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老撾一:琅勃拉邦 舊日王城與佛都

大美老撾一:琅勃拉邦 舊日王城與佛都

琅勃拉邦是東南亞最迷人的地方之一。沒有哪個地方擁有這座城市那種古老的浪漫氣息,三十三座鍍金的寺廟、鋪著藏紅花色袍子的僧侶、凋敝的印度支那式別墅和精美的絕倫的高爐佳餚。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地方,周邊都在告訴發展,而時間在這裡卻彷彿自顧自地停下了腳步。

這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下的明珠坐落在湄公河與康奈河的神聖交匯處,理所當然地稱為旅行者身邊的香格里拉。

總是有那麼一群充滿了青春與活力的年輕人們發掘朗勃拉邦獨特的美,廟宇、街道、咖啡小店、市場、田間,在朗勃拉邦的山川河野留下他們的足跡與汗水與欣喜。

琅勃拉邦——老撾的第二大城市,是到老撾的“老外”最鍾愛的旅遊城市,有點類似廣西的桂林。

從雲南邊境縣城勐臘搭乘跨國大巴,當天便可抵達琅勃拉邦。

大美老撾一:琅勃拉邦 舊日王城與佛都


琅勃拉邦曾是老撾第一大城市,它的歷史遠比萬象悠久得多,1353年瀾滄國國王統一老撾之後,便把琅勃拉邦設為老撾歷史上第一個統一政權的首都。此後600多年,琅勃拉邦都是老撾的首都,直到1975年老撾民主革命取得完全勝利後才遷都萬象。儘管遷都了,但琅勃拉邦風采猶在,它畢竟殘存了公元14世紀東南亞最繁榮國家之一的瀾滄王國之遺風。

琅勃拉邦不僅曾是王都,還是一座千年佛都。老撾小乘佛教就起源於此。所以到琅勃拉邦還能處處感受到佛教帶來的祥和之氣。

琅勃拉邦市區內不僅寺院遍佈,城鎮中傳統老撾的建築容納於19世紀20年代時法國殖民者留下的歐式城市結構中,使這座小城體現了兩種不同文化的融合。

這是個令人心曠神怡的小城,沒有被過分商業化。各有特色的飯店、咖啡館、酒吧遍佈街頭巷尾。服務人員一般都懂點英語,菜單一般都是英文的。中國遊客只要具有一定的英文水平,在這裡享受到一頓美味的西餐是沒有問題的。最為浪漫的莫過於在湄公河畔的酒吧,享受一杯老撾咖啡或是老撾特色的混合果汁,再靜靜地欣賞日落。

在小城中游走,一不小心就爬到了普西山頂端的宗西塔。上山前發現路上有老撾人在賣燕子(兩隻燕子放在一個竹籠裡),對於這鳥籠的用途我非常疑惑。帶著疑惑來到山頂,看到許多燕子在宗西塔附近盤旋,先是感到這裡很有靈氣,過了一會再看到一個被撕爛的竹籠。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人們是在這放生積德。山頂上有一個小寺廟,脫鞋進入寺廟,虔誠地在佛祖面前為自己心愛的人許下一個願望,再為自己求一根籤。簽上有優美的老撾文字,可惜我還不能理解。在山頂無目的地閒逛時,熱情的工作人員邀我坐在身邊並用英語和我閒聊。也許是因為中國人的面孔在這出現得太少的緣故吧,在這兒我略顯有些寂寞。下山之前聽到熟悉的普通話,我便上去跟這對情侶打了聲招呼,瞭解到他們是在泰國旅遊後來到此處,計劃呆在這個山頂看日落,只可惜碰上個陰天。我心想:在這浪漫的古都,無論在哪看日落都是那麼迷人,令人陶醉!

大美老撾一:琅勃拉邦 舊日王城與佛都


走下普西山,沿著一條小河散步,不時看到西方遊客在路邊駐足或坐著,靜靜地沉思,或默默望著遠處寧靜的村莊。此時,我才終於理解,為什麼在旅遊手冊上,作者反覆強調,遊客應在琅勃拉邦盡情發呆。能沉醉在這樣的景緻和意境中,實在是一種極致的享受。這種寧靜在中國的景區中一般很難找到,或許二三十年前的桂林陽朔西街就是這種景緻。一年前,我到了令我魂牽夢繞的陽朔西街,過分的商業化已經使西街過於喧囂,擁擠的人群,忙碌的車輛,使西街失去了原有的韻味。

走過一座老撾村民自己搭建的小竹橋,來到一個小村莊,不同於琅勃拉邦的典雅,樸素的村莊散發出質樸的氣息:傳統的高腳樓,放養的小鴨……走到一戶人家門口,看他們正在烤肉準備晚飯。我雙手合十,說了聲“薩拜迪”(你好),主人回了我句“薩拜迪”,便熱情地招呼我坐下和他們一起吃晚飯。主人略通英語,一陣閒聊之後,主人請我喝了杯“老老酒”,這是琅勃拉邦著名的白酒,來到琅勃拉邦第一次品嚐,沒想到喝下去感覺還挺順。在喝了幾杯之後主人還在不斷地請我喝酒,由於第二天還要早起趕往萬象,我婉言謝絕了他的好意。老撾人的熱情好客,令我感到非常親切。

夜幕降臨,我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與主人道別。回旅館的路上,涼風吹過我的臉,但由於“老老酒”的作用,身上還是熱熱的。抬頭仰望星空,覺得這裡的星星是這麼明亮,也許是老撾工業不太發達的緣故吧,所以這兒的空氣仍然十分純淨。

琅勃拉邦!琅勃拉邦!光是名字就如此的有情調。相信我還會再次踏上這個美麗的國度,重遊這個讓人流連忘返的王城佛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