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出生得太早,只能在唐朝騎共享牲口,到宋代就能坐共享馬車了

杜甫一生顛沛流離,而且所乘坐的交通工具頗為樸素,“騎驢三十載,旅食京華春”

是杜甫對唐代交通工具的吐槽。

早在商朝時期,中國人就完全掌握了馬車技術,但那畢竟價格高昂,像杜甫那樣的文人是負擔不起的

唐及唐代以前,民間最普遍乘騎的還是牲口,驢、馬、牛是當時的三大主力。

到了杜甫的時代,這些乘騎的牲口已經可以開始租賃了,這也是最早的“共享交通”的雛形,當然交通工具以小毛驢較為普遍

杜甫出生得太早,只能在唐朝騎共享牲口,到宋代就能坐共享馬車了

杜甫在唐朝只能騎驢

《冊府歸元》記載了開元年間的兩京,出現了“驛驢”這種新事物,不僅可以月租,還可以日租,甚至是年租都可以。

杜甫一生窮困潦倒,連個馬都買不起,只能租賃這種“驛驢”方便自己的出行

說句玩笑話,只能怪杜甫生得太早,他要是出生在宋朝,就可以租馬車了,方便輕省還便宜

南宋時期,出現了大量的“共享車”,這些車分為兩種:一種是人力的,一種是畜力的,宋代時期還是以畜力車為主。

杜甫出生得太早,只能在唐朝騎共享牲口,到宋代就能坐共享馬車了

宋朝時期的馬車已經開始了租賃

後主李煜在他的詞中描述了宋朝時期的交通盛況:“車如流水馬如龍”,這裡面的車流很大一部分是租賃的。

這種以“民用代步”為主的馬車,在南宋早期就已經出現了,當時的臨安城內遍佈著形形色色的“民車驛”,專門從事著這種生意。

直到《馬可·波羅遊記》記述的宋朝末年,這種馬車依舊非常流行,一度是宋朝大都會交通的主流。

這種車的租賃方法就相當人性化了,不僅可以日租,還可以按時辰租,非常方便。

杜甫出生得太早,只能在唐朝騎共享牲口,到宋代就能坐共享馬車了

張擇端描繪的宋人交通情況

大量的共享車不僅方便了民用,還成為了當時婚車的主力

南宋時期的新娘結婚,要是不租上幾輛婚車,那是非常沒有面子的。

這些婚車裝飾地相當豪華車頂覆蓋著華麗的毯子,上面有流蘇隨風擺動,車身塗飾了鮮豔的圖案,拉車用的是高頭大馬,簡直就是豪車的翻版。

除了租車,南宋時期的出行還有轎子、船隻等出行工具,這些工具雖然不租賃,但也算是一種共享出行方式,他們按路程收費分別服務於短途和長途的遊客。

杜甫出生得太早,只能在唐朝騎共享牲口,到宋代就能坐共享馬車了

博物館裡復原的宋代豪華婚轎

《東京夢華錄》記載,轎子在南宋末年風靡一時,逐步取代了馬車的地位,成為了婚禮的新寵兒

船隻也由唐代時期的小舟,演變成為了可以容納上百人的遊船或者是長途旅行的客船,這些船隻不僅可以坐,還可以供客人短暫地休息,願意多花一點錢就有獨立的包間,乘坐起來也是相當愜意的。

宋朝的交通工具之所以出現如此繁榮的局面,與宋朝時期的經濟政策是分不開的,它是我國曆史上最為富庶的朝代之一,甚至說沒有之一。

杜甫出生得太早,只能在唐朝騎共享牲口,到宋代就能坐共享馬車了

宋時期的客船,體積已經相當龐大

宋代是我國商品經濟的萌芽階段,雖然最終沒有形成資本主義,但是手工業和工商業的極度發達,促使了宋代民間個體經濟的發達。

尤其是宋代開放了科舉限制,大量的商人也可以參加科舉,這極大地提高了商人的地位,也在另一方面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這些形形色色的“車驛”、“轎驛”乃至“舟驛”,背後是形形色色的民間個體戶,他們逐步擺脫了小農經濟的束縛,不再參與到農耕生產中,專門從事各種各樣的商業活動。

杜甫出生得太早,只能在唐朝騎共享牲口,到宋代就能坐共享馬車了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宋朝商品經濟發展到了頂點的場面

而杜甫所處的唐代,是國家強盛的頂點,但是民間的資本不如宋代有活力,加上唐朝對商人地位的抑制,唐朝的民間商業並不是很發達。

共享出行只是宋朝商業文明高度發達的一個縮影,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宋朝都可以完勝其他朝代

當然,禍福相依是不變的真理,宋朝的短處也逐漸暴露了出來,文人政治導致的軍事疲軟最終將宋朝引向了一條不歸路。

無論對錯,替古人擔憂未免都是可笑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