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區充分運用客家平安文化——讓祖訓家規成為平安建設“助推器”

“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寬’不是寬在‘六尺’上,而是‘寬’在人們的心靈境界與和諧禮讓精神上。”昨日上午,永定區法院法官陳紅軍聊起近一個月前化解的鄰里糾紛,仍然十分感慨。原來,由於舊屋改造,古竹鄉田洋村世代相鄰的兩戶村民產生矛盾糾紛長達4年之久,期間訴訟不斷。承辦法官陳紅軍經過多次調解,最終巧用“六尺巷”的典故讓兩家人明白鄰里和睦、互幫互助的重要性,並冰釋前嫌。

客家祖訓家規裡蘊含有“和貴、規矩、向善、崇法”的平安文化,其教誨子孫後代要團結族人、和睦鄉里、誠信守法、戒鬥息訟。近年來,永定區充分發揮祖訓家規作用,為平安永定、法治永定建設打下了良好的社會基礎。祖訓家規成為平安建設的“助推器”。

讓文化內涵更有深度

“有理讓三分,冤家也成親。”“人以和為貴,天下以和為美。”……在乾淨整潔的鳳城派出所,隨處可見體現“和容讓”文化的文字。教導員童載章告訴記者,該所傳承客家土樓的“夯築”精神,狠抓隊伍建設,提升服務質量,取得了顯著成效。

永定區委、區政府將“弘揚傳統文化 建設厚德永定”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深度挖掘客家文化、土樓文化、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利用客家家訓館、客家家風館、家庭美德館等活動場所和極具教育意義的客家祖訓、土樓楹聯,舉辦道德講堂、土樓講堂、經典誦讀、手抄家規祖訓等平安系列活動,在全社會樹立“做人德為上、做事德為先”的良好風氣。區綜治委把握傳統文化與法治文化、平安文化的結合點,通過開展“我的家訓家規”“我的家風故事”“十佳優秀族規家訓”及“一村一姓氏家規、一村一祖祠祖訓、一村一楹聯詩詞、一村一歷史典故、一村一山歌俗語”等徵集及評選活動,發動全區幹部群眾積極參與蒐集、整理民間流傳的以“平安和諧”為主題的不同姓氏家訓、山歌等特色文化題材,推動平安法治文化、誠信道德體系建設。

讓法律法規更有溫度

區法院將祖訓家規引入審判執行工作;區檢察院將祖訓家規納入檢察訴訟流程;區公安分局打造充滿客家家訓文化氛圍的調解室;區司法局將祖訓家規運用到人民調解工作中……剛性的法律法規與柔性的祖訓家規有機結合,變得更具“客家風味”,更加彰顯司法情懷。既動之以情,又曉之以理,做到案結、事了、人和,是司法部門運用祖訓家規的目標之一。據區檢察院副檢察長江金峰介紹,該院精挑細選15個姓氏的祖訓家規,凡是起訴書中被告人的姓氏屬於這15個姓氏之一的,一律要求在起訴書後附加祖訓家規,並在庭審中利用祖訓家規對被告人進行庭審教育。同時,凸顯客家祖訓家規教化作用,助力涉案未成年人健康回歸社會。區法院也早已將祖訓家規寫入判決書,該院政治處主任林振榮告訴記者,多年來,區法院用祖訓家規開展訴前調解、審判執行工作,形成以法官為核心,以宗族、基層調解組織為支點,以代表委員、人民陪審員、司法聯絡員為輻射點的祖訓家規運用網絡,提高了審判執行質效。

讓傳承創建更有廣度

擴大祖訓家規傳承覆蓋面,讓祖訓家規深入人心,為推進社會和諧構築堅實保障。永定突出部門聯動,組織、綜治、宣傳、效能、文明、教育、旅遊和各鎮街、村居結合各自職能和各地實際,打造傳統文化建設、傳承載體,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讓祖訓家規的精髓,植根於人民群眾的日常工作生活中。

為提升平安創建水平,該區依託“平安永定”微信群及“永定政法”微信公眾號,開展祖訓家規每週一推送活動,並結合平安和諧村居創建,開展祖訓家規進村居活動。同時,開展講好祖訓家規活動,讓廣大幹部群眾在活動中感受家風家訓的魅力。此外,定期組織幹部、群眾、學生等進行參觀學習、汲取營養,開展“平安家庭”、“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評選表彰,以典型引領創建工作深入開展。

客家祖訓家規的傳承運用,進一步提升了群眾道德境界,提高了矛盾糾紛化解和區鄉村三級聯創工作水平,拉近了幹部群眾關係,有力推進了平安永定建設,群眾的安全感和獲得感得以不斷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