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據說沒有人蔘就沒有“大清帝國”?

東北對滿清有著更為特殊的意義,對它的“淨化”不僅是為了避免顛覆社會秩序,還因為這被視為清朝的“根本”。

乾隆曾經盛讚大東北豐饒的物產和獨特的自然環境,認為滿洲大地生生不息,養育了滿洲人以及清朝皇室的祖先,也蘊含著素樸純真和不竭的生命力。

1800年左右野生人參出現減產,清廷不僅拒絕嘗試人工種植人參這一園藝革命,反而燒燬種植秧參的農田。

其實,對當時的中國來說,這並不單純是個“經濟”問題,它關乎“大清”的興亡和命運。

人參:明朝的顛覆與滿清的壯大

東北地區在被大規模開發前並非一塊沉睡的“黑土地”。當地在清末迅速農業化之前,長久保留著的漁獵活動本身就有著深遠的意義和更廣泛的歷史背景。人參、東珠、裘皮這些高附加值的物產早已嵌入早期全球化的商業浪潮。

中國的市場需求所催生出來的不是對當地的殖民開發,反而孕育出了動盪和不可控制的敵對勢力。

努爾哈赤崛起時就得益於人參貿易帶來的豐厚利潤。據狄宇宙估計,僅人參貿易一項,可能就讓從日本和新大陸進口的白銀總量的1/4流入滿洲地區和剛建立的清朝。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明朝其實重蹈了遼朝的覆轍:對邊疆女真地區物產的需求,在客觀上改變了當地本來原始、分散的社會組織形態,促成了新勢力的迅速崛起。

滿清最初的壯大,是由於掌控關鍵節點的中間者最終“下克上”顛覆了中心。正如《棉的全球史》一書指出的,近代歐洲創設的是一種“向心體系”,其基礎是“中心”從它的生產和商業體系中剝削資源和利潤;但在傳統的亞洲各國,卻是一個通過中間商網絡進行貿易的“離心體系”,生產和需求的中心並不能掌控各個貿易節點。

西安人,據說沒有人參就沒有“大清帝國”?

明朝與後金對峙圖


清廷之所以竭力要將人參、東珠納入內廷管理之下,說到底是因為這關乎政治權力的等級制度。對清廷而言,進貢本身並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政治效順的象徵,而這些物品本身也不只是商品,它還有著特定的文化象徵意味。


東北:一片不受汙染的“淨土”


東北的“自然秩序”本身不是自然發展的結果,而是清帝通過一系列政治管控措施刻意造成的。因為這裡被視為特意為清朝皇室保留的禁臠,長久以來甚至嚴禁向關外移民,直至清末迫於日俄壓境的嚴酷形勢,才轉向“移民實邊”的政策。


清朝話語中“淨土”,與“自然”或“荒野”不是一回事,它將“野蠻”推崇為不受汙染的道德力量。而這與中國的文化傳統有一定的關聯。道家認為,上古初民混沌自然的“大樸”狀態才是根本,而禮樂名教都是衰世產物。閻步克在《魏晉南北朝的質文論》一文中指出,在北魏的社會文化背景中,“武”是與“質”聯繫在一起的,帝王在倡導“文治”的同時也須維持剛勁之“武功”,正因此,重事功、重法制的實用主義精神,構成了關隴政治文化的基本特色。


“滿洲之道”被視為樸素、純真和天然的,是帝國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清廷本身就反映了兩種滿人形象:一種突出“自然”和“返璞歸真”的本真性,另一種則強調與外界的聯繫及其適應性、活力和可變性;前者大抵是留在東北老家的那些人(此前所謂的“生女真”),而後者則是更“文明”的(“熟女真”),最終更容易漢化的那些“八旗子弟”。清帝本身就出自滿族這一少數群體,直至清末慈禧當政之前,朝廷一貫的政策都是嚴格維持滿漢之別。


西安人,據說沒有人參就沒有“大清帝國”?


清帝對“滿洲之道”和“淨土”的捍衛,與其說是某種族群政治使然,不如說是出於統治的前車之鑑。“淨土”在此乍看是一個不受人類觸動的自然秩序,其實則是一種道德、政治的話語,象徵著一個未被玷汙的秩序,是不受腐蝕的力量本源,因此淳樸的滿人或土著遊牧漁獵者也是這“淨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從表面上看,這種對東北物產的管理更多體現的是皇帝的個人意志和特殊利益,而不僅僅代表某種國家行為。人參的專營專賣,都是內廷的機構在管理,其利潤是落入皇帝的私囊而非國庫,並且向來是清代皇室內廷特供生活的重要經濟來源之一。而清帝之所以三令五申要將東北保留為“淨土”,同樣是出於自身統治的考慮。


秩序:比掙錢更重要的事


從中國傳統思想的角度來看,清廷的做法既不費解,甚至也不算特殊。固然,歷代清帝都嚴格封禁東北邊疆,保護這一“淨土”,維護“滿洲之道”,但這與其說是出於“多元性”的考慮,不如說是在中國歷史上一種根深蒂固的治理思路:不同群體最好“各安其份”,安土重遷,警惕和擔心混雜、流動所帶來的社會穩定問題,而這歸根結底是統治秩序。


清朝以前的歷代,都強調不要去擾動邊疆族群,以免造成難以治理的糾紛、爭訟、械鬥等等難題。明代對深山腹地苗疆的“生苗”,一向主張“只應以鎮靜撫馭為主”,法條律例也有“漢民入苗寨之禁”,甚至“漢奸”一詞現在通常認為的“漢人之奸宄”一意,最初就是明末用以指流入西南土司轄境後挑撥生事的漢人。如果沒有足夠的警力維持秩序,這種相互隔離的狀態可能也是避免紛爭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


很多歷史學者確信,美國革命的直接導火索之一,是英國在《1763年公告》中禁止殖民者在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建立殖民地,以圖制止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間因擴張而產生不可避免的暴力,但對渴望土地的殖民者來說,這種限制其土地權利的立法是邪惡的。


西安人,據說沒有人參就沒有“大清帝國”?

阿巴拉契亞山脈範圍


當然,東北對滿清有著更為特殊的意義,對它的“淨化”不僅是為了避免顛覆社會秩序,還因為這被視為清朝的“根本”。這當然不是出於“生態保護”的理念,而是意味著這些是保留給皇帝的特權。事實上,對東陵、西陵這兩座清代帝陵周圍的封禁措施與之如出一轍:直至清亡以前,附近民人對帝陵禁區內任何一草一木的盜採都是重罪。


整個東北邊疆,在皇帝眼裡都屬於私人產業。在中國,山澤原屬國有(現實中則等於是帝王所有),這一制度的崩潰,是因東晉時世家大族開始暗地破壞私佔山澤的禁令,最終朝廷不得不承認百姓能合法地取得山林的所有權,正式開禁。

在歐洲,帝王貴族對這一特權的捍衛頑強持久得多,而底層民眾則越來越強烈地試圖打破這種壟斷,晚至19世紀中,阿爾薩斯農民之所以對拿破崙一世念念不忘,就是因為他在位時沒有《森林法》來禁止農民進入林地。

西安人,據說沒有人參就沒有“大清帝國”?

清東陵,位於河北省遵化市馬蘭峪的昌瑞山一帶

西安人,據說沒有人參就沒有“大清帝國”?

清西陵,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易縣西陵鎮

來源: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國家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