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達教育:廣州教師招考筆試番禺主觀題部分

五、案例分析題

53.30歲的王老師是某公辦中學的一名教師,年前她就遞交了辭職信,準備一放寒假就離

職,“當老師太沒有成就感了。以前我幹什麼都要爭個第一,但當了老師後不到兩年,我就

學會了混日子。”7年前,懷揣著“教書育人”的理想,王老師開始了教師生涯,每天加班加點,從不懈怠。但幾年後她開始出現頭疼、失眠、情緒低落,“一走進課室就感到煩躁,特別是看著學生卷子上那刺眼的不及格.我就覺得自己是在浪費時間。”儘管校長再三挽留,但她去意已決。

問題:結合上述案例,試述王老師在教師職業生涯中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六、寫作題

54.【材料一】

2017年12月11曰許,通海縣第三中學高三學生解某與高一學生朱某在打籃球過程中發生糾紛。15時許,朱某與同學向某、苗某等人對回家途中的解某進行質問。解某在雙方衝突中,持刀刺向對方,致1人當場死亡,1人送醫院搶救中死亡,7人受傷住院治療,解某、朱某隨即被警方刑事拘留。

近日,網絡上一則兩分鐘的視頻引起了群眾熱議。視頻中顯示,兩名學生正在教室中毆打另一名學生,並出現了掌摑、使用器械毆打、使用拳頭毆打的場面,視頻中未見被打學生出現還手情況。

一位記者從保定市望都縣教育局獲悉,視頻顯示的案件發生在2018年1月30日,當

日,望都縣第二中學初二學生張某在上午測試結束後,組織本班同學侯某在本班教室內用手和塑料質地的雙節棍對馬某進行了毆打。據調查,張某和侯某對馬某的欺凌大約持續了 2分鐘左右。這件事起因是2018年1月13日(週日),馬某在家吃完飯後,用手機QQ呼叫同學張某並進行了視頻通話。期間張某用手機的行為被張某的父親發現,其父親將張某手機沒

收,並對其進行了呵責,張某於是將此事遷怒於馬某,並懷恨在心。

【材料二】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設計與實施的中國教育追蹤調查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校園暴力中言語欺凌的發生率最高,有將近一半的初中生遭受過言語形式的校園暴力;其

次為社交欺凌,有37%的初中生遭遇過校園內社會交往上的欺凌;而有19.1 %的初中生在校

園裡遭受過身體上的暴力傷害,網絡欺凌作為校園暴力的新形勢,其發生率也達到了 14.5%。

遭受到各種形式的校園暴力會使得受害學生在心理上產生創傷,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嚴重的甚至會影響人格的正常發育,遭遇到校園暴力會使得受害者產生嚴重的心理抑鬱,初中生遭受校園暴力的程度越嚴重,其心理抑鬱程度也越高,校園暴力不僅會影響受害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會使得受害學生由於受到暴力傷害的投射反應,出現各種違紀和越軌行

為,甚至反過來欺凌別的弱小同學。受過校園暴力傷害的學生的各類違紀和越軌行為發生率

都要遠高於沒受過校園暴力傷害的學生。

【材料三】

近些年校園欺凌事件多發,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全國政協委員王志良表示,校園欺凌既是法治問題,也是教育問題,更是社會問題。

王志良介紹,目前暴露出來的校園欺凌具有一些共同特徵,施暴者多是學生;被毆打者往往敢怒不敢言,任其欺辱,上傳視頻的經常