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作文题预测及写作指导

(安徽 刘腾辉)

材料作文“你眼中的历史人物”导写

每个人看待人与事的视角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若将历史看作一本巨著,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读。在他人口中值得赞颂的伟人,也许在你眼中不过尔尔;在众人眼中不值一提的小人物,也许却是你心中的独一无二。

请围绕上述材料,选择一位历史人物为描写对象,以独特的视角,写出你心中与众不同的那个他。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2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装、套作。

导 写

本题在审题时要特别注意“我眼中”这几个字。根据提示语可知,文章的重点应放在写出历史人物的不同之处。这需要你对历史人物有较深的了解,且要有一定的思辨能力,从有别于他人的角度,写出其不为人知的一面。

写作时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众人印象与真实形象的不同。许多被打上历史烙印的伟人,其实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我们固有认知里残忍的暴君,也有柔情的一面;看似奸恶之人的内心,也许藏着心酸不易;看似英勇果决的英雄,也曾反复犹豫徘徊;看似严肃刻板不苟言笑的将军,也许幽默风趣……

历史与文学、影视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反差。文学、形视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影响着大众的看法。但文学和影视作品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有时不能反映真实的历史。正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就被塑造成“奸雄”,而真实历史中的他却是一个十分有才气、有谋略的政治家和诗人。

历史与游戏中人物形象的差异。随着《王者荣耀》这款游戏的热潮涌来,其中的一些人物形象也给许多未成年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如游戏将李白、兰陵王等人物设定为刺客,这会让那些还未接触过历史的学生产生错误认知,所以可以把历史与游戏人物形象的反差写成批判游戏误人子弟的作文。

2020年中考作文题预测及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奇怪的大人们”导写

小时候,我对大人的世界充满疑惑

我不懂父亲为什么会因为我的一次考试失利而大发雷霆

我不懂母亲为什么会因为我的一时贪玩就红了眼睛

我不懂奶奶为什么不喜欢吃肉,还总是把盘子里的肉夹给我

我不懂爷爷为什么总是穿着旧衣服,却偷偷地给我零花钱

……

慢慢地,我长大了,理解了这些奇怪的大人们

虽然我解开了那么多的为什么

却令我更加难过

阅读上面这则材料,结合自身经历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②不得抄袭、套作。

导 写

亲情、家庭类的作文命题是中考常见的类型。成长过程中总会对大人的世界有许多疑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理解了亲人的爱,也理解了亲人的“难”,感受到了亲情的不可承受之重。可以参考以下的思路:

理解父亲严厉的爱。比如,你考砸了,让爸爸签名时,他用严肃而略带怒气的眼神盯着你,告诚你要认真,不能粗心大意。理解妈妈温暖的爱。比如,出门前,妈妈反复叮咛你要注意安全;你学习时,妈妈给你送来暖心暖胃的热牛奶。还有爷爷奶奶宠溺的爱。比如,奶奶家的饭桌上,永远都是你最爱吃的菜……

注意,你对亲情的描写,对长辈之爱的理解,能否让别人产生共鸣,这一点至关重要。建议同学们在写作前先思考,想想所选素材能否打动自己。因为只有打动了自己,文章才有希望打动别人。

话题作文“余香”导写

余香,是以真挚深情赠人玫瑰之后得到的意外收益;余香,是倾心阅读诗文之后得到的意外启迪;余香,是倾心欣赏自然之后得到的感悟馈赠;余香,是经历过挫折磨难之后得到的喜悦收获……

请以“余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

导 写

对于话题作文,同学们并不陌生。要想写好这个话题作文,必须对“余香”有准确的理解。

“余香”在辞典中的含义有四个:(1)残留的香气。(2)浓郁的香气。(3)其他香气。(4)余下的香料。由这四个含义看,都指的是香气,是其基本义。然而,我们通过话题前面的材料不难看出,这里的“余香”,实际上指的并非是其实在的意思,而是指收益、启迪、感悟、喜悦等虚的层面。也就是说,“余香”是指具体的人、事、物、景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因此,写作时,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提示,通过叙述自己的某次经历,抒写内心独特的感悟和认识。也可以围绕“余香”进行深入的阐述,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1.赠人玫瑰,手有余香。2.倾心阅读,余香满口。3.走进自然,余香盈袖。

无论是叙述自己的切身经历,还是描写身边的人或景,都要注意从小的角度入手,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达深刻的主旨。同时,抒发内心的真切体验也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在写人叙事、描景状物的同时,要融入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唯有如此,才能更加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中心。切忌一味地叙述和描写,而忽略必要的抒情和议论。

半命题作文“感谢你给我的______”导写

历史的天空星汉灿烂,许多人物都曾在我们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请选择一位令你印象深刻的历史人物,分享他曾给予你的影响。

题目:感谢你给我的______(温暖、快乐、勇气、感动等)

