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千年跳不出的歷史定律(因果驚人)

歷史的發展,如同陀螺的運動,不停地旋轉,一圈又一圈,週而復始。

在週期性的運動中,有某種恆定的東西,始終保持不變。

這是一種規律,有人稱之為歷史定律。

讀史可以明鑑,知古可以鑑今。

我們在眾多歷史定律中,精選出對當下人們最具啟示的五大定律。

細細品味,歷史定律,何嘗不是人生定律。


中國五千年跳不出的歷史定律(因果驚人)


兔死狗烹定律。

越王勾踐為報仇雪恨,臥薪嚐膽,精神非凡。

但他的個人品質卻非常糟糕。

在極端困苦的情況下,幫他籌劃大計的兩個功臣,成就大業之後,一個被殺,一個逃跑。

殺文種的時候,勾踐說:

“你教我滅吳七種方法,我用了其中三種就滅了吳國,你那裡還有四種,把它帶到先王那裡去吧。”

有七種方法滅吳,應當很有智慧,卻遭了勾踐的毒手。

此前,范蠡曾規勸文種:

“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范蠡之智,顯然高過文種,終能免於一死。

漢朝劉邦殺韓信,明太祖殺盡開國功勳……

兔死狗烹這樣的事,歷史上不斷地重演。

自古以來,共患難易,同富貴卻難。

現在人合夥做生意也是如此,一起打拼的時候,親密無間。

等到生意做大了,有了豐厚的利潤,彼此就開始有了異心。

分家、甚至拆臺、撕破臉的情況,屢見不鮮。

自古以來,利益最容易侵蝕人的心智和情感。

如果與他人在利益上合作,你要有心理準備,預留退出機制,省得後來“人財兩空”。

中國五千年跳不出的歷史定律(因果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