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津千古事,寻道万年情——武汉市新洲区问津书院介绍


问津千古事,寻道万年情——武汉市新洲区问津书院介绍

问津书院主体建筑


问津千古事,寻道万年情——武汉市新洲区问津书院介绍

问津书院风光


问津千古事,寻道万年情——武汉市新洲区问津书院介绍

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石碑

问津书院位于武汉市新洲区旧街孔子河畔,相传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时曾在此问津。问津书院历经千年,风雨无阻。其始建于公元前164年至公元前122年间,由西汉淮南王刘安修建,南宋以前称为孔子庙,南宋末年龙仁夫在此首创书院,传播儒学文化。问津书院自古倍受官方的重视和民间的推崇,在弘扬儒学、传播知识方面取得过辉煌成就。书院讲学活动自宋至清,出现了文人萃聚、文风迭起的局面,硕学鸿儒登坛授业。唐代杜牧,宋代孟珙、朱熹,元代龙仁夫、吴澄,明代王阳明等诸位大儒都亲临书院,讲学布道。指点江山,答疑解惑,四方学子咸聚闻道,一时名动海内。名儒学士也为其留下许多不朽之篇章,如朱熹晚岁曾讲学于此,并于南宋 庆元六年(1200年)2月8日题诗赠给孔子山庙学。诗云:苍颜已是十年前,把镜回看一怅然。履薄临深谅无几,且将余日付残编。历朝出自问津书院的举人、进士、名儒、要吏不计其数。问津书院讲学活动,自宋至清,出现了文人萃聚,文风迭起的局面。明清两朝的中叶,讲学活动达到了巅峰。明万历年间还在河南的商城建有问津书院分院。清康熙、嘉庆皇帝曾分别御赐"万世师表"和"圣集大成"匾额。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张翼轸先生也为书院题写了"问津书院"四个古朴苍劲的大字牌匾。

本人多次游览问津书院,每次都收获不小,感兴趣的朋友可前往一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