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國營商環境排名大幅提升,上海下一步如何再發力?答案在此→

昨天,世界銀行公佈了《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國的營商環境排名全球第31位,較去年提升15位。

在今天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財政部副部長餘蔚平,北京市副市長王紅和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圍繞對標國際先進經驗、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做了相關介紹,並答記者問。請看國新辦公佈的發佈會實錄摘要↓

助力中国营商环境排名大幅提升,上海下一步如何再发力?答案在此→

劉健 攝

財政部副部長餘蔚平說:

今年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力度更大、精準度更高、節奏更快

今年,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力度更大、精準度更高、節奏更快。國務院職能轉變協調辦、財政部會同司法部等十餘個部門和京滬兩市政府,根據去年世界銀行評估結果,逐項梳理了我國營商環境存在的56項主要失分點,對標國際先進、對接國際通行規則,於年初制定專項改革任務臺賬,明確改革目標、責任部門、時間節點。目前,除少數修法及涉及整合多部門職能和系統的任務外,國務院職能轉變協調辦、財政部已經協調推動各部門及京滬兩市政府按時保質地完成了百餘項改革舉措,在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制度改革、完善保護中小投資者監管制度等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進一步增強了我國營商環境的國際競爭力。

北京和上海作為樣本城市

敢於啃“硬骨頭”、趟“深水區”

特別是在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基礎上,北京和上海兩市作為我國的樣本城市,以參與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評估為契機,敢於啃改革的“硬骨頭”、敢於趟改革的“深水區”,在辦理建築許可、獲得電力、跨境貿易、開辦企業、登記財產等領域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為全國的“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樹立了標杆,為國內其他地區提供了大量可學習、可複製的寶貴經驗。

與此同時,我們進一步加大了最新的政策實施和宣傳力度、一線窗口辦事人員的培訓力度,確保改革舉措全面落地、政策語言簡明易懂、辦理流程一目瞭然,大幅提高政策透明度和知曉度,妥善解決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問題,並充滿自信地向國際社會展示和宣介中國“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取得的最新成果。

中國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政策成效經得起市場主體和國際社會的檢驗

事實證明,中國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政策成效經得起市場主體和國際社會的檢驗。昨天,世界銀行發佈了今年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我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成功實現高位提升,由去年第46位上升至第31位,並連續兩年被世行評選為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全球10個經濟體之一。其中,執行合同、獲得電力指標排名分別位居全球第5位、第12位,位居全球前沿;辦理建築許可指標排名實現了彎道超車,排名由第121位躍居至第33位;保護中小投資者指標排名大幅上升36位至第28位。跨境貿易、辦理破產、納稅、開辦企業等指標排名也實現了不同幅度的提升。

“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是我國推動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的一場“攻堅戰”

下一步,財政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和參與全球評估的地方政府,力爭部分領域的改革引領全球潮流、部分領域儘快彎道超車、部分領域緊隨其後,朝著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目標不斷前行。同時,我們也將積極推動京滬等參評城市的改革舉措、改革經驗走向全國,並與國際社會共享中國改革經驗,為提升全球營商環境的整體水平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說:

充分發揮上海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作用

借鑑國際經驗推進“放管服”改革

優化營商環境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國家各有關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上海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政府流程再造為抓手、以增強企業獲得感為標準,充分發揮上海自貿試驗區在深化營商環境改革方面的先行先試作用,借鑑國際經驗推進“放管服”改革,推動全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開放促改革

提升營商環境國際化水平

一是以開放促改革,提升營商環境國際化水平。中央要求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高水平,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上海借鑑國際通行做法和先進經驗,以“自貿區速度”引領帶動全市政務服務效率提升。探索並在全市推廣實施“證照分離”等改革,開辦企業全流程便利度大幅提升,“准入不準營”難題逐步解決。推出投資建設審批事項 “四個集中一次辦成”改革,企業辦理建築許可審批時間和環節大幅縮減。建設高標準“通關+物流”全程可視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進出口貨物時間和成本大幅下降。推出辦事大廳“綜合窗口”、窗口無否決權等創新舉措,全面提升了政務大廳窗口服務效率。6年多來,上海自貿區在投資、貿易、金融、事中事後監管和“證照分離”改革領域探索形成了300多項可複製、可推廣經驗,推動了營商環境系統性提升。

推行“一網通辦”

提升政府服務效率

二是推行“一網通辦”,提升政府服務效率。上海以全市通辦、全網通辦、只跑一次、一次辦成為目標,對政務服務進行革命性再造。成立了市大數據中心,建成“一網通辦”總平臺,接入2035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行政審批全覆蓋。並創造性地進行了系統重構,推動服務流程簡化優化,90%的審批事項實現只跑一次、一次辦成,356項事項全市通辦。在推進“線上進一網”的同時,推進“線下進一窗”。將專業受理窗口整合為“零差別受理”綜合窗口,受理人員從“專科醫生”升級為“全科醫生”,申請人等候時間平均減少了三分之一。

推出“企業服務雲”

建立企業全生命週期服務體系

三是推出“企業服務雲”,建立企業全生命週期服務體系

。首創電子政商綜合服務平臺——上海市“企業服務雲”,面向全規模、全所有制、全生命週期企業,提供普惠制精準性兜底式服務,主要解決政策獲取渠道不暢、訴求無處反映、難以有效尋求專業服務等問題。截至目前,“企業服務雲”已建成全覆蓋政策、兜底式訴求、集成式專業服務體系,網站總訪問量累計達848.8萬人次, 註冊用戶49.2萬個,完成服務訂單9.1萬個。

近期,上海進一步對標國際上營商環境領先的經濟體,以拓展改革覆蓋面、擴大企業受益面為重點,研究制定優化營商環境3.0版方案,繼續以更大力度推動提升營商環境。

部分熱點問答

第一財經電視記者:

從2017年以來,上海已經實施了兩輪營商環境的對標改革,目前效果怎麼樣?

