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舌战群雄?360度无死角怼,你也擅长

如何舌战群雄?360度无死角怼,你也擅长


在幼儿园里,你抢了我的玩具,我告家长;

上小学,同桌不听讲,在桌下跟橡皮较劲,我告老师;

上了中学,怎么着,不服气?来来来,打!

这是小脾气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请你回归最开始的设定,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这是著名的杠精

长大了,成人了,慢慢地,也就释然了:多大点事啊!

可是,生活中总有少许不如意,会生气。生闷气。

写文为生,常常吵架,越想越气,思路阻塞,文思不涌。


于是,就有高人指点:

如何舌战群雄?360度无死角怼,你也擅长

一 360度无死角怼,你要擅长

对待亲人,一团和气;对待敌人,一定要扬眉吐气。

记得以前,在一个微信群里开怼了。唉,那有一个人是个小妹妹,怕的不要不要的。

我看不顺眼了,然后上去,挨着楼层往过怼。能说一夜。

这个相互怼的过程呀,最重要的是心态。你不能生气,你的目标是让他越来越气,越想越气,快把自己气死了。而我们呢?笑嘻嘻的。

懂了吧?!摆正心态,这是最大的诀窍。

如何舌战群雄?360度无死角怼,你也擅长


如果是面对面吵架,那声调要高,语气要霸气。从气势上压倒对方。

但不能骂人,不能骂人家祖宗。你可以明讽暗喻,转着弯挖苦。

实在不行,没有胜算,那就改用文言文。

他为了搞清楚你骂了啥,还得查字典。查字典,要浪费巨大的精力,还耗时费心。


我捧你,你就是个玻璃杯子,我撒手你就是玻璃渣子。

那,他骂我祖宗,怎么办?

那也很好办的呀!

你就回复:骂人祖宗,是无能的表现。你可以糟蹋我祖宗,我也可以糟蹋你祖宗。所以,请你提高逼格,我们重新开始。

对方沉默了,你就赢了。

见好就收。结束。


如何舌战群雄?360度无死角怼,你也擅长

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什么?

当然,如果你气没有撒完,你接着说:

如果你逼格不足,那你实际上就是个街头小混混,扒着门框混的家伙,还小呢。回去跟你爸爸妈妈好好学习做人,就不要出大门来,丢人现眼了。

你别问我,这是吵了多少次架,总结出来的经验。

你太嫩了。看清楚自己是谁,摆好自己的位置。管好自己的脾气,水太深,风太大,没有能力少说话。

如何舌战群雄?360度无死角怼,你也擅长

那加多宝,王老吉打架,和其正,哪去了?

搞不懂?回去慢点想。

小姑娘怯怯地问)可是,你这属于高雅的较量。有一次我在街上遇到一个老大爷,带一个墨镜,说话也不知道是哪个地方的方言。我没听清楚,他让我干嘛。然后他就开始骂我祖宗了……

这次我听懂了。我气得浑身发抖。


骂祖宗,你慌什么?

嗐,我站在马路中间就和他吵起来了。最后交警给我拉走的。

如何舌战群雄?360度无死角怼,你也擅长

我告诉你,这世界上,喷子,甚至是有些成年人,是无法说服的。只能是睡服。


二 吵架和打架的差异:

如何舌战群雄?360度无死角怼,你也擅长


你要搞清楚实质。这个吵架呢,跟打架不一样。打架是先下手为强。

吵架是后闭嘴的才算胜利。所以,你不能自己生气。

骂什么内容,根本不重要。没有任何伤害值。

你要一直说到他没话说了,哪怕是他累了,就胜利了。

对头。太精辟了,我以后就必须怼到对方不说话。对方骂什么,根本不用听。

你不能跟他一个档次。你要一直拿出,看不起他的架势———从鼻孔里鄙视他。打个喷嚏,都在侮辱他。但你不能跟他一样破口大骂。

对,就是挖苦讽刺。

如何舌战群雄?360度无死角怼,你也擅长

上次我发了一个微头条,是一个机构发布了发现最大星系的内容。一个人就来告诉我,最大的星系是什么是什么。反正挺夸张的。不是我说的那个。

我就回了一句:那可能是那个机构错了吧?你去纠正一下这个机构的错误。

然后,他回复:你这神怼。服了。您牛。

然后再不说话了。

有些人,是刷存在感的。你要当他不存在,就把他气死了。他要什么,你不能给他什么


三 如果对亲人,不能这么睚眦必报,可以幽默点

如何舌战群雄?360度无死角怼,你也擅长

去工地打工吧,好不好?我看你,挺会抬杠的。

今晚你下厨吧,好不好?我看你,挺会添油加醋的。

出来混,有错就要认,被打就要立正。是吧?儿子。

给你最大的报复,就是活的比你幸福。说前夫的。

单枪匹马,你别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给自己壮胆的。

如何舌战群雄?360度无死角怼,你也擅长

怎么着,学会较真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