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劃重點|國家重點實驗室“升級版”將帶來6個變化

6月22日,科技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針對目前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中存在的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世界一流領軍科學家不足、管理體制機制亟待深化等問題,給出了進一步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的意見。

划重点|国家重点实验室“升级版”将带来6个变化

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會面臨什麼方向性變化?

《中國科學報》特別邀請到:

☞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黨委書記穆榮平,

☞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門永鋒,

☞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周峰,

☞農業蟲害鼠害綜合治理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子生態學和進化研究組組長、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德興,

一起“劃重點”。

重點一: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將是“重頭戲”

意見指出:

到2020年,基本形成定位準確、目標清晰、佈局合理、引領發展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實驗室經優化調整和新建,數量穩中有增,總量保持在700個左右。

其中,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保持在300個左右,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保持在270個左右,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保持在70個左右。

穆榮平表示,目前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數量是300個左右,但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只有90多個。

“從數量變化來看,未來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的重點在企業。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是‘優化一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是‘建設一批’,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是‘培育一批’。”穆榮平說。

今年5月30日,根據《依託企業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管理暫行辦法》,科技部組織對99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了評估,其中,8個實驗室限期整改,4個實驗室因為未通過評估不再列入國家重點實驗室序列。

“強化企業佈局,增加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指導方向是對的,但企業通常追求‘名利雙收’。因此,政府在推動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的過程中,一方面不能降低要求,另一方面也要鼓勵企業加大對實驗室建設的投入。”穆榮平說。

重點二:長期跟跑會被“優化調整”

在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方面,意見指出: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為目標,重點開展基礎研究,產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原創成果。

關注國際學科領域發展新動態,遵循科學規律,適時調整實驗室研究方向和任務,促進更多優勢學科領域實現領跑並跑。

對在國際上領跑並跑的實驗室加大穩定支持力度,對長期跟跑、多年無重大創新成果的實驗室予以優化調整。

對此,穆榮平認為,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本身就偏重基礎研究,需要超前佈局,意見裡的內容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是對《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的落實和回應。

不過,穆榮平表示,目前看來沒有優勢但對未來創新發展十分重要的學科,需要迎頭趕上,即使是“跟跑”也可以予以支持。

重點三:理順依託單位和實驗室關係

意見指出:

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單位應將實驗室作為本單位的“政策高地”,在物理空間、科研儀器和實驗設施平臺搭建、人員聘用、研究生指標、經費使用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條件保障和傾斜。

實行實驗室主任負責制,賦予實驗室選人用人、科研課題設定自主權。

“這是在明確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單位的主體責任。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依託單位的學術高地、人才高地,其建設不能僅靠國家,依託單位也應給予政策上的支持。”穆榮平說。

划重点|国家重点实验室“升级版”将带来6个变化

周峰表示,他所在的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於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一直以來,研究所對實驗室的項目、人才、經費配備都非常重視,資源更多地向重點部署方向傾斜,而非搞平均主義。實驗室主任的管理能力、學術水平、凝聚力也一直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要考核指標之一,這要求實驗室主任在部署實驗室前沿方向、識人用人、創造和諧的文化氛圍等方面具有較高的水平。

門永鋒告訴記者,根據實驗室的特點,每個實驗室會有不同的做法。例如,在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由於專業分得細,實驗室專門成立了9個人的實驗室委員會,選人用人、科研課題設定通過集體決策產生。

重點四:評估要符合基礎研究特點和規律

意見指出:

建立完善符合基礎研究特點和規律的評價機制。

堅持定期評估考核制度,建立與實驗室發展目標相一致的評估考核指標體系和以創新質量和學術貢獻為核心的評價機制。

完善第三方評估,探索國際同行專業化評價,強化實驗室學術競爭力的國際比對和實驗室任務完成情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評價,引導實驗室在學科目標上更加聚焦原始創新,促使更多實驗室不斷成為領跑者和並跑者,增強國際影響力,實現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優化調整、良性循環。

“很多前沿原創性研究是要花時間的,實驗室評估時如果只追求量化指標,數論文、數帽子、數期刊影響因子,會造成實驗室研究的聚焦性不足。”周峰表示,在評估中應當分類評價,引入國內外同行評議,基礎研究看國際認可度,應用基礎研究看是否解決了國家重大需求。

門永鋒表示,目前實驗室評估時採用的定量評估、末位淘汰等做法都不符合基礎研究的特點和規律。

他建議,隨著學科越來越細分,有必要在實驗室評估時引入小同行評議。

穆榮平表示,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評估中,除了定量之外還要定性評估,如考查實驗室的成長性、學術圈影響力、工作內容,此外,未來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還將是以嚴格的國際評估為主。

重點五:實驗室要有容錯機制

意見指出:

推動實驗室建立容錯機制,形成潛心研究、挑戰未知的創新文化和寬容失敗、鼓勵爭鳴的學術氛圍。

保障科研人員圍繞實驗室確定的科學目標和任務,心無旁騖、長期穩定深耕基礎理論、基礎方法,產出重大原創性成果,引領國際科技前沿方向。

穆榮平表示,創新九死一生,失敗也是成果。如果研究表明“此路不通”,也是一種科研成果,但寬容失敗不是縱容失敗。

門永鋒告訴記者,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門成立了“火花項目”,用實驗室的自主經費,嚴格遴選、重點支持年輕科研人員開展高風險的科研探索。

周峰表示,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也為年輕人提供了比較寬鬆的科研環境,例如年輕人進入實驗室後可以先在大的、經費項目充足的課題組開展科研,對於優秀人才和有前景的科研方向,實驗室會配備穩定的科研資金,創造容錯的環境,培育原創性成果。

划重点|国家重点实验室“升级版”将带来6个变化

重點六:2025年的目標有挑戰性

意見指出:

到2025年,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全面建成,科研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大幅躍升。

若干實驗室成為世界最重要的科學中心和高水平創新高地,引領基礎科學研究發展,持續產出對世界科技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原創成果,集聚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和團隊,在相關領域成為解決世界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的核心創新力量,引領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不斷增強,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

張德興表示,政策落實得如何,不僅取決於國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更取決於國家重點實驗室管理者和依託單位管理者的擔當、視野、氣魄和胸懷。

“到2025年若干實驗室要成為世界最重要的科學中心和高水平創新高地,這是個具有挑戰性的目標。”穆榮平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如今,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在2025年就要實現這一目標,十分具有挑戰性。

此外,穆榮平表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要支撐2050年現代化強國目標,還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尋找新的發展方式、新的突破口。

划重点|国家重点实验室“升级版”将带来6个变化關注我們

微信號sciencenet-cas(←長按複製) 或長按下方二維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