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故事丨孫海超和他的“藍衣軍團”

戰“疫”故事丨孫海超和他的“藍衣軍團”

戰“疫”故事丨孫海超和他的“藍衣軍團”

防疫消殺

战“疫”故事丨孙海超和他的“蓝衣军团”

國家陸搜中心地震應急救援培訓

战“疫”故事丨孙海超和他的“蓝衣军团”

孫海超在為一線醫務工作者捐贈物資現場

战“疫”故事丨孙海超和他的“蓝衣军团”

整裝待發

□文圖/本報記者 康桂君 卓琳

深夜裡的小區,像空山一樣靜謐,放眼望去,錯落稀疏的窗口,透著幾戶人家的微弱的燈光。

孫海超把車開到自家樓下,渾身發軟的他感覺兩腿灌鉛,本打算在車裡歇一會兒,靠在座椅上片刻,他竟然睡著了。

一個噴霧器裝滿消毒水的重量約50斤,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區域大、樓層多,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經常要爬四樓、五樓、六樓,即使在寒冷的天氣,半天下來,他經常是汗流浹背,氣喘吁吁。

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鎮政府、通遼市幼兒園、通遼市特殊教育學校、通遼蒙中、科爾沁區敖力布皋中心校、錦鵬老年公寓……從幼兒園到中小學,從各大機關到企事業單位,從社區到敬老院,從快餐店到健身館,從城區到鄉鎮……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孫海超帶領他的“藍衣軍團”迅速集結,54所學校、45家企事業機關單位、37個社區,總計1025187平方米的防疫消殺,兵不解甲、馬不停蹄。

一場戰役,讓他和他的通遼藍天救援隊——這支年輕的民間救援力量經歷了淬鍊與考驗。

退役轉戰 撐起“藍天”

時光回到2015年的冬日。

某野戰軍部隊退役的孫海超回到家鄉通遼後,先是一個人、一臺車,再是一群人、一個車隊。

“在部隊的時候,我們經常衝在抗洪抗震第一線,深知災害的兇猛,也深感救援力量的重要。”

“通遼民間救援力量薄弱,缺少專業的志願者,同時組織一支救援隊還需要大量的資金。”

孫海超一邊經營著企業,一邊向戰友們透露著自己的想法和困惑。

“我看好!我加入!我贊助!”很快,一支由退役軍人、公務員、個體經商戶等社會各界志願者組成的民間救援力量迅速生髮。

2018年4月,幾經籌措,通遼藍天救援隊正式成立。當年25歲的孫海超成了通遼藍天救援隊領頭的“老大哥”。

有了正式的組織後,救援裝備的專業度也含糊不得。統一的救援服、投資上萬元的無線電基站、頭盔、對講機、繩索、衝鋒舟、醫療救護擔架等設備一應俱全。“所有的裝備均是由隊員們捐款購買,救援的交通、食宿開支也是自費支出。”孫海超說。儘管費力又搭錢,但有他的帶頭,大家乾的起勁兒。

“想加入藍天救援隊,相當於公考一樣難。”嚴格的審核制度,讓這支民間救援隊伍一點都不“業餘”。政治思想、體能必須過關,還要通過累計一定時間的志願服務。考試、面試、審核等一一“達標”,方能“轉正”。

“是的。我是孫海超,請問您有什麼需要?”這是他接電話的標準答覆,有求必應,鏗鏘有力。

漸漸的,找他的人越來越多,他也像一塊溫暖的磁鐵不斷吸引著更多的人加入。從50歲的壯年人,到20歲的小夥,這支純民間救援隊伍組建了醫療保障組、通訊組、協調組、後勤組、指揮中心等,可謂“臥虎藏龍”。平時,大家各忙各的;工作之餘,定期組織參加專業訓練。培訓隊列、體能、負重徒步、繩索、醫療、水域等應急救援技能,並且經常深入到社區、學校等開展安全知識宣傳活動。

“他總是把最困難的任務留給自己。”在隊友們眼中,孫海超熱心公益到了忘我的地步。自治區東部地區春晚、通遼市少兒春晚、通遼市地震應急演練、全國無償獻血巡迴宣傳等多次大型的活動現場,無不活躍著藍衣戰士的身影;各類型災難和事故應急救援、心理救援、醫療緊急救助、社區防災減災教育、安全教育等公益活動,更少不了“藍衣軍團”的 “助陣”。

執甲上陣 衝鋒在前

這支由210名隊員組成的民間救援隊,成立剛滿兩年,但隊員們都持有紅十字會急救員證書,稱得上應急救援戰線上的老兵,然而,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們還是第一次。尤其在進入值守狀態的最初幾天,通遼火車站的應急疏散,人流從四面八方奔湧而來,看不見的病毒裡藏著無限的未知,緊張與焦慮,恐慌與不安,一層又一層裹挾在隊員們的心間。救援隊微信群裡,“舍小家,為大家”,“疫情不退,我們不退”……孫海超在指間喊出了響亮的鼓舞士氣的口號,引來了山呼海嘯般的響應。

配合科爾沁區公安分局禁毒大隊做好車輛人員的登記、排查,協調為通遼抗擊疫情一線醫務工作者防護物資發放等工作,隊員們頂風冒雪。

“將才不打無準備之仗。”疫情之初,孫海超和隊員們制定方案,購置彌霧消毒機、防護工作服、口罩、酒精等消殺和防護用品。

協助社區排查,部分群眾不配合、不理解,他號召隊員們利用微信和QQ群等宣傳工具宣傳疫情防控法律法規,引導群眾增強法治意識,積極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倡導居民正確看待疫情、科學做好防護,不信謠、不傳謠,帶頭傳播正能量,接地氣的宣傳“事半功倍”。

三月初,春寒來得格外凜冽。一場大雪,遍地泥濘。空曠陰冷的樓道里,溢滿了濃濃的消毒水味道,像硝煙,似霧霾。手套和口罩擋得住病毒卻擋不住寒冷,隊員們的雙手和雙頰破皮龜裂……

與全市人民並肩作戰,日日夜夜、風風火火、鏗鏗鏘鏘。

既費力又搭錢,啥報酬也沒有,也有人不解地問這個27歲的大男孩:“孫海超,你們到底圖啥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以己之力,讓病毒無處藏身,用最大努力保護這座城市!”

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眼下,全國疫情形勢整體向好,廠礦企業全面復工,農業生產在望。孫海超和他的隊員們不敢懈怠,新一輪的堅守號角已然吹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