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爾化學—Q1如期實現增長,後續成長動能充沛

中信建投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買入。

利爾化學(002258)

新增產能及人民幣匯率變動支撐業績增長

量價方面,公司核心產品草銨膦在 2020Q1 均價 11.40 萬元/噸,雖較 2019 年年底略有回升,但相比 2019Q1 仍同比下降約 25%,其他主要產品與去年同期價格持平或略有下降,公司 2020Q1 的綜合毛利率為 26.00%,同比下降 3.83pct。但公司依靠產品放量衝減了價格下滑影響,主要是 2020Q1 相比同期新增了 2019Q2 投產 1000噸丙炔氟草胺,擴充了業務規模。

匯率方面:公司約 30-40%收入來自海外,2020Q1 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平均值為 6.98,2019Q1 則為 6.75,人民幣匯率變動不僅使得公司以美元計價的輪胎產品帶來更多利潤,也使得公司以美元計價的流動資產產生匯兌收益,衝減財務費用。

費用率方面,公司 20Q1 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分別為 2.77%、5.76%、1.49%,分別同比-0.36、+0.15、-2.27pct。其中費用率變化即主要由於匯兌淨收益。

廣安利爾草銨膦與 MDP 併線,有望大幅壓低生產成本

2019 年 12 月 25 日,公司發佈了子公司廣安利爾的停產併線公告。廣安利爾在 2018 年前原有草銨膦裝置工藝為傳統主流格氏-Strecker 工藝,而本次停產併線意味著公司(部分)草銨膦產能或能成功轉變為以 MDP 為中間體的新生產路線。新工藝生產成本比格氏-Strecker 工藝有較大壓縮,或能大幅增厚公司草銨膦產品利潤率,且領先於其他國內同行。停產預計對公司經營造成短期不利影響:以廣安利爾前三季度合計實現淨利 0.35 億元計算,如停產3 個月將導致 19Q4-20Q1 合併報表歸母淨利合計減少 0.12 億元左右。但在長期將對公司業績形成關鍵利好。

草銨膦長期需求向好,廣安利爾新工藝路線或助力公司贏得價格博弈

在主流除草劑中,百草枯、草甘膦因耐藥性問題在全球範圍內的份額有逐漸縮減趨勢,而草銨膦毒性相對較低,且可與草甘膦復配解決作物的抗藥性問題,市場需求逐步提升。而由於行業近年來規劃投產產能較多,價格下行明顯,行業進入慘烈的價格博弈階段。在此背景下,經由自產MDP的新工藝路線有望使得公司獲得寶貴的草銨膦生產成本優勢,助力公司在價格博弈中脫穎而出,鞏固公司龍頭地位、擴大公司市場份額。

規劃項目逐步落地,草銨膦龍頭地位日趨穩固,長期成長可期

公司規劃項目不斷:1)公司於2018年7月13日綿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投資協議,將投資15億元建設5萬噸生物及新材料中間體生產線和配套設施建設項目;2)2018年9月27日與荊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項目投資協議》,計劃投資20億元建設精細化工產品、新材料、高效安全農藥等項目(若按照15%的稅後投資收益,也有近3億淨利潤);3)和2018年年報同時披露,公司公告將新建1.5萬噸甲基二氯化磷、含磷阻燃劑和L草銨膦生產線及配套工程項目。項目總投資預計10億元,預計建設週期為三年,其中1.5萬噸甲基二氯化磷生產線已經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6月達產;2000噸含磷阻燃劑(一期)、3000噸L-草銨膦(一期)生產線預計從2020年1月開始建設2022年1月達產。初步測算,待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新增營業收入約7.6億元,新增毛利潤總額約1.37億元。藉由新增項目,公司圍繞草銨膦原藥等產品的產品線將進一步拓展,長期成長可期。2020年4月6日公司與綿陽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簽署《項目投資合作協議》,擬建設年產2萬噸L-草銨膦生產線及配套設施。L-草銨膦相比一般草銨膦產品具有施藥成本小、環境汙染小等優勢,且國內生產線數量遠少於通常草銨膦。公司有望藉此進一步鞏固國內草銨膦的龍頭地位。2020 年農藥需求較為剛性,草銨膦價格見底反彈

2019 年末國內草銨膦價格跌至約 10 萬元/噸水平,對於國內主流工藝而言已難以保障基本利潤,底部反彈已是大勢所趨。2020 年初,原本春節期間部分草銨膦企業開始檢修,且隨即而來的疫情限制了了部分湖北地區中間體廠家的開工(湖北是我國最大的磷礦生產基地)和運輸,到目前為止仍有部分草銨膦產能未復工或降負荷運行。而另一方面,農業需求相比於其他領域而言較為剛性。1 月 30 日農村農業部等發佈《確保“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緊急通知》,力保農產品供應,農產品及上游農藥的需求下降幅度和物流阻力較小。因此草銨膦需求受影響幅度小於供給,價格連續回升,目前已至 12.25 萬/噸左右。

我們維持公司 2020-2021 年淨利潤預測分別為 4.14、 5.44 億元,對應 PE 分別為 18X、 14X,維持“買入”評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