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雜談(五)

四、氣

《水滸》雜談(五)


一個“氣”字,可以有N種組合。義氣、豪氣、和氣、正氣、血氣、怒氣、爭氣、凶氣、殺氣、怨氣、牛氣、戾氣等等。有些“氣”是褒義詞,可是有很多“氣”就是貶義詞了。

《水滸傳》中描寫最多的“氣”是義氣。

為了一個“義”字,一百另八個從不相識的人,可以聚集在一起:大盤分金銀;大塊吃酒肉。

為了個“義”,可以拋家扔妻,闖蕩江湖。

為了個“義”字,可以奮不顧身,兩肋插刀,勇往直前。

“你喊我一聲大哥,從今以後,你就是我的兄弟!大哥吃肉,絕不會讓你喝粥!”

說白了,水滸就是江湖,江湖就有江湖人的特性。

當然,這好像有點接近黑道上的特色。其實,梁山聚義本身在那個時代,肯定是被朝廷視為黑道聚義。

《水滸》雜談(五)


我們從深層次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水滸傳中會出現這麼多義字為重的人物?

其主要原因是:

一、漢民族的特性:“你敬我八尺,我敬你一丈!”“你要是看不起我,我更加不尿你!”

二、社會原因:在封建時代,讀書人很少,大部分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老百姓,地位極微。行走江湖,就怕被人看不起,也缺乏安全感。一但有人願意結識,那怕請喝一碗酒,便感恩戴德,恨不得把自己心都掏出來。其中的典型人物,當算李逵。如果遇到個把“仗義疏財”的人物,比如宋江、晁蓋等,便更是心目中的英雄。一輩子都無法改變他的認知。

《水滸傳》中的江湖人物,講義氣是他們的特點。但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脾氣大。怨氣、煞氣、怒氣、戾氣。在這一批人身上,隨時可以發生。一怒可以動武,一怒可以拔刀,一怒可以殺人,一怒可以大鬧,一怒可以攻城。

《水滸》雜談(五)


《水滸傳》七十回本中,有很多章節,如: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魯智深大鬧五臺山;花和尚大鬧桃花村;魯智深火燒瓦罐寺;魯智深大鬧野豬林;林沖水寨大併火;宋江怒殺閻婆惜;武松鬥殺西門慶;武漢醉打蔣門神;武松大鬧飛雲浦;武松醉打孔亮;花榮大鬧清風寨;鎮三山大鬧青州道;船夥兒夜鬧潯陽江;病關索大鬧翠屏山;拼命三火燒祝家莊;宋公明三打祝家莊;插翅虎枷打白秀英;宋江鬧西嶽華山等等。

可以說,整個《水滸傳》就是描寫眾英雄憑著各種各樣的“氣”打出來、鬧出來、殺出來的過程。

當然,說到水滸傳中最大的一個“氣”字。絕對應該算是豪氣!在七十一回本最後一章(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中:

立起“替天行道”杏黃旗。

一股浩然之氣;一種豪傑之氣,直衝鬥牛。充分展現了水泊梁山強大的氣場。

《水滸》雜談(五)


從《水滸傳》整部作品中,我們可以分析出作者施耐庵,是一位很重義氣的人,也許是一位“仗義疏財”,很江湖的人物。

《水滸傳》氣的部分,就淺談到這裡打住。

《水滸傳》酒、色、財、氣全部雜談結束。在以後的《水滸》雜談中,我準備再淺談一下:

水滸傳中人物的渾號;

水滸傳中風土人情;

水滸傳中飲食;

水滸傳中土話諺語等。

希望大家繼續關注。

《水滸》雜談(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