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倭亂開始日本就有統一朝鮮、中國的願望?

日本豐臣秀吉在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統一日本後,為平息國內不滿,決定對外發兵以獲取更多的土地,並完成其最終統一中國、朝鮮和日本三國的願望。其妄想把日本天皇的首都搬到北京,建立“大東亞帝國”。在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6月,日本派出使者宗義智通告朝鮮國王宣祖李昖,表示他有意於明年春天假道朝鮮進攻明,並請協助,秀吉致書朝鮮國王雲:“使之整其軍馬,與日本合,直犯上國,我國舉義斥絕”。但朝鮮因對明朝的忠心而拒絕,致使豐臣秀吉欲借道朝鮮吞併中國計劃落空。朝鮮進而嚮明朝通報倭情,明朝認為“朝鮮素效恭順,為我屬國,有寇豈宜坐視?”萬曆皇帝令遼東精兵應援,但仍寄希望於朝鮮截堵,等到無法抵擋,再行嚮明朝請兵策應。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3月,豐臣秀吉以十五萬八千七百人、區分為九個軍渡海至朝鮮作戰,以小西行長為總指揮。戰略上採用德川家康的提案,實行海陸並進、速戰速決的戰法,以水軍保證路軍的戰略物資供應,陸軍分三路齊頭並進,一舉佔領朝鮮。豐臣秀吉藉口朝鮮拒絕攻明,於4月正式開始進攻朝鮮。4月12日先發兵渡海至對馬島待命,4月14日侵朝的日軍首先於釜山登陸,19日後,即5月2日攻陷朝鮮王京,6月15日攻陷平壤。

壬辰倭亂開始日本就有統一朝鮮、中國的願望?


面對日本大肆的進攻,朝鮮舉全國之力進行反抗,其中包括朝鮮各地的有力鄉士組織義軍、僧兵,這雖然阻擋了部分日軍的進攻,但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朝鮮兩百年以來“民不知兵”,一直無戰事,軍隊也荒於操練,軍事能力薄弱,致使戰爭伊始,日軍就以勢如破竹之勢直取王京以及平壤、開城等地,致使朝鮮八道盡失。朝鮮國王李昖倉皇出逃並流亡至中朝邊界義州,並再三派遣使者向宗主國明朝求救。朝鮮的使臣們用盡方法,除了向萬曆皇帝遞交正式的國書外,分別去遊說明朝的閣臣、尚書、侍郎、御史、宦官,力圖促使明朝儘快出兵援朝,明廷君臣經過討論之後便答應宣祖李昖渡過鴨綠江,同時出兵援助朝鮮。

6月,首批援朝的是遼東明軍遊擊史儒和參將戴朝弁,得知平壤陷落後,他們隨即退回義州。直至7月間因朝鮮使節李德馨屢次上書明朝遼東巡撫郝傑,在郝傑帳下日夜痛哭不走,郝傑受其感動,遣副總兵祖承訓率騎兵7000人渡鴨綠江救援朝鮮,與日軍戰於平壤城,但“遊擊史儒等師至平壤,不諳地利,且霖雨,馬奔逸不止。儒戰死,承訓僅以身免,震動明廷。”同年8月,明朝以兵部右侍郎宋應昌經略備倭軍務,10月16日明朝命李如松總理薊、遼、保定、山東軍務,並充任防海御倭總兵官,其弟李如柏、李如梅為副總兵官,一同開赴朝鮮。明朝從全國範圍調集四萬精銳。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12月25日,總兵李如松率軍進入朝鮮,次年正月八日與小西行長戰於平壤。明軍戰略得宜,將士英勇作戰且武器方面佔優勢,李如松收復開城、平壤、並且進攻王京漢城。

壬辰倭亂開始日本就有統一朝鮮、中國的願望?


李如松在平壤大捷後,因聽信朝鮮人錯誤情報欲乘勝追擊日軍,於碧蹄館與日軍大軍相遇,由於碧蹄館地形狹隘,不利騎兵行動,明軍在日軍包圍下情況危急,後在援軍楊元救援下,才得以順利撤退。據朝鮮史載兩軍各死傷五、六百人,部分日史記載倭軍斬首明軍六千人,眾說紛紜,形成歷史上的爭議。經過前人學者的研究比較可以得出,碧蹄館戰役受傷人數應以朝鮮史料記載最為合理真切。唯一可以肯定是李如松經此役後,因親兵死傷甚重,加上明軍北兵與南兵之爭日烈,如松以後就無意進取,退守平壤。

壬辰倭亂開始日本就有統一朝鮮、中國的願望?


5月副總兵劉綎率川軍五千奔赴朝鮮,日軍撤退至釜山,此後陸戰皆集中在朝鮮南部四道,並以朝鮮與日本的戰鬥為主。在明軍馳援的同時,朝鮮水師在海戰則佔據了主動權。朝鮮水師在全羅道左水使李舜臣率領下大戰日軍。全場海戰朝鮮水師共殲滅日艦26艘,日軍傷亡甚眾,相對而言,朝鮮水師只是傷亡了很少的兵力。這場玉浦海戰是戰爭爆發以來朝鮮軍隊的首場大捷,一方面大大振奮了朝鮮軍民抗敵的決心;另一方面使得日軍在此戰後喪失大半制海權,導致日軍輸送兵力和糧食輜重至朝鮮半島從此變得困難,此後日本水師不再主動進攻,而改為防禦和偷襲朝鮮水師。李舜臣連續在海戰上獲得勝利,在唐浦、慄浦海戰上均殲滅日本水師,令日本水師膽戰心驚。但日軍仍決定與朝鮮水師進行決戰,7月日本水師在巨濟島一帶集結,準備兵分三路向朝鮮水師發動進攻,而李舜臣則將全羅道的艦隊和慶尚道的部分艦隊組成聯合艦隊,將日軍包抄起來。在朝鮮戰船奮勇殺敵下,日軍戰艦全殲,此為聞名於世的“閒山島大捷”。經此一役,日本水師完全喪失制海權,豐臣秀吉決定與明朝講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