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門檻創作歌曲,要用 AI 帶動原創內容生產、積累歌曲版權庫

據行業數據,中國移動 K 歌市場用戶規模在 2017 年超過了 1.4 億,數字音樂產值超過 580 億元。但不少從業者認為,音樂市場的產能和產值還沒有被充分激發。

一些創業者正在試圖降低歌曲創作難度,擴充版權庫容量,閃歌就是其中一家。此類創業項目,一方面降低了創作門檻、增加音樂的趣味性;同時也是一種低價獲取大量原創版權,免去鉅額版權庫維護費的方式。

閃歌 APP 2018 年 5 月上線,用戶可以選擇音樂風格,試聽曲目然後填詞、哼唱、錄音、輸出歌曲。據創始人 & CEO 董明介紹,閃歌累計註冊用戶十餘萬,MAU 1.4 萬,人均停留時長在 5-7 分鐘/天,目前還未大規模推廣。

作為一個“野生歌手平臺”,閃歌將歌曲分為 ABCD 四個等級,曲庫大約有 1 萬首歌,A 等級有 500 多首,曲庫佔比在 5%,這些歌可以進一步做版權運營,但使用層面還是基於音樂社交。目前培養起頭部音樂製作人十幾位,已經誕生十幾首有網紅潛質的歌曲。

經過半年運營,站內漲粉比較快的賬號從幾百、漲到了五六千,頭部幾首歌曲的點擊量累計超過 10 萬。運營方面,陸續推出了“每天一首歌”、to B 命題創作等活動。

後者也是營收途徑之一,閃歌拿到 B 端的全案,將任務分發到 APP,用戶參與命題歌曲創作,評選出的歌曲按照排名分得獎金。其他的營收方式包括廣告、贊助、版權交易,以及未來的付費下載、歌手推廣等。

體驗過程中,我們發現閃歌 APP 相對比較早期,上傳的音樂大多在 50 秒以內,類似歌曲的碎片/高潮部分,和出自音樂人之手的歌曲還有很大差距。APP 在音效、音質、互動環節也有很大提升空間。用戶數據方面,頂部 20 多首歌曲留言點贊較多(有數十至數百條),其餘歌曲的留言互動極少。

零門檻創作歌曲,要用 AI 帶動原創內容生產、積累歌曲版權庫

閃歌創始人 & CEO 董明

董明表示,公司也在持續研發 AI 技術在原創音樂上的應用。

預計閃歌明年將上線一個 AI 創作功能,用戶選擇一種心情猴 APP 據此推薦歌詞、音樂,用戶哼唱時支持錄製過程一鍵修音(用技術解決音高、音準、節奏、空間感、人聲壓線、動態等)。據董明介紹,該項研發預算控制在 7 位數以內。類似於智能修圖,閃歌構想的功能將進一步降低創作門檻。

但對此我們也有疑問 —— 如果 AI 可以一鍵生成歌曲,是否意味著直接跳過用戶,完全由機器來生產歌曲?那麼作為平臺,此類應用的真正價值在於 AI 技術+音樂商業化,還是用戶+音樂社區?對這個問題的選擇,將導致商業模式完全不同。

此外,海外已經有不少「AI+音樂」創業項目。

索尼巴黎計算機科學實驗室 FlowMachines 曾推出過兩首 AI 撰寫的歌曲,其中一首模仿披頭士的歌曲,被不少網友評價為“還原度”可以“以假亂真”。

此前36氪也報道過 Amper Music 網站,它能根據音樂類型、心情、速度、樂器以及音軌長度,為用戶創作歌曲、自動取名,並有不同類型的版權授權金額,商業模式相對成熟。Popgun 的 AI 項目則能根據用戶給出的音符即興創作樂曲。

關於閃歌團隊,據悉,閃歌 APP 母公司「廣州唱作網絡」現有員工 12 人,創始人 & CEO 董明,音樂人,擁有 15 年以上專業作曲、製作經歷。創作企業歌、流行曲等超過 500 首,和美的、碧桂園、益達口香糖等品牌有過音樂上的合作。

該公司曾於 2018 年獲得個人資方的 150 萬元種子輪融資,現已開啟新一輪融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