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賀克斌:遵循產業生態化的現實路徑

以綠色為本底

打造現代版安居樂業美麗天府

賀克斌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城市① | 工程院院士贺克斌:遵循产业生态化的现实路径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城市① | 工程院院士贺克斌:遵循产业生态化的现实路径

公園城市理念是在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大力推進並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的基礎上提出的。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淨土保衛戰等相繼提出,汙染防治攻堅戰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前沿戰鬥,公園城市理念下的生態環境建設必將成為公園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成都是公園城市的首提地,從遠古的“逐水而居”到今天的公園城市,成都的發展體現了人類美好生產生活環境的不斷進階。

生態環境變化影響文明興衰演替,為公園城市環境治理提供實踐遵循

我國的一個成語——“安居樂業”,其實就是對宜居最質樸的詮釋。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就是大家最基本的追求。“安居”是對城市美好生態空間和環境質量的暢想,“樂業”是對城市高效產業類型和體系的展望。近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躍升,人均GDP已超過1萬美元。根據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古斯曼教授提出的環境庫茲涅茲曲線及後續的實證研究結果顯示,一個地方人均GDP在0.8萬美元到1.2萬美元間,就有充足的實力解決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發展到人均GDP1.5萬美元之後,生態環境突出的顯性問題基本會得到改善。目前成都市已經進入到了人均GDP1.3萬美元的階段,有足夠的能力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因此,在強調現代發展價值的今天,成都應以綠色為本底,打造現代版“安居樂業”的美麗天府,建設公園城市示範區。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揭示了生態環境變化直接影響文明興衰演替的自然鐵律,為公園城市環境治理提供了實踐遵循。維持良好的環境質量是“安居”的保障,藍天、碧水、土壤等要素不僅是提升環境質量的關鍵,同時也構成了公園城市的底色。

“以水定人、以底定城、以氣定形、以能定業”是成都始終堅持的方向。從大氣環境來看,成都市地處青藏高原東緣盆地,具有風速小、溼度大、雲霧多、陽光少的氣象特徵,給藍天底色形成製造了一定的困難。多年來,成都持續推進大氣汙染防治,深入實施“治霾十條”和大氣汙染防治“650”等工程,制定了嚴格的環境目標和有力的管控措施,形成了從目標管控、技術支撐、業務應用的全景式指揮業務平臺。2013到2019年,在社會經濟中高速發展背景下,成都市多種大氣汙染物排放量減少3-7成;空氣質量提升速度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在國家《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5年效果評估中,優良天數增幅居全國重點城市第一位;PM2.5濃度下降,可以直觀感受到PM2.5、二氧化硫、臭氧等問題有了明顯改善。

不過,成都要打好建設公園城市的藍天底色,在國家空氣質量標準的六個指標裡,需進一步強化控制PM2.5和臭氧汙染。從分佈來看,PM2.5和臭氧是區域性問題,需要同川西平原的其他城市攜手,開展聯防聯控實現有效遏制。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為公園城市綠色發展提供思想錨點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詮釋了生態文明建設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價值歸依,為公園城市綠色發展提供了思想錨點,營造空間無界、人人享有的生態空間是“安居”的關鍵。生態空間的匱乏是目前超大城市面臨的共性問題,也是實現“安居”目標需要重點解決的難題。

對成都來說,早些年人民公園等是市民週末可以享有的有限綠色空間,顯然難以用“美好生活”來定義那個城市生態空間擁擠的時代。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的講話中指出,一個城市的預期就是整個城市就是一個大公園,老百姓走出來就像在自己家裡的花園一樣。在這樣的理念指引下,城市應該努力延展生態產品的空間邊界,將公共服務與公園體系有機融合,使綠色生態從底線保護對象轉變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規劃建設中注重體現以下特徵,一是以大尺度生態廊道建設引領城市空間佈局調整,體現生態廊道對城市合理功能組織和區域分工的區隔作用;二是以網絡化綠道空間體系引導城市功能品質提升,串聯市域內生態空間,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多生活休閒的空間;三是以“公園+”建設模式推動城園相融共進,圍繞城市綠道與綠化空間佈局高品質公共服務功能,營造宜人宜居宜業的新場景。在公園城市建設中,成都市正在打造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優化國土空間格局,建設1.69萬公里天府綠道串聯“公園鏈”和“河湖網”;營造與綠色空間緊密結合的山水生態公園場景、天府綠道公園場景、鄉村郊野公園場景等六大公園城市場景。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成都將有機會以無界的生態空間和“大公園”般的城市形態作出綠色發展的“安居”示範。

“兩山論”闡明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關係,為公園城市綠色發展提供路徑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多年來一直倡導綠色發展理念,強調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論”闡明瞭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間相互支撐和轉化的內在邏輯,為公園城市綠色發展提供了路徑指引,構建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綠色經濟體系是“樂業”的核心。

生態產業化是將生態環境作為產業發展的基礎動力,持續轉化生態價值,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比如,成都市郫都區三道堰坐落在水源保護區附近,受生態保護侷限很難發展其他產業,但三道堰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發展旅遊業,以生態保護促進旅遊業、現代農業發展,同時以產業發展反哺生態建設,形成了良性循環。目前三道堰已被評為4A級景區。

產業生態化則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是提升傳統產業技術水平,實現產出提高,能耗物耗降低;二是發展新興產業形成產業生態圈。近年來,成都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開展“三去一補一降”,逐步騰退高耗能產業,單位GDP能耗降低速度處於國內領先。此外,川菜目前已發展為成都市較為成熟的綠色產業,並形成了一道綠色產業鏈,從上游的研發到下游的生產銷售,催生了無數衍生新興產業,在政府的引導下形成了川菜產業園,目前已建成2.45平方公里,引進企業80多家,銷售額上億元的就有30多家,整個園區年銷售額將在2022年突破500億。同時搭建了川菜產學研創新平臺、重點實驗室,已經初步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產業生態鏈。

未來的宜居,一定是變與不變的結合。人文底蘊和歷史文脈是一座城市亙古不變的性格座標,而生產生活環境應該不斷變得更加綠色宜居和美麗幸福,這也正是我們建設公園城市示範區值得共同努力的目標。具體來說有如下建議:一是在區域層面開展環境聯防共治,實現成渝共築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平原城市群水氣共保共治、成德眉資共築區域生態格局;二是成都自身繼續加強大氣、水和土壤的汙染治理與防治,營造藍天、碧水、淨土的優美環境,全面提升公眾生態環境與健康素養;三是進一步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工程,構建清潔高效的綠色能源資源體系。四是立足做強綠色低碳製造業、壯大綠色低碳服務業、培育綠色循環產業三個維度,構建循環集約的綠色產業體系。

(作者系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