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山皖水—皖文化

"周大夫皖伯,史逸其姓氏,故只稱為周大夫,周封大夫於皖,而皖之名始著。”

春秋時期,周文王在潛山縣天柱山一帶冊封過一個由皖伯為領主的皖國,山(天柱山)稱皖山,水(皖河)稱皖水,都城(現在的安慶潛山縣城)稱皖城。皖伯執政時,體察民情,施以德政,政績頗佳,使皖國成為一個理想的國度,皖伯被後人尊稱為“皖公”、“大王”、“大仙”。後人為紀念他,稱皖山為“皖公山”,並擇址皖山之東南、皖城以西的一座山(後尊稱為“大王山”)建有皖伯廟,亦即“大仙廟”。歷史上安慶官府和民間一直舉辦儀式祭拜皖公。

安慶地區從最早見於文獻記載古名“盛唐”起,至今已有2124年(公元前106年一公元2018年);以“安慶”名問世,沿用至今已達871年(1147--2018)。從古皖國開始歷經廬江郡盛唐郡同安郡舒州安慶,行政地域一直比較穩定,從而逐漸形成了特色鮮明,自成一體,一脈相乘的皖文化。 境內有多處新石器時代遺蹟:黃鱔嘴遺址,薛家崗遺址,孫家城遺址,張四墩遺址等。

皖山皖水—皖文化

皖山皖水—皖文化

這裡不僅有六千年前的“薛家崗文化”,而且境內天柱山為我國道教發源地。也是世俗文化和宗教文化(道教和佛教)的匯合地。有道教虎頭崖煉丹臺和二祖寺和三祖寺。據《史記》、《漢書》記載,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武帝劉徹南巡,自九江東下,舳艫千里,當時,潛、皖二水深闊,大船可由長江直接駛入天柱山南麓野人寨,然後在後山高崗上設壇祭嶽,號天柱山為“南嶽”。現仍有旌駕橋,回龍橋、迎駕鄉、萬歲鄉、五嶽祠等遺址和記載。《古今圖書集成》所載《潛山圖》便繪有漢武帝駐輦處,封禪臺等古蹟。後來,隋文帝詔改江南衡山為南嶽,自此尊號南移,天柱山遂成“古南嶽”。

皖山皖水—皖文化

皖山皖水—皖文化

道 教 古 煉 丹 池

隨著漢武帝的行蹤以及天柱山神奇色彩的初步揭開,便吸引了大批的達官貴人,文人墨客。如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蘇東坡、黃庭堅、陸游、楊萬里等。這裡不僅留有上千首傳世之作,而且僅“石牛古洞”一處的摩崖石刻,就完好地保留了近300方,集正、行、隸、草為一體,薈名家書法之精華。尤以唐李翱、李德修、宋王安石、蘇子平、趙浮、黃庭堅,以及明李元陽、羅文博、阮自華、胡纘宗等人的題刻,甚為難得的珍品。這些詩文石刻,不僅歌頌了天柱山的壯美,而且留下了重要的史料。

據《史記·孝武本紀》載:“其明年冬,上(指漢武帝)巡南郡,至江陵而東。登禮潛之天柱山,號曰南嶽。”

天柱山皖文化薈萃地,人文景觀博大精深。道教尊天柱山為第14洞天、57福地;佛教禪宗二祖、三祖曾在此往來駐錫;唐佛光寺、南梁山谷寺顯赫一時;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等文人墨客存留的近400方摩崖碑刻,集歷代文學和書法之精華;石牛古洞摩崖石刻之多之精,名冠安徽全省; 安慶宜城建於217年,距今1801年。素有"千年古城"、“文化之邦”、“戲劇之鄉”、“禪宗聖地”的美譽。是《孔雀東南飛》、“大喬小喬”、“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發生地,是統治中國文壇二百餘年的“桐城派”的故里。宋畫第一人宋代畫家李公麟,明代科學家、思想家方以智故鄉。

桐城派是我國清代文壇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稱“桐城古文派”,世通稱“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統的源遠流長、文論的博大精深、著述的豐厚清正而聞名,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佔有顯赫地位。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被尊為桐城派“四祖”,師事、私淑或膺服他們的作家,遍及全國19個省(市)計1211人,傳世作品2000餘種,其影響延及近代。戴名世是桐先驅;方苞為桐城奠基人;方苞、劉大櫆、姚鼐被尊為“桐城三祖”。桐城派稱雄清代文壇長達200多年,在國內外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明末清初,方以智、錢澄之等人致力於古文振興,開桐城派先河。戴名世是桐城派孕育過程的繼往開來者,提出了“言有物”、“修辭立其誠”的見解,實為桐城派義法理論的先驅。1644年清王朝入關,尊崇儒家理學,方苞領導的古文流派應運而生。方苞,“學行繼程朱之後,文章在韓歐之間”(王兆符《方望溪先生文集序》)。以後,他在《讀史記八書》、《書史記十表後》中提出了“義法”主張。及至從《南山集》案中解脫後,“義法”說得到了進一步明確和完備,1733年方苞編成《古文約選》,為“義法”說提供了示範,自此“義法”受到重視。方苞授徒數十年,成為推動桐城古文運動的中心人物,主要有縣人葉酉、張莘農、寧化雷鉉、吳江沈彤、天津王又樸、仁和沈庭芳、大興王兆符、歙縣程鑑等。劉大櫆,主要在乾隆時期,繼承方苞“義法”說的基礎上,提出了“神氣”說。其弟子以桐城姚鼐、王灼、歙縣吳定、程晉芳、常州錢魯斯等最為著名。其徒有陽湖陸補孫、陸邵人、董估成、董思誠、張琦、武進董士錫、謝士元、湯春帆、無錫秦小峴,山陰王紹文、錢塘戴熙等數十人,自成“陽湖派”——實為桐城派初創期的別支。

