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實幹:邵武市深入開展打造迴歸經濟升級版

本網訊 為更好的促進人才、資金、技術、項目、公益等要素的迴歸迴流,助推我市高質量發展,我市多措並深入開展“六新經濟”。

根據活動實施方案,我市出臺了開展“培育新標杆,打造迴歸經濟升級版”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就如何抓好這項工作,我市多措並舉,培育新標杆,打造迴歸經濟升級版。

和平鎮黨委書記吳躍輝介紹到,和平鎮在現有迴歸企業的基礎上,主要探索迴歸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實現市委提出的“一產接二連三”。包括三個方面舉措。因地制宜,出臺了《和平鎮關於促進農業和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不僅對鎮轄區內符合條件的農業企業進行扶持,還對旅遊、民宿、綠色發展等相關二、三產業進行扶持。二是結對助企。對轄區內企業安排一對一的結對,讓幹部和專技人員對接企業,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收集、諮詢、反饋,將政府服務送上門。三是商會聚企。對轄區內的迴歸企業成立商會,瞭解他們迴歸的意向,向他們推介一些項目,加大政策宣傳力度,並積極為他們創造迴歸的條件,抱團打造“迴歸企業之家”,謀劃企業和和平新一輪大發展。

水北鎮黨委書記張晟介紹說,水北鎮在做好迴歸經濟的過程當中,主要是“生態銀行”的理念,用工業化的思維,用項目化的服務,來做好迴歸經濟的打造。從生產銀行的理念來說,把村裡的林地、耕地、水域等一些資源,折價入股,入到迴歸經濟項目地當中,一方面,讓迴歸的這些業主們有信心能安心,同時呢,也增加了一定村財收入。在園區當中就基礎設施,資金項目的爭取,予以一些傾斜,為這個落地的迴歸項目,不僅爭取資金,同時呢,也積極幫他們開拓市場,提供一些金融服務,我們成立一個專班,把所有的入園項目的報批、申請相應手續的服務都統一到專班當中來落實。到現在為止總共招引了六個迴歸項目,落地在我們的園區當中,這六個項目都進展得比較順利,預計到六、七月份這個園區會展現出一份全新的面貌,同時,我們也在想通過數字化和新型農業,構築迴歸經濟的新模式。

採訪桂林鄉黨委書記熊立時,他說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把桂林鄉列為迴歸示範之鄉,這個是市委“‘六新’驅動”發展之中的一個迴歸經濟新標杆。交給我們的任務就是迴歸示範之鄉。應該說桂林這幾年的發展迴歸示範之鄉應該說還是有點基礎,特別是市委何光松書記到桂林調研巫山鄉村振興之路的“巫山樣本”以來,提出了要做好迴歸人員的工作。我想,我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就是做好下面幾個方面。一個是走出去,二是請進來,三是留的住,四是有發展。具體的說,走出去就是兩個方面的走出去,一個是把我們關於邵武迴歸經濟的政策宣傳出去;第二個是我們的人派出去,我們用親情、友情、鄉情為紐帶,我們派一些村裡的幹部走出去,宣傳我們鄉里的迴歸政策。第二個是請回來,已經請回來的熊長華、袁世平之後,我們又請回來了吳貴勳、陳應能等迴歸人士。第三個方面我們要留得住,我們通過人居環境整治,把我們的家鄉建好、建美、建乾淨。我們也謀劃一些產業,讓他們來這裡留得住,有產業,可以發展。

在採訪邵武市工業信息化和商務局副局長黃嫦娥時,她介紹到,根據我市培育新標杆,打造迴歸經濟升級版的工作部署的要求,迴歸經濟領導小組圍繞著串活聯的紐帶,用好引的平臺,培育強的項目群策群力,工作進展順利,並取得了一定的實效。我認為幾個方面,第一機構健全,目標明確,我市裡抽調了18個單位成立了領導小組,全年的工作目標是打造一個迴歸鄉、一個迴歸鎮、引30個迴歸項目。第一季度和平潤身中藥產業園,桂林惠林迴歸經濟示範園順利項目順利播種,卓裡電子商務、福寶豬包包生產項目開工生產,下一階段呢,我們還將繼續做好招、引、育的工作,藉助“518、618、918”的平臺,加強與異地商會的溝通聯繫,以商招商,以企引企,進一步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為了確保完成全年30個迴歸項目打好堅實的基礎。同時,積極開展宣傳,營造好的氛圍,培育好的迴歸樣板企業及迴歸十強企業,開展第三屆迴歸論壇,建好迴歸展示館招,搞好鄉賢數據庫,確保迴歸經濟工作在取得突破,推進我市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陳一沿 邱旭嵐 肖舒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