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会与宝宝沟通,才能打开他们的心结?

如何学会与宝宝沟通,才能打开他们的心结?

在亲子交流中,聆听孩子的心声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孩子的倾诉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通过父母有意建立的环境和气氛培养出来的。当父母带着开放包容的心,以平等的姿态倾听孩子述说的时候,孩子就具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并因此愿意跟父母沟通。

如何学会与宝宝沟通,才能打开他们的心结?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生活呵护备至,“含在嘴里怕化了”,很少家长能够真正把孩子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去看待。当孩子遇到问题,想跟家长诉说时,家长往往凭借自己的经验,生硬地打断孩子,甚至斥责孩子,孩子只好把想要说的话咽回去。称职的父母,一定要聆听孩子说话,用自己对孩子的信任、尊重去促使孩子表达自已,从而与他们有所交流、有所沟通。父母对孩子表示关心、照顾,让他们谈论有关自的事,孩子便会感到与父母在一起很亲密。

如何学会与宝宝沟通,才能打开他们的心结?

“去去去,怎么这么烦。”原来是对门的毛毛回家跟妈妈讲幼儿园老师请父母配合做些事情和一天的所见所闻。“小孩子哪有这么多事?”毛毛的妈妈正忙着做自己的对儿子的喋喋不休很不耐烦,三言两语就把儿子打发掉。

大部分的父母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耐心、自制力和认同度来倾听孩子的观点,这其父母的接受能力与价值观造成的障碍。其实,父母只要用耐心、关爱和信心去面对交流这件事,就可以做得更好。

对于父母来说,倾听孩子说话其实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倾听,能使孩子从小学会以平等与尊重的心态与人建立关系,能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更有利于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想做一个好的聆听者,父母必须集中注意力,选择一个不忙的时间和安静的地点听孩子说话。不做家务事,关掉电视、电话、用眼睛注视着孩子,表示是真心在与他接触,每天都要为孩子提供与他们单独接触的机会,哪怕只用几分钟,可以对孩子说:“我们一起散会儿步”,或者说:“我们一起谈谈。”

如何学会与宝宝沟通,才能打开他们的心结?

在听孩子说话时,父母必须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放松身心。哪怕你正在为孩子的语章好妈妈不吼不叫走进沟气而生气,也请你松松肩膀,尽量放轻松,并且不要抿嘴;其次、你要面对孩子。无论你已,加臂,看起来居高临下,让孩子欲言又止。如果你手头有工作,可以先请孩子翻心地等待一下,并在放下工作后耐心听孩子说话。从姿态方面来看,你可以用专心致志、和蔼可亲或逗趣幽默等方式来迎接孩子的话。父母在倾听中,要将专注倾听的态度传达给孩子。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让孩子知像道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你都认真听到了。使用表情变化来传达。比如保持微笑,并做出吃惊的样子。孩子最希望看到大人对自己所说的事情表示出吃惊的表情。孩子会认为能把大人吓住,说明自己很有本事。使用语言来表达。在倾听孩子谈话的过程中,用简单的诸如“太好了”、“真是这样说吗”、“我跟你想的一样”、“你的想法太好了,请继续说”、“我简直不敢相信”等等话语来表示你的兴趣。

小军有段时间上学总迟到,老师为此让小军叫家长来学校。小军妈妈知道小军的表现以后,内心很着急,但她没有打骂孩子。这天临睡前妈妈珍问小军:“儿子,你告诉妈妈,你每天都按时去学校的,为什么你早早出去,却总是迟需要家到呢?”小军知道老师跟妈妈谈话,一定要跟妈妈说他的错误的,早就做好了挨妈妈一顿训的准备。现在看妈妈这么问,没有责怪自己的意思,他愣了一下,然后跟妈妈说:“我早上出去,看到河边的日出特别美,结果看着看着就忘记时间了,所以就迟到了。”小军妈妈听儿子说完,笑了笑,就让小军睡觉了。第二天一早,妈妈跟小军一起来到了河边,面对那喷薄而出的旭日,妈妈感慨万分地说:“儿子,真是太美了,我好久没有看过这么美的日出了!妈妈谢谢你!”这天小军没有迟到,妈妈把他按时送到了学校。放学回家,小军看到桌上有一块式样简洁大方的手表,下面有张字条,上面写着生的因为有那么美的日出,我们更应该珍惜时间,珍惜学习的机会,对吗儿子?—爱你的妈妈此后,小军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比以前更努力了。

如何学会与宝宝沟通,才能打开他们的心结?

这就是聆听孩子心声的神奇效果。我们都该像小军的妈妈那样,珍视孩子内心对美的感受,放弃粗暴、无情的惩罚,用对孩子的爱、包容、耐心和鼓励,给孩子一个温暖、幸福的成长环境,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如果小军的妈妈听了老师的反映,不问青红皂白打孩子一顿,小军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稚嫩的心就会被伤害,甚至长期留下阴影,不仅影响今后的亲子沟通,更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朝不正常的方向发展下去。

另外,如果家长没有聆听意识,不愿意耐心地听孩子的倾诉,而是把自己的情绪强加给孩子,还会有很多的负面影响:

  1. 孩子觉得父母不重视自己,会把内心真实的想法隐藏起来,父母也就无从了解孩子的思想,无法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
  2. 孩子遇到问题,找不到合适的人倾诉,只能选择回家告诉父母。如果父母不理会孩子,会让他内心受到很大的伤害。
  3. 孩子的话语权得不到尊重,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对父母的对抗情绪。
  4. 不利于孩子表达能力的提高,更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
如何学会与宝宝沟通,才能打开他们的心结?

家长该怎样更好地面对孩子的倾诉呢?

  1. 用心聆听。用心聆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时候,在听别人的话时,常常是你在说,我却没有听,只是想我该怎么回答你,这样就不叫倾听,而是敷衍。
  2. 用孩子的心去感受世界。孩子的眼睛看到的世界,跟成人不同,一切都充满了童真童趣。绒毛玩具是有生命太阳的孩子们感受到的美好,成人已经淡忘了。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感受世界,才能深刻地理月亮是可以儿会笑,小乌龟会生汽气s对话的伙伴,她会做小白兔的姐姐,花招解孩子的喜怒哀乐。

3.“蹲下来”看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蹲下来,跟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从“眼睛对着眼睛”做起,从眼睛这心灵的窗口看懂彼此的内心,多些建议、鼓励、商量、示范和倾听,少一些命令、指责、呵斥、包办和告知。像朋友一样跟孩子相处,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走进孩子美好的童真世界,跟孩子一起分享成长的酸甜苦辣,民主地接受孩子对自己的建议和批评,才能真正地达到亲子沟通。

总之,父母通过聆听孩子的心声,会让孩子增长语言表达能力和应付人际交往的能力,获得应付挑战的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同时,倾听孩子,并不意味着家长要接受孩子的一切想法,接受他的不良情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