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顧生死,身先士卒的袁崇煥

說起明朝,很多人都能想起的是袁崇煥,其實明朝名將挺多的,從跟著朱元璋一起打天下徐達,常遇春,到明末崇禎帝時期的孫承宗,楊嗣昌,盧象晟,孫傳庭,洪承疇(後來投降清軍),吳三桂,滿桂,左良玉等等,有很多的。

不顧生死,身先士卒的袁崇煥

袁崇煥,廣東東莞人,在天啟年間發家:得到孫乘宗器重,鎮守寧遠,在寧遠大捷中走運,一炮炸死了當時的後金軍領袖努爾哈赤!給大家講下後金軍就是清皇太極建國之前的軍隊稱呼!一戰成名,風光無限。本人不是講袁大人如何發家的,是講的他如何死的!?如何會引起如此大的爭議的!如果大家喜歡聽袁大人發家史,有空給大家再詳細說說。話還要從袁大人因不滿魏忠賢辭職回家開始說起,魏公公死後,袁崇煥就被崇禎皇帝招進宮,賜予職務兵部尚書和督師薊遼。薊遼就是北京北邊山海關到遼寧省吉林省和內蒙古的部分地區,是當時跟清軍發生戰事的主要區域,兵部尚書就是國防部部長,你要問後面的那個官職是什麼,沒人說的清,簡單的來說就是除了崇禎他最大,袁崇煥從此有了一個響亮的名稱:袁督師!

不顧生死,身先士卒的袁崇煥

袁督師欣喜若狂,當即就給皇帝誇下海口:給我五年時間,我收復遼東!要知道,當時遼東已經被八旗軍佔領了,而且明朝內憂外患,自保都難,何來能力收復失地啊,就說當時明朝最精銳的關寧鐵騎,都被袁大人掌管,但充其量也就五六萬人,戰鬥力方面也只能跟清兵旗鼓相當,更何況清軍有數十萬呢,這是外患。內憂李自成跟張獻忠鬧的滿城風雨,不知道袁大人哪來的自信!皇帝聽了,也信了,一個敢說,一個敢信!既然如此,袁督師就提出了很多要求,比如軍餉八十萬兩白銀,為了便於管理撤掉兩地巡撫由他兼任,調遣三大猛將:趙率教,何可綱,祖大壽!袁大人錢也有了,人也有了,權也有了,接下來就準備在遼東干皇太極了。

不顧生死,身先士卒的袁崇煥

但是,不知道袁督師怎麼了,做了一個缺根筋的決定:殺了一個人,誰呢?毛文龍。毛文龍呢,是個總兵,一直駐守在皮島,位於後金軍的大後方,主要是在大後方牽制後金軍,偶爾打個游擊戰啥的,朝廷也不怎麼問他,愛咋咋地吧!歷任總督就不管毛總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袁督師是不閉眼的,他眼裡沙子也容不下。按說呀,毛總兵也就是有點經濟問題,偷點搶點搞點走私啥的,沒什麼大不了的那個時候朝廷沒有錢,手底下四萬多人,不搞點外快,誰發工資啊!大家都能忍的,袁督師忍不了。

袁督師就把毛總兵招到寧遠,也就是現在的興城縣,這次來就是見個面,畢竟要殺他先混個眼熟,期間,袁大人就說想去皮島看看,毛總兵連忙說歡迎,他哪能想到,袁大人要殺他啊。到了那天,袁督師就用崇禎給他的尚方寶劍斬了毛文龍,並大喊:你道本部院是個書生,本部院是朝廷的將首!多麼有氣勢的一句話啊!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句話意思,明朝是以文制武的(大家可能會問為啥文比武大,其實這個規矩是太祖朱元璋定下的,就是怕武將篡權),很多將軍都是文人出身,其中就有袁督師。殺了毛文龍,然後安撫了他的部下後,袁督師可是痛快了,接下來就準備好好乾皇太極了。袁督師可能也沒想到這件事也是導致他日後被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顧生死,身先士卒的袁崇煥

