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樂業:交通先行 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

廣西樂業:交通先行 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

樂業獼猴桃生態產業園產業路。蔡柳媚 攝

“文秀產業扶貧路建成後,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出行方便了,貨車卡車能直接開到山間地頭,樂業至百色高速公路(以下簡稱樂百高速)通車後,還吸引了四川、雲南、貴州、廣東等地的客商前來收購砂糖橘、枇杷等,砂糖橘的價格從原來每斤1元到現在每斤3元以上,年收入增加到20餘萬,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那用屯村民班統茂說道。班統茂所說的文秀產業扶貧路是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生前一直都很關心的路,如今這條路幫助村民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廣西樂業:交通先行 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

樂業縣百坭村砂糖橘產業路。羅彩琨 攝

近年來,樂業交通運輸局發揮交通先行作用,持續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截至2019年年底,樂業縣公路里程達1576.12公里,其中樂業境內高速里程65.5公里,國省幹道94.16公里,農村公路1481.96公里。此外,樂業縣不斷深化交通+產業、交通+脫貧,加密農村地區公路網,提升農村公路通達深度,穩步推進連通主要經濟節點的鄉村旅遊路、產業路等公路建設,在農村公路沿線培育形成獼猴桃、油茶、赤水梨等特色種植,形成獨具特色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交通脫貧攻堅不斷取得新成效。樂業全縣建檔立卡14133戶61202人,截至2019年底,累計脫貧13414戶58656人,預計2020年實現全縣脫貧。


廣西樂業:交通先行 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

樂業縣百坭村砂糖橘產業路。羅彩琨 攝

加快交通+產業發展 暢通群眾致富路

2018年以前,百坭村道路不暢通,村民種植的砂糖橘、油茶、枇杷等產品難以遠銷外地,只有本地小商販來收購,收購數量少且價格低,作為深度貧困村的百坭村一時難以發展。2019年底,由樂業縣交通運輸局等單位投資建設的文秀扶貧產業路修建完成,全長22公里的硬化水泥路沿著河谷分佈,呈半環狀將全村的產業園區連接起來,同時連通修建中的省道304線同樂至樂業二級公路,並連接上樂百高速。

“想要脫貧,路是最關鍵的。百坭村現在整合村裡的產業,依託暢通的村道和樂百高速,著力打造‘秀起福地’品牌,貧困戶共同參與產品生產,統一對外銷售特色產品。”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楊傑興說道,“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推動了百坭村產業的發展,也提高了村民們脫貧致富的信心,村民自發擴大砂糖橘種植規模,帶動村民走上致富路。到2019年底,百坭村全村只剩9戶37人未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8%,達到了全村脫貧摘帽的指標。接下來,我們要利用便利的交通,大力推廣‘秀起福地’品牌,積極發展鄉村旅遊項目。”

交通+產業推動脫貧攻堅取得成效同樣在樂業獼猴桃生態產業園得到展現。2013年前,樂業縣甘田鎮板洪村村民收入來源主要靠種植八角、板栗等,但種植零散不成規模,加上作物本身價值不高,村民收入低,板洪村被列為深度貧困村。自2013年起,板洪村開始種植獼猴桃,形成樂業縣獼猴桃生態產業園,且當時產業園內只有泥巴路,產品外銷不便利。2015年,樂業縣交通運輸局修建的8公里4.5米寬的產業路建成通車。“受益於產業路的修建,客商能直接到園內收購,獼猴桃的銷售不成問題,產業園內還設有村集體經濟產業基地,這個基地能為甘田鎮8個村的貧困戶提供就業,帶動他們脫貧。”甘田鎮板洪村委主任陳鴻陸介紹道,“希望以後相關部門能打通甘田鎮與新化鎮之間的二級路,這樣我們的獼猴桃就能運往對接新化鎮冷凍庫,再走樂百高速銷往更遠的地方。”


廣西樂業:交通先行 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

樂業縣甘田鎮板洪村獼猴桃產業路。羅彩琨 攝


推動交通+旅遊融合 激活經濟社會發展

今年1月8日,樂百高速建成通車,結束了樂業縣不通高速的歷史。這條高速承載著革命老區致富新願景,通車後,重慶-貴陽-樂業-百色-龍邦口岸的線路貫通了,構建起一條西部陸海新通道南北向出海出邊公路大通道。西南地區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資將通過樂百高速到達北部灣,大通道的“橋樑”作用凸顯,這也給樂業縣帶來了人氣和財氣,打通區域旅遊“微循環”。

大石圍天坑群景區位於百色市樂業縣同樂鎮刷把村,目前開設有云海天舟、天梯等特色遊玩項目,是樂業縣著名的旅遊景點。但一段時期以來受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約,景區客流量較少,導致旅遊產業發展緩慢。要打響大石圍天坑群景區的名聲,暢通無阻的交通是基礎。樂業縣交通運輸局大力升級改造景區內旅遊路,加之樂百高速的開通,大石圍天坑群景區逐漸走進大眾視野。

“樂百高速沒通車前,工作日時景區只有100至200名遊客,週末也只有200至300名遊客,景區年收益是五至十萬元左右,遊客大多來自廣西區內和樂業周邊縣城。”大石圍景區西峰服務區主管韋光耀介紹,“現在即使受疫情影響,工作日期間景區每日接待遊客增加到300至400名,週末則是500至600名,吸引了重慶、四川、貴州、廣東等地甚至國外遊客前來遊玩,預計疫情解除後景區每日客流量至少能達到1000名。”

廣西樂業:交通先行 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

樂業縣甘田鎮板洪村獼猴桃產業路。羅彩琨 攝

遊客的增加帶動了群眾脫貧致富。2016年大石圍景區開始採用扶貧戶入股分紅模式,當地貧困戶可將政府提供的無息貸款入股景區,每年能獲得10%的分紅,提高了貧困戶的年收入。同時,大石圍景區還對貧困戶提供就業幫扶,給貧困戶優先提供景區售貨員、保安、巡路員等崗位。“我們將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條件,增加蹦極等娛樂項目,在景區內建設特色民宿,打造一個涵蓋吃喝玩樂住等項目的國際化景區。”韋光耀說道。

交通運輸與旅遊、產業的結合發展是樂業縣決戰脫貧攻堅的強大動力。下一階段,樂業縣交通運輸部門將發揮區位優勢,把樂業打造為連接西南經濟與東南經濟的的重要門戶,繼續加快建設鄉與鄉之間的三級公路,打通村際聯網路,完善路網建設,推動農村物流建設,在鞏固當前交通扶貧攻堅已取得的成果基礎上,保質保量完成今年決戰脫貧攻堅任務,推動樂業縣脫真貧真脫貧,實現鄉村振興。(蔡柳媚 何如潮 羅彩琨 王慶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