为他们始终在做着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这过程中得到的满足和陶醉已然让他们获益匪浅,成功与否反而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伟大的创造者:于寂静处沉淀,于孤独深处绽放

人这一生时光有限,匆匆几十年,没有人能拥有永恒的生命;流去的时光不复返,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不能重新再活一次。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善待自己的生命,珍惜我们的时光呢?

呼朋引伴、觥筹交错的热闹我们有时会需要;亲人、爱人、孩子的陪伴我们自然也需要,毕竟人是群居动物,我们离不开人群,离不开社会。可更多时候我们需要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诸多问题和选择。一个人在人生的大问题上能够做出抉择,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信念,然后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事情才有了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标准。倘若你人生中的大决定都是他人替你做的,那么你的这一生可能也只是在为别人而活。

这世上,没有人能真正对你的痛苦感同身受,唯一能救你的人只有你自己。因为脚下的路要你一步步去走,未来的选择要你一个个去做出决定。他人可能陪伴你一段,但不可能是永远。即使是父母、爱人和孩子——父母终将老去;相爱的人互相扶持,也终是陪自己走过人生的一段路,何况爱人好多时候还不一定都能理解自己;更遑论孩子,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人生。而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天地之间匆匆一过客呢?圣埃克苏佩里说:“创造是用生命去交换比生命更长久的东西”,人的生命总要流逝,唯有通过创造才能战胜生命的有限。

伟大的创造者:于寂静处沉淀,于孤独深处绽放

如果说人短暂的一生决定了我们悲剧的底蕴,那么孤独的时光便是我们人生的底色,怎么运用好这些孤独的时光,享受孤独,而不会觉得煎熬、难受,不会觉得这是一种惩罚呢?

人在青少年时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学什么都快,这个时候应该多读书、多思考,与艺术、文学方面充分的接触,由此来丰富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到成人、成熟以后,他因为丰富的内心世界便不再惧怕人生中孤独的时光,不会觉得孤独便枯燥无聊,反而能在孤独里自得其乐,惬意享受。

伟大的创造者:于寂静处沉淀,于孤独深处绽放

我们在社会上可能有各种的身份,扮演着各种角色,但首先不要忘了你真正的样子。每个人首先,应该成为你自己。如果你正经历生命中孤独的时光,请善待它。在孤独中,你可以沉思,安静地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找到那个最本真的自己;你可以看一些好书,与世界上伟大的灵魂对话,从而提升自己、开阔自己的心境;你可以在你最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工作、创造,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雷同的两个人,即使是双胞胎。我们生来就自有个性,互不相同。科学和艺术都是个人天赋的表现,是选择孤独按自己的个性和天赋走下去,还是选择平庸随波逐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答案。若你只是为了不被集体抛弃、为了合群而逐渐放弃自我,那么最终可能你只会成为乌合之众里的一份子。

伟大的创造者:于寂静处沉淀,于孤独深处绽放

精神领域的创造,从来都来自个人独自的思想,而孤独,就是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先决条件。西汉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能够忍受屈辱和孤独,最终写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千古流传;现代的鲁迅也是一个勇敢而孤独的斗士,他在面对当时混乱的社会和无知的民众敢于在彷徨中发出呐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伟大人格的完美体现;美国物理学家牛顿,他一生几乎不近女色,孤独的走完自己的一生,却发现了万有引力和牛顿三大定律,在数学上还被称之为“微积分之父”;德国作家、哲学家康德一辈子没走出过哥尼斯保,就在他的一亩三分地里,写出了《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然后全世界的哲学家都开始研读他的作品。

有太多的名人他们的成功是孤独造就。寂寞的时候,把自己从纷繁的俗物中解脱出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个时候最适合反思,也最适合工作。而亲爱的朋友,我们是怎样对待生命中这些孤独的时光,是否能于寂静处沉淀,于孤独深处绽放呢?

伟大的创造者:于寂静处沉淀,于孤独深处绽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