誰知,皇太極自己找上門來了,崇禎二年,皇太極繞道蒙古,率領十萬軍隊來北京城搶劫,一路搶一路走,就來到了北京城下,山海關的袁督師日夜趕路總算到了北京城下,他帶領的六萬關寧鐵騎,就帶這麼點兒人,可見這支部隊戰鬥力有多麼強!然後就出現了奇怪的一幕,後金軍在前面搶,袁大人率軍在後面跟著跑,就是不打!其實袁大人的計策是:以北京城為依託,將敵軍引到城下,誘其攻堅,等到敵軍疲憊後,全力進攻,則可大勝!很好的策略,當年他就是靠這樣的方式幹掉努爾哈赤的,也是自己比較擅長的打法。理論很好,實踐起來可不行,你想想,你要是說在寧遠或者其他任何的一個鳥不拉屎地方都行,偏偏選在北京城,這不是要了皇帝的命嗎?皇帝大人還在北京城裡住著呢,可見,袁大人也是讀書讀傻了!果然不出所料,崇禎看著幾十萬的兵哥哥在外面轉心裡頭不安生啊,為何袁督師遲遲不進攻?更重要的一點是已經有風言風語說袁督師要做漢奸了,所以,皇帝馬上把袁督師招進宮!進宮之後,崇禎皇帝用低沉的聲音問袁崇煥三個問題:一是為什麼要殺毛文龍,二是敵軍為什麼可以長驅直入北京城,卻不戰,三是:為什麼打傷滿桂!(滿桂是蒙古人,是僅次於袁的,跟袁督師有點不合,有次打仗時,袁部隊的大炮不小心誤傷了他,其實袁督師是不知道這回事的)三個問題下來,袁督師直接蒙了。皇帝當即下令,打入大牢,後被皇太極設計反間計,最後處死!行刑前,他留下遺言: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袁督師的悲劇,不在於他最後被殺,而在於他最後被殺,也不知道為什麼。

不顧生死,身先士卒的袁崇煥

袁崇煥被殺的原因很多,大概總結一下有一下幾條:一是擅殺毛文龍,毛是總兵,級別不低,雖然袁是督師又有尚方寶劍,但是你不上奏皇帝,就一刀把人砍了,先斬後奏,最重要的是毛總兵是牽制後金的主要力量,殺了他,後金就無後顧之憂了。二是:不戰,被懷疑有通敵嫌疑!其實當時整個京城都傳的沸沸揚揚說袁督師要跟皇太極裡應外合了,但是不可能的,袁督師要是造反還能等到現在?但是崇禎不懂啊,這個時候的崇禎已經是風聲鶴唳了!三是說好的五年復遼呢,你這個大騙子,五年過去了,要什麼給什麼,當初的承諾實現了嗎,說實話這也怪袁督師當時吹的牛太大了,作死!從毛文龍開始,到滿桂,再到崇禎,袁崇煥一步步把自己逼入絕境,雖然他自己都不知曉!袁崇煥,廣西藤縣人,自蠻夷之地而死,奮發讀書,然資質平平,四次落第,以三甲僥倖登科,後赴遼東,得孫承宗賞識,於遼東潰敗之時,以獨軍守孤城,先後擊潰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護衛遼東。

後受閹黨所迫離職,蒙崇禎器重再起,然性格跋扈,調離滿桂,安插親信,殺毛文龍,奉調守京,不顧大局,擅自駐防城下,致使京郊怨聲四起,後不惜性命,與皇太極苦戰,大破敵軍,不顧生死,身先士卒。刑場之前的袁崇煥,大抵就是如此!最後,引用巴頓將軍的一句話致敬袁督師!一個將軍最好的歸宿,就是在最後一場戰役中,被最後一顆子彈打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