陳寅: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經過兩輪營商環境對標改革,我們深刻體會到優化制度性和體制性等一些軟環境,讓市場主體不斷地主動增加投入,帶動就業,這比政府直接幹更穩定、更有效。上海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對於經濟發展是有促進作用的。

一是,企業投資的信心在增強。面對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特別是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上海通過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給企業吃了定心丸。上海今年前三季度的經濟保持了向上走的態勢,前三季度增長6%,是逐季往上走。另外工業投資也在去年增長17.7%的基礎上,今年前三季度又增長16.3%,連續18個月保持了兩位數的工業投資增長,為未來的經濟增長創造了條件和基礎。

二是外商投資更加看好上海。今年1-9月份,新設外資企業項目、合同利用外資、實到外資這三個方面都實現了同步增長,分別增長了40.2%、8.9%和13%。上海到目前已經累計引進了跨國公司地區總部705家,外資研發中心452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的數量約佔全國的一半。

三是企業活力在增強,新的市場主體不斷湧現。今年上海全市日均新設企業1429戶,增長7.4%,截至三季度已經提前完成了全年新增就業崗位目標。

上海營商環境的改革,堅持以市場評價作為第一評價,以企業感受作為第一感受,著力解決制約市場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為上海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CNBC記者:

上海市對於知識產權等方面做出哪些改善?

陳寅:上海在建設“五個中心”過程中,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加強了行政、司法相互協同的監管體系建設,持續開展了一系列專項行動,就專利、版權、商標等一系列違法行為開展大力整治,構建了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和同保護的知識產權保護格局。

具體措施有這麼幾個方面:一是加強商標、專利行政執法工作。就今年來說,1-9月份,我們共立案受理了專利糾紛案件169件,結案169件;查處商標違法案件1131件,沒收各類侵權商標標識和商品共24.9萬餘件,移送商標犯罪案件25件。

二是發揮中國(浦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的示範作用。今年1-9月份共受理專利預審案件474件,獲得授權將近145件。

三是加強對於涉及到“進博會”的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重點環節相關知識產權市場秩序的全面監管和綜合整治

,努力淨化知識產權市場環境,優化舉報投訴機制,強化線索轉接工作,提升行政查處效率。

四是推進長三角地區知識產權執法協作機制。長三角地區地緣相近,經濟流動比較頻繁,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更需要加強一體化聯動,所以在案件的移送、委託送達、協助調查、協助執行、協助辦案、橫向協調、服務協作、信息共享等方面長三角三省一市開展全面執法協作。

五是完善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全年上海各個區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共受理知識產權糾紛案件2157件,成功調解了1497件,調解成功率將近70%。

六是建設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國際運營(上海)試點平臺,並投入實際運營。開展了知識產權交易服務、金融創新、海外佈局及維權,重點產業的運營以及基礎服務等核心業務功能,通過這些舉措既保護知識產權,又讓更多的知識產權能夠發揮它的作用和經濟貢獻。

香港商報記者:

上海和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城市比還有哪些差距?下一步在提升排名方面在哪些領域的阻力還比較大?

陳寅: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上海在2017年研究制定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行動方案的時候,確定了一個優化營商環境的三年目標,到2018年相關領域的短板弱項要明顯改善,部分領域的營商環境指標要達到國際公認標準的先進水平;到2020年,各領域營商環境便利度要全面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形成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到目前來看,這兩個目標大部分已經實現,在世行10項測評的指標當中,我們有8個指標進入了全球前60名,5個指標進入全球前30名,這意味著營商環境改革的深度和成效有了長足進步。相關領域營商環境的競爭力已經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整體面貌也得到了系統性提升。

接下來的工作當中,我們還是要對標更高標準,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對標世行營商環境排名前列的先進經濟體,以建設貿易投資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政府服務最規範、法治體系最完善的世界一流營商環境為目標,以聚焦世行對標改革和“一網通辦”等為重點,特別要針對企業反映的一些難點、痛點和堵點問題,不斷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

下一步,一是要瞄準更高目標。這次北京和上海一起努力,中國總體排名第31位,說明前面還有30個經濟體比我們做得更好,那就是我們趕超的目標。

二是要花更大力氣抓好政策的實施。一方面優化營商環境政策從推出到見效有一個過程,我們要不斷地加強政策宣傳,包括加強窗口服務人員培訓,優化工作機制和工作流程來適應新的工作要求。另一方面改革也有一個逐步深化和系統化的過程,我們將繼續深化改革方案,逐步擴大改革覆蓋面,最終能夠實現全領域、全覆蓋。比如像建築許可辦理,我們要從低風險小型項目做起,逐步擴展到一般項目,最後能夠擴展到各類型的投資項目。再比如像獲得電力,我們從低壓用戶逐漸擴大到高壓用戶,逐步把範圍擴展到用水、用氣和用網等其他領域。

總之,我們將以企業的感受度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唯一標準,以高水平的營商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