乾隆年間至1840年鴉片戰爭之前,是桐城派鼎盛時期,代表人物是姚鼐。姚鼐是桐城派集大成人物。在《劉海峰先生八十壽序》中提出出了桐城派的旗號,闡述了方苞、劉大櫆以及姚鼐之間理論繼承關係,揭示桐城古文形成。主講鐘山、梅花、紫陽、敬敷書院四十餘年,傳授古文法,培養寫作人才。為文提倡“考據、義理、辭章”兼備,編《古文辭類纂》。世人稱為古文讀本最精賅之書。桐城派至姚鼐,形成所謂“家家桐城”。姚氏門下以上元梅宗亮、管同和桐城方東樹、姚瑩影響較大,世稱“姚門四傑”。其次桐城劉開、新城陳用光、婁縣姚椿、寶山毛嶽生等亦在高足之列。南北諸省,皆有桐城派傳人,形成了一個聲勢頗大的古文流派。

1840年鴉片戰爭後至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劉聲木《桐城文學淵源考》補遺載桐城派作奉1200餘人(內女士2人,日本人2人)。曾氏自稱私淑姚鼐,世稱:“湘鄉派”,實為桐城派的變體。曾國藩弟子以武昌張裕釗、桐城吳汝綸、遵義黎庶昌、無錫薛福名重,有“曾門四大弟子”之稱。張、吳立教燕、冀,弟子多達數百人。侯官嚴復、林紓、陳衍、吳宗祺等,時稱“侯官派”,實為桐城派支流。繼曾國藩“四大弟子”之後,馬其昶聲譽最高,有桐城派“殿軍”之稱。晚清桐城派作家愛國主義立場、民族氣節、愛國主義思想,在政治和創作中有反映。方東樹《病榻罪言》、梅宗亮《與陸立夫書》、王拯《王剛節公家傳跋尾》、魯一同《關忠節公家傳》等文章,在當時非常有積極意義。

晚清民國時期安慶省城(現市區)稱為皖江,這個時期省城安慶逐漸形成皖江文化。是京劇鼻祖程長庚為代表的徽班成長的搖籃,是黃梅戲形成和發展的地方。我國第一家軍工企業“內軍械所”(1861年)在此創辦,中國第一臺蒸汽機和第一艘蒸汽輪船在安慶製造。在省內,第一所新型學校“求是學堂”(1898年)、第一所正規大學“安徽大學"(1928年)、第一個圖書館在此建立;電報(1875年)、電燈(1907年)和自來水(1910年)也首先在此使用。也是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陳獨秀、革命家陳延年、陳喬年,畫家陳昔凡、鄭珊、鄭琳,名醫黃家駟、潘箬泉,表演藝術家嚴鳳英、舒繡文等誕生地。是現代愛國宗教領袖趙樸初,美學家朱光潛,“兩彈元勳”鄧稼先,外交家黃鎮,小說家張恨水等影響中國、聞名世界的傑出人物的故鄉。著名學者嚴復、陳望道、周予同、郁達夫等在安慶任過教。

皖派:幾乎與徽班進京的同時,懷寧鄧石如也步入京都。他以書法和篆刻的傑出成就。其作品被人推為“神品”、“千數百年無此作”,並獨闢了篆刻藝術中的“皖派”。

安慶地區形成皖派建築,皖派建築成為中國傳統建築六大派之首。中國傳統六大建築分別是:皖派建築,京派建築,蘇派建築,晉派建築,閔派建築,川派建築。而皖派建築又分七大系列風格建築,主要分為:皖江系列〔皖系〕、徽州系列〔徽系〕、兩淮系列〔淮系〕、江西系列〔贛系〕、淮揚系列〔淮揚〕、江南系列〔江浙〕、以及兩湖系列〔湖廣〕等七大風格系列傳統建築。皖派建築白牆黛瓦,非常古樸典雅。 皖派建築抗震性非常好。皖派建築皖系和徽繫有如下特點:

1、皖系多穿枋,徽系多抬梁;

2、皖系多群居大屋,徽系多獨門獨院;

3、皖系四周多開大窗採光,徽系對外防禦小窗;

4、皖系多坐北朝南(路),徽系多坐南朝北(或水);

5、皖系多片磚門罩,徽系多小瓦門樓;

6、皖系正門磚庫門,徽系正門石庫門;

7、皖系山硬山,徽系平硬山;

8、皖系無、一馬頭,徽系三、五馬頭……

如圖:

皖山皖水—皖文化

皖山皖水—皖文化

桐城孔城老街

皖山皖水—皖文化

東流老街

皖山皖水—皖文化

桐城練潭老街

皖山皖水—皖文化

婺源一個村莊民居:前面古老建築是皖派建築皖系風格,後面最高的白牆建築明顯是皖派建築徽系風格的。婺源和至德、石臺一樣,是皖派建築皖系風格徽系風格建築交織地帶……所以當地建築有皖派建築皖系和徽系風格建築。

皖山皖水—皖文化

皖山皖水—皖文化

安慶大王廟古民居

皖山皖水—皖文化

皖山皖水—皖文化

宣城旌德蔡家橋鎮朱旺古村落

皖文化一脈相承,源遠流長,與時俱進,續寫新華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