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修身 •文明實踐】優秀學習團隊工作室風采展示

【悅讀修身 •文明實踐】優秀學習團隊工作室風采展示

悅讀修身 文明實踐

【悦读修身 •文明实践】优秀学习团队工作室风采展示

第25個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為積極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線,挖掘和傳承松江歷史文化,弘揚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廣泛開展全民閱讀、市民修身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努力提升全體市民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時也為創全工作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和良好的社會環境,松江區決定開展“悅讀修身 •文明實踐”——第十三屆讀書節暨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系列活動

鑑於目前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本次的讀書節和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我們將主要通過線上平臺向您呈現,各類在線閱讀修身活動、線上雲間課堂風采展示以及評選表彰內容將在活動周持續時間內逐一推送。同時我們也將發佈“人文行走”線路和一系列線下文明實踐活動,給按捺不住想要出門的你提供更多悅讀選擇,建議您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感受松江千年文脈。

【悦读修身 •文明实践】优秀学习团队工作室风采展示【悦读修身 •文明实践】优秀学习团队工作室风采展示

由於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今年的讀書節

我們將無法在線下

與愛好讀書的你見面

在推學委各成員單位的

積極組織下

今年讀書節的線上活動

絲毫不減量 依舊精彩紛呈

本次讀書節

我們將如期啟動

2020年松江區“百姓學習之星”

評選活動

在評選啟動前

我們先來領略一下

往屆學習之星、

優秀學習團隊的風采吧~

優秀學習團隊工作室

【悦读修身 •文明实践】优秀学习团队工作室风采展示

“相約星期三”讀書會

泗涇鎮“相約星期三”讀書會成立於2003年,團隊學員28人,學習形式豐富多樣。成立工作室後,團隊成員各自發揮特長,先後孵化學習團隊9個,為泗涇鎮學習團隊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於2017年授予“上海市五星級老年學習團隊”光榮稱號。

工作室成員開展“走近泗涇”人文行走

“相約星期三”讀書會成立至今已16年,爭做新型老年人,為新時代添彩,用積極向上的價值觀為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在“相約星期三”讀書會團隊影響和鼓舞下,陸續增加了9個學習團隊,而且學習團隊的負責人都是“相約星期三”讀書會成員,每個團隊都有學習計劃、學習內容、學習制度,每週開展活動,在居委黨支部組織下,每月召開一次例會。每個團隊努力創建自己的特色項目,如舞蹈隊在學習基礎知識及技能外,還經常在小區演出,積極參與鎮、區文藝大舞臺演出,深受市民歡迎;結合鎮創建文明城區活動,成立控煙小組並上街宣傳,到店面張貼控煙圖標,並宣傳抽菸危害性;戲曲團隊在假日為小區義務演出,併到敬老院為老年人演出服務,得到社區居民稱讚;剪紙班學習團隊準備在今年老年節前把學員們的作品展示到居民小區,供居民們欣賞。讓學習團隊的成果實實在在地展示出來,以便更多老年人參與。

【悦读修身 •文明实践】优秀学习团队工作室风采展示

工作室負責人慰問團隊獨居老人

“相約星期三”讀書會學習成果和社會效應既孵化了其他團隊,又極大鼓舞了其他團隊深化和發展。“相約星期三”學習團隊不但堅持讀書學習,不斷增長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堅持深化學習內涵,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開展孝德教育,中華家文化學習宣傳活動,通過團隊學習和開展各類活動,使老年人提高思想覺悟,強身健體,愉悅身心,開拓視野,增長知識,增進友誼;學員之間和睦相處,為社區精神文明建設起了很大作用,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也起了很大變化,促使他們健康長壽,也使團隊學習更活躍。

【悦读修身 •文明实践】优秀学习团队工作室风采展示

工作室孵化的“相約剪紙社”在學習

【悦读修身 •文明实践】优秀学习团队工作室风采展示

僑星樂樂藝術團

新橋鎮僑星樂樂藝術團成立於2006年,是一支以舞蹈、健身為主,集唱歌、絹扇作畫、旗袍走秀、書法為一體的綜合團隊。十二年來,在團長包肖英的帶領下,堅持義務參加各類社區活動和比賽,屢創佳績。於2017年授予“上海市五星級老年學習團隊”光榮稱號。

團隊領袖引領成長

作為一支以舞蹈、健身為主的團隊,在團長包肖英的帶領下,團隊邀請專業教師秦雅苓為團隊成員開展形體舞藝術培訓,糾正隊員形體素質,指導團隊走向專業水準。團長包肖英本身就是文藝積極分子,退休後參加了各類藝術培訓班,學習藝術扇畫、樂器演奏、藝術烘焙等,凝聚力、組織力強,舞蹈團隊成立以來每週兩次組織團員學習舞蹈,自主管理、風雨無阻,還開創性地開展了許多團隊興趣小組。