要求:①请选择一位历史人物为写作对象,补全题目,写一篇600—800字的作文。②自选文体。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导 写

2020年中考作文题预测及写作指导


在写作前应当注意三个关键点:第一”要体现“感谢”,所以文中要点明“我”的感恩之心;第二,表明这是“你”给予“我”的,所以描写的这段经历是关于“我”与写作对象(选择的历史人物)的,且这段经历所带给“我”的影响应该是正面且积极的;第三,要着重表现填入的这部分内容,分享这段经历是如何带给“我”温暖(快乐、勇气、感动、希望等)的,这是文章的中心,一定要明确。

写作时,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一、感谢你给“我”的温暖。每当“我”为学业压力大而苦恼,为家长的责备、同学间的手盾而伤心时,眼前总会出现你的模样,叹咏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宽慰“我”的灰心丧气;你高歌“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告诉“我”要乐观豁达……二、感谢你给“我”的温暖,让“我”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不顺。感谢你给“我”的自信。从小口齿不清楚,一直以来“我”都不敢在众人面前开口,害怕看到同学门别样的眼神,害怕被他们嘲笑。“我”只能在家中如你当年一般面对镜子暗自练习。每当这时,画像中的你总是默默陪伴着“我”,给“我”加油鼓气。那个“丘吉尔从口吃的孩子变成英国首相”的故事早已在“我”的心中生了根。因为你,“我”终于能站在辩论赛的台上镇定自若,口若悬河。感谢你给“我”自信,让“我”成长为那个最好的自己。

半命题作文“一路______一路歌”导写

请以“一路______一路歌”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2.不得抄装、套作。

导 写

说到“歌”,大家脑海中蹦出来的关联词大多都是和“欢快”“愉悦”相关的。而两个“一路”之间的感情基调也必须保持一致,那么补题的内容就应该是积极向上的。

你可以写一曲青春之歌。一次惊心动魄的运动会,一台精心排演的晚会,一次不同寻常的春游,一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以上种种,都是你人生中最美的青春之歌。

可以叙写春游遇上大雨,白校服上沾了泥点,桃花也被雨滴击得七零八落,但丝毫没有影响你们愉快的心情,你们吼着不成调的歌曲,走在泥泞的田间小路上,歌声掀翻了原本平静的山头。

也可以写一曲生活之歌。生活的角角落落,总会有着一些“小确幸”:和妈妈窝在沙发里追剧,和爸爸一起玩游戏,和朋友一起追星……这些共同组成你愉快的生活之歌。

可以是某次月考完的周末,妈妈只字不提你槽糕的成绩,反而拿出一堆零食,和你躺在沙发上看了一天的韩剧。看着时而哭得稀里哗啦,时而又破涕为笑,生气时还会狂塞一嘴薯片的妈妈,你心中的乌云一扫而过,大大方方地和妈妈一起追剧。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动人的歌曲,只待你用心去发现。

半命题作文“伴着 出发”导写

在前进的途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相伴,例如一份真爱,一句名言,-位长者,一本好书,一棵小树,一条小河,一只宠物,等等。请回忆一下,陪伴你或者陪伴他人的是什么?是怎样相伴的?

请以“伴着 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在横线上补写合适的词语,表明相伴的对象;内容要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导 写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补写恰当的词语

首先要通过题目引言弄清楚要填写的是哪方面的词语。从本题看,填写的词语应该表明相伴的对象,而且范围很广,人、物、景都可以,只要与文中的主人公有着密切关系就行。最好选择生动形象的词语,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例如用“那缕阳光”来代指“母爱”,就显得生动形象,使无形的母爱变得具体可感,让读者产生美好的联想。

二、选择合适的材料

填上了恰当的词语后,就要围绕这个词语选择合适的材料。比如你用“一片绿草地”来代指有趣的课外活动,那么你就要好好回忆一下,哪些课外活动对你的成长影响最大?是陶冶情操的游戏,还是开发智力的课外探究?是发现新事物的观察,还是启迪人生的感悟?找出一件或几件,回忆具体情景,思考它对自己成长的意义,构思出合适的篇章结构。

三、写出具体的故事

既然相伴,就一定是曾经密切接触过的,有着具体的故事,所以作文中不要空洞地叙述和抒情,要用具体可感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成长过程与感受。

四、力争补题创新出彩

半命题作文,最大的创新点就在于补题,在保证有话可说的前提下,力求所填词语有独到之处,给人耳目新之感。题目的提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请回忆一下,陪伴你或者陪伴他人的是什么”,这告诉我们,本题既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如果我们跳出自己的范围,写别人在前进路上的相伴者,例如“伴着顽皮的儿子出发”,写母亲如何呵护儿子,引领儿子健康成长,这个角度就能脱颖而出。

2020年中考作文题预测及写作指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