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漁耕文化裡守住“鄉土”

  江南之地,亦是魚米之鄉。地處金雞湖與獨墅湖得天獨厚的水域環境,蘇州工業園區婁葑街道金益社區居民的先輩們以湖為生,打漁農耕,世代在此生活,創造了自身的漁耕文化。近期,隨著太湖捕撈退捕工作的落實,園區最後一批太湖漁民退捕上岸,同時,他們也用勤勞質樸、智慧致富的生活經歷豐富了漁耕文化的精神實質。

在漁耕文化裡守住“鄉土”

  風浪裡堅守 吃苦耐勞謀幸福

  水宿煙雨、槳聲燈影……這些平常人眼中的“詩與遠方”,卻是老漁民朱祥男真實生活的樸素日常。漁船、桅帆、漁網、魚叉,是他揚帆江湖的“全副武裝”,也是他相伴最久的“老夥計”。作為園區最後一批太湖漁民之一,幾十年裡,老朱的工作範圍遍及周邊各個水域。“最早在附近的金雞湖、獨墅湖、澄湖、澱山湖、陽澄湖捕魚,後來因為水產養殖,我們就遷證到了太湖捕撈。”不善言辭的老人,在講述熟悉的過往中打開了話匣子,被風霜浸染的古銅色臉龐,也變得生動起來。

  魚米之鄉,想要豐衣足食,也需勤勞肯幹。“捉魚人、船上人都是辛苦的。早捕凌晨4點開船,撒網、捕撈、收網,到下午1、2點返航;晚捕則要黃昏就下網,凌晨收網,才能趕上早市。現在年紀大了,晚捕吃不消了。”老人用寥寥幾句,樸實地描述著漁民最真實的日常。

  雖然辛苦,但對生於漁船,長於漁船,長年在河湖中討生活的老朱來說,船與水還是他最大的安心與滿足,是他的幸福之源。對於如今退休上岸,老朱說:“會有不捨,但是我們這批老漁民都快70了,現在生活好,捕魚更多的不是為了生計而是一種習慣和興趣。國家號召退捕,我們願意配合。政府政策好,有補貼,漁民退休待遇也跟普通居民一樣,我很滿足。”

在漁耕文化裡守住“鄉土”

  突圍中轉型 智慧致富勇作為

  金益社區的前身是二一四村、金湖村,這裡大小河流縱橫交叉,水溝渠道星羅棋佈,居民們大都從事漁業生產活動、輔以“水八仙”種植等農事生產。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曾經代代相傳的勞作方式,漸漸有了新的變化。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熱愛捕魚的老朱選擇堅守,有的人則選擇突圍。“1967年圍墾時,閒置的漁船有的被用於運輸泥料,還有小部分就開始了運輸業。”老朱回憶道。

  據介紹,這部分從事運輸業的漁民,一開始是鬆散、自發經營,後來成立了二一四運輸站,由集體接洽,將當地的蔬菜、水果運送到周邊城市。1979年國家政策開放,二一四運輸站進一步發展壯大,入駐了蘇州火車站貨運場,船隻也增加到100多隻,實現了水路運輸與鐵路運輸的銜接,運輸的物產也由最初的水產、鮮貨慢慢轉化為化工廠原料、產品,運輸收入隨之增加。1987年,運輸站再次直面時代的考驗,升級為村級汽車運輸站進行轉型,如今,其運輸業務遍佈全國。曾經“靠水吃水”的漁民,也在歷史的大考中,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贏得了創造幸福生活的主動權。

在漁耕文化裡守住“鄉土”

  創新中傳承 漁耕文化代代傳

  “披星戴月把網撒,水上去浪裡來,披星戴月把網撒,大魚小魚才上網,明早上街換米糧。”在金益社區漁耕文化園的牆上,這首琅琅上口的漁歌,生動描摹出漁民生活的艱辛,也傳遞著漁民們吃苦耐勞、智慧致富的精神。

  今年,國家全面推進落實太湖捕撈退捕工作,隨著老朱這批園區最後的太湖漁民的隱退,金益社區正式告別了漁耕的歷史。“園區的開發建設,社區的城市化,曾經的鄉村面貌已經無處可尋。傳承,如何讓現在的孩子們瞭解祖輩的生活,傳承祖輩的精神,這道新考題擺在了大家的面前。”金益社區負責人的介紹也道出了漁耕文化園的建設初衷。

  早在2012年,金益社區就開始了漁耕文化園的籌建。在前期的實物採集、資料收集等過程中,朱祥男等老漁民積極參與其中,有的帶著工作人員出船拍攝影像照片,有的親手製作漁具捐贈,有的送來壓箱底的漁服漁飾,有的口述補充缺失的資料。社區也請來知名設計團隊,傾情打造“讓孩子們感興趣”的文化館。

在漁耕文化裡守住“鄉土”

  2014年,集圖文展陳、實物欣賞、新媒體互動等形式於一體,還原先輩生活風貌、展現社區改革變遷的漁耕文化園正式開園。讀一讀展板上的人文歷史、摸一摸等比例縮小的漁船漁網、碰一碰手工製作的蝦簍魚叉,漁家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為豐富活動內容,社區還將漁歌等形式引入文化園,在去年年底的一次青少年活動中,船孃搖櫓放歌的環節引得小朋友多次要求“再來一遍”。

  從讓孩子們感興趣,到讓他們記得住,如今,每2週一次定期開展的未成年人活動已經成為金益社區傳承教育的一項品牌活動。留住鄉音,記住鄉情,用漁耕文化鎖住鄉土情結,讓勤勞質樸、開拓創新的精神潛移默化地在孩子們心底生根發芽,社區正在持續創新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