【悦读修身 •文明实践】优秀学习团队工作室风采展示

團隊成員赴社區參與義務志願活動

多方支持促進發展

藝術團十一年來不斷髮展,團隊成員學習熱情高,隊員的支持是最大的力量,對於學習和外出展示大家都積極參加,鮮有缺席。在團隊中,如果有隊員有困難大家都會主動上門關心和幫助,積極團結。還有來自家庭成員的支持,有駕車接送團隊演出的家人,有第一時間站出來幫隊員尋找資源、渠道(如購買材料,購買音源等)的子女。此外,還有社區居委、老齡委、新橋鎮老年學校的支持。在團隊需要的時候,提供經費、教學、管理上的幫助。

多樣活動凝聚團隊

經過十一年的摸索、發展,為了將志趣相投的隊員凝聚在一起,團隊形成了許多興趣小組,藝術團由單一的舞蹈學習慢慢演變成“社區文化中心”,以舞蹈為核心團隊活動,衍生出了更多藝術學習內容,形成了集舞蹈、唱歌、絹扇作畫、書法、旗袍才藝秀為一體的綜合團體,比如“僑之家合唱團”、 旗袍裝、荷花畫扇、甜品製作等等,以興趣為導向,逐漸地形成了一個個“子團隊”。

學習絹扇子作畫

【悦读修身 •文明实践】优秀学习团队工作室风采展示

戲臨門戲曲隊

中山街道“戲臨門”戲曲隊前身是南門戲曲隊,成立於2005年5月,於2013年正式更名為“戲臨門”戲曲團隊,“戲臨門”寓意“喜臨門”。團隊成立十多年來,每年都要為社區居民帶來多場戲曲表演,節目內容豐富多樣,有滬劇、越劇、黃梅戲、評彈等等,多樣的表演形式,深受居民歡迎。於2016年授予“上海市五星級老年學習團隊”光榮稱號。

堅持“三自”原則,引領團隊轉化

1、自願參加。團隊成員來自南門的各個小區,都是熱愛戲曲的票友們,毛遂自薦加入了“戲臨門”戲曲隊。

2、自律學習。團隊成員們共同商議、制定了團隊運行章程,由團隊負責人撰寫學習計劃、總結、記錄學習過程。成員們每週二下午,成員們都會自覺到南良苑的活動室內排練戲曲,風雨無阻。除了集體排練,他們還會自主學習:有的參加了老年大學、社區學校的戲曲班,有的天天守在電視機前,觀看《CCTV11》、《七彩戲曲》頻道播放的唱段,有的則會通過電腦、手機等在線學習平臺,觀看戲曲視頻,研習專業演員演唱時的唱腔唱調……

3、自動轉化。2012年戲曲隊參加了中山街道社區學校的《活動型團隊向學習型團隊轉化的實驗》項目,成為試點轉化的團隊之一。轉化為學習團隊後,學習過程逐步規範,學習的內容與形式逐漸增多,戲種從一種增加到四種;表演形式從二種增加到五種;學習內容還增加了舞蹈、養生等方面的內容。

【悦读修身 •文明实践】优秀学习团队工作室风采展示

戲臨門摺子戲

堅持“三培”並舉,推動團隊發展

1、培育團隊領袖。丁萬英是一位愛好戲曲的退休黨員,退休後,她積極參加社區學習活動,主動請纓擔任戲曲隊的團隊負責人。一開始,她沒有舞蹈和音樂基礎,社區學校推薦她報名參加老年大學戲曲班課程,提升專業水平。她白天跟著老師認真學習,晚上回家照著鏡子,對著錄像自己研究。經過多年的刻苦努力,丁阿姨的戲曲演唱已到達專業水平,成為了南門社區內的戲曲明星。

2、培育骨幹學員。丁萬英阿姨平時積極挖掘身邊人的戲曲潛能,鼓勵他們參加戲曲團隊學習,共同學習進步。社區學校也會派專業教師進行指導,合理編排節目,提高團隊的表演水平,給成員們更多表演機會。在社區學校和丁阿姨的共同努力下,戲臨門團隊現有15位團隊骨幹學員,每次學習活動都準時出席。他們還帶動了南門的書法隊和太極拳隊一起定期活動。

3、培育特色項目。學校注重培育團隊的戲曲特色文化,幫助團隊增加戲種、調整唱腔、規範舞姿,推薦團隊參加市、區、街鎮級的各類比賽與展演活動。團隊的學習內容豐富,如:戲曲、木蘭拳、扇子舞等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滬劇和扇子舞節目。2018年,團隊還參加了“樂學中山”終身學習活動周成果展演活動,獲得居民好評。

【悦读修身 •文明实践】优秀学习团队工作室风采展示

戲臨門中秋文藝匯演

堅持參與“自治”,傳遞團隊愛心

“戲臨門”團隊積極引導社區居民自我組織、自我服務、自我發展,傳播正能量。多年來,他們定期開展學習老年法,讓老年人知道老年人的合法權益;講講家風家規,讓每家每戶有好的風氣;宣傳發邪教知識,讓老人不要相信迷信;學習衛生食品知識、中醫養生,讓老年人保護好自己身體;開展社區巡邏活動,為社區保駕護航。在“戲臨門”團隊的努力下,社區內吵鬧聲少了,不安全因素少了,居民們臉上的笑臉更多了。

本期來源 | 松江社區學院

【悦读修身 •文明实践】优秀学习团队工作室风采展示【悦读修身 •文明实践】优秀学习团队工作室风采展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