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個3萬的智能櫃成本和找不到盈利點,豐巢:我也不想擦邊球收費

豐巢商業模式再次面臨巨大的壓力。這次,國家郵政的鐵拳落向了快遞違規收費。

單個3萬的智能櫃成本和找不到盈利點,豐巢:我也不想擦邊球收費

去年4月,因不滿快遞員未經許可、不送貨上門而直接將貨物放到小區快遞櫃要自己提貨,湖南長沙消費者將豐巢等告上法院。

去年9月,市民張先生髮現豐巢取件短信變成“服務費5角/天”。儘管在收到取件短信的10分鐘後取件,但必須用手機掃描二維碼繳費才能打開快遞櫃。

單個3萬的智能櫃成本和找不到盈利點,豐巢:我也不想擦邊球收費

取件必須關注公眾號,進去之後還得和廣告“鬥智鬥勇”、和取件碼“捉迷藏”。開開心心取快遞、滿心吐槽發微博。

單個3萬的智能櫃成本和找不到盈利點,豐巢:我也不想擦邊球收費

一言難盡的用戶體驗背後,是豐巢尷尬的商業化道路。進擊性的佈局下,豐巢仍在盈利困難階段。豐巢17年的淨虧損從16年的2.5億元擴大到3.85億元,負債總額擴大到12億元。虧損仍在擴大,盈利的希望一眼望不到邊。

一個豐巢智能櫃的成本在1.8-6萬,加上場地租賃費、維護成本,一個快遞櫃的佔地成本在0-8000元不等。高昂的成本背後是至今模糊的盈利模式。豐巢的盈利方式只有超期使用收費與廣告收入兩種,用戶的短暫停留導致廣告收入效果不理想。無奈之下,豐巢只能走“擦邊球”收費之路。

單個3萬的智能櫃成本和找不到盈利點,豐巢:我也不想擦邊球收費

華夏日報表示,通過收費方式解決困境或可以理解,但總體來看,豐巢的商業模式創新需要更多想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