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扶貧車間”:讓社區移民“安居”又“樂業”

在平塘縣北環社區貴州震華工藝品加工有限公司創辦的扶貧車間裡,一群繡娘正在工作臺上編織手工藝品。“坐在家門口就能輕鬆賺錢,每天能掙100塊,還能陪伴老人,照顧小孩。”彭花邊說邊熟練地做著手上活,“都是頭花、毛線鞋、髮夾這些小東西,手工藝品,銷往浙江義烏。”

北環社區是平塘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引進企業創辦了這個扶貧車間,通過“企業+繡娘”模式,讓婦女足不出戶在家實現就業,解決搬遷移民和周邊群眾就業難題。

像“震華工藝品”這樣的就業扶貧車間,在黔南各大移民社區已經遍地開花。

有數據顯示,目前,全州共在移民社區創辦扶貧車間113個,用工規模14400多人,其中,3557名移民在扶貧車間實現穩定就業。

打開脫貧致富新大門

“做夢也沒有想到,會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變成日不曬雨不淋的工人。”在長順縣廣順鎮金竹花園社區扶貧車間上班的搬遷戶夏和蘋,去年6月從廣順鎮偏僻的石洞村納冗組搬到鎮上的南福新苑社區居住,孩子在家門口上學,夏和蘋在附近的金竹花園社區扶貧車間上班,丈夫在周邊工地上打工,生活越過越好。

夏和蘋所在的扶貧車間,由黔南州海楓科技有限公司創辦,這是一家集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主要從事全自動雨傘生產。2018年進駐廣順鎮後,先後在夜郎古屯、金竹花園社區開辦扶貧車間,為三個社區群眾提供就業崗位。共解決當地就業260人,其中移民93人,平均工資3000元左右,最高可達4000多元。

“之前在老家種苞谷,一年收1000多斤苞谷,算下來也就1000多塊錢,現做進廠當工人,每個月3000元左右,按計件算,做多得多。”另一位同樣從深山區裡搬出來的移民姚小琴說,完全開啟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十三五”期間,黔南共搬遷5.7萬戶24.73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41萬人。

為了讓移民搬出來後“穩得住”“能致富”,黔南採取多種形式解決移民就業難題,引資、引智創建“扶貧車間”,搭建就業扶貧平臺,通過就業培訓,讓脫離土地依附的搬遷群眾掌握生產技能,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實現了從“農民”到“工人”的身份轉化,為走出大山的群眾打開了一扇全新的致富大門。

打造就業扶貧新平臺

甕安縣建中鎮培文社區的扶貧車間裡機聲隆隆,幾十名製衣工人正在流水線上作業。

“對進入車間就業的勞動力開展免費的技能提升培訓,打通就業扶貧最後一公里。”培文社區的一位幹部介紹,建中鎮築巢引鳳,以“公司+貧困戶”模式創建就業扶貧車間,將移民搬遷安置點樓房架空層改成廠房,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

為了打消搬遷移民的生存顧慮,黔南大力實施“安心就業工程”,搭建“聯繫服務橋、技能幫扶橋、就業用工橋”平臺,暢通信息渠道,提升就業成功率,幫助搬遷群眾穩定就業。對轄區內實施的政府工程,鼓勵施工企業用工向易地扶貧搬遷勞務公司傾斜,挖掘園區企業、建築工地等就業崗位,解決搬遷務工難題。同時,定期對搬遷群眾進行走訪,細緻掌握搬遷勞動力底數、勞動力就業去向、未就業勞動力情況和就業意願,建立動態的勞動力就業信息庫。積極收集各類企業的用工信息,通過QQ群、微信群、社區宣傳欄、廣播等形式發佈用工信息,有針對性地推薦搬遷群眾就業,幫助搬遷群眾成功就業。

創建“扶貧車間”,就是一個為移民群眾量身訂製的就業平臺。

黔南按照長能致富、短能脫貧,長短結合的原則,創新就業扶貧車間創辦模式,通過廣州對口幫扶資金援建、人社就業扶貧資金扶持、引導農民返鄉創業建廠、招引實力企業進駐等多形式、多渠道創建扶貧車間,既解決企業招工難題,又讓搬遷移民就業、顧家“兩不誤”,收到了“小車間撬動大扶貧”的效果。

在企業選擇上,選取實力較雄厚、經營有方、誠實守信、有較強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讓他們在創建就業扶貧車間中大顯身手。

在產業選擇上,按照“易操作、上手快、就業靈活”的標準,選取食品生產、加工,勞保產品及服裝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要求低、就業門檻低,最大限度保障移民群眾穩定就業。

很多扶貧車間還設立殘疾人就業專崗,利用扶貧資金設立公益性崗位,採取“企業+貧困勞動力”“能人+貧困勞動力”“合作社+貧困勞動力”“居家式扶貧車間+貧困勞動力”等模式,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實現“一戶一就業”目標。

由於引導“精準”,措施有力,就業扶貧車間在全州移民社區如雨後春筍般興起,讓移民群眾搭上了就業扶貧的幸福快車。

據統計,全州113個就業扶貧車間中,享受廣州資金扶持的31個,當地能人返鄉創業創辦30個,招商引資企業43個。83個扶貧車間獲人社部門認定,共享受893萬元就業資金扶持。這些扶貧車間涉及農副產品精深加工、電子產品裝配、手工藝品編制、服裝製造、經濟作物種植、日用品生產等產業,品類豐富齊全,把對移民群眾的帶動作用發揮到最大,讓搬遷移民穩穩地捧上了就業飯碗。

社區就業帶來新活力

從家到扶貧車間不到一公里,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對於家住惠水縣幸福移民社區的移民黃雲嬌來說,是一種幸福。

“需要什麼貨,安排員工生產。”黃雲嬌是社區扶貧車間的技術管理員,“表面要光滑、整潔,這個邊有膠就不行,把它摳掉,下次包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漏膠出來。”

黃雲嬌月工資有三四千元,“這個收入,在老家農村想都不敢想,也不比在外打工差。”

黃雲嬌所在的扶貧車間由惠水明田街道自主建設,與北京唐人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採取“公司+社區公司+搬遷戶”的管理運行模式,共解決就業110人。

“車間建在家門口,只要你夠勤快,就能過上好日子。”黃雲嬌說,在這裡上班的工人,每月收入有2000多元,比在老家種地輕鬆多了,生活充實、有規律,美好生活讓村民變得更加自信。

在寬敞的車間裡,工人們在各自的工位上聚精會神地工作。每個人的背後,都肩負著一個家庭的希望和未來。

他們大多來自偏僻山村,以前從未接受過除農業外的一切技能培訓,有的甚至從未到過縣城,是最需要關懷的群體,也是扶貧攻堅的重點和難點。

在黔南,扶貧車間成為扶智課堂,激發了移民群眾學習技術、參與生產的熱情。從外引進的企業和返鄉創業能人,給移民群眾帶來了新知識、新技能、新理念,大大縮短了移民心理上的“城鄉差距”,增強了歸屬感和身份認同感,給移民社區帶來生機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