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老張是如何推開致富門的?這段歷程不一般

人這一輩子都是在苦苦追求的,不斷追求著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就像向著光明飛翔的蛾子,不斷撲扇著翅膀,傷痕累累卻無怨無悔……

①,不起眼的生意卻養活了一家人

老張是生活在靠海附近的農民,家中的田地非常少,人均四分,一家六口人二畝四分地種水稻只夠一家人的口糧,那日常生活的開銷咋辦呢?只能另外想辦法。

他的身體比較單薄,工地的活兒太重他有些吃不消,於是就學了一個修自行車的手藝。你還別說幹別的活他不行,但是修修補補的活那是一學就會,這也許就是別人說的天賦吧。

那個時候,修車的人也特別多,東一家西一家的遍地開花,生意自然不會有多好。老張憑藉著過硬的技術和優質的服務,讓不少人光顧。雖然小修理部的生意還是馬馬虎虎但總是有差強人意,並無太多節餘。

農民老張是如何推開致富門的?這段歷程不一般


②,轉移

沒錢人的生活真是有很多心酸頗多無奈!

老張是最看不慣家人愁眉苦臉的樣子,尤其是那哀怨的眼神無精打采,猶如嚴霜之下的茄子皺縮成一團。

必須想辦法,增加收入!

他想起自家的親戚,在海邊靠打漁為生,雖然每天在風浪裡出沒,但收入還是比修車補胎要好得多。

老張也想去,窮人的機會在他看來並不是很多,能抓住就儘量抓住,不然失去之後就沒有了。可是親戚卻說這事不好辦,不是一個村子裡的,不是你想來打漁就能打漁的,這是屬於集體的,需要上面研究決定。

而且全體村民也不會同意一個外來戶到這裡來打漁,分割他們的利益。這事只好不了了之。

不過,老張還是看中了另外的一個機會,在碼頭附近擺攤修自行車還沒有人幹,這對他來說那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既不與漁民利益衝突又解決了他們出行時修車的問題還能夠給自己創造經濟效益,一舉多得,妙!

說幹就幹!他讓親戚做好村幹部的思想工作,畢竟在人家地盤上工作要打一聲招呼的。接下來就是從家裡拉木頭搭棚子,搬一些常用的傢俱以及鍋碗瓢盆和修理工具,在緊鑼密鼓中開了張。

一年後,生意漸好的老張又把媳婦叫過來開了碼頭上唯一的小賣部。

農民老張是如何推開致富門的?這段歷程不一般


③,好機會來了!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人走向成功的關鍵。

老張的遠房侄子剛開始是做漁民的,後來開始做起了貿易生意,從海上來了的貨船他找人幫忙卸貨,後來就自己聯繫了上游的客商,主要以冷凍肉類海鮮類為主,把它們販買到各大飯店及超市中去。

平靜的碼頭一到晚就喧鬧起來,燈火通明:人頭攢動人聲鼎沸。

原來是碼頭裝卸工來碼頭卸貨的,他們都是租住在附近的,晚上幹活就騎著摩托車和自行車到碼頭,然後開始去幹活。

他和自己的侄子及大隊說好在房邊圈了一塊地作為車輛停放處收費標準是:自行車一元,摩托車二元,並且兼營補胎維修。

一晚上碼頭上有五六百人,這麼多人自行車和摩托車可真不少,密密麻麻的排出去老遠,一晚上有近千元的收入。

那個時候工人在工廠上班一天不到四十元!

這時兒子也大了,學沒上成就索性學了個廚師的手藝,和自己的女朋友一起在旁邊支起爐灶小炒、燒烤、快餐盒飯,因為是獨門生意,那些民工圍得裡三層外三層,生意非常火爆,不得已又添桌子加人手。

這一家子從此開始了自己的致富路!幾年之後就在城裡買了房子和車子,兒子也結了婚。

農民老張是如何推開致富門的?這段歷程不一般


機會,有時候就是等,真猶如一隻站在水邊的鳥一動不動,等待魚兒緩緩遊過,然後突然下嘴,一口叼住。

財富的增長需耍長時間的忍耐和堅持,和諧的人脈關係是堅定的基石,來之不易的好機會和迅速行動才會加速財富的累積!

對此,大家有何看法?歡迎關注,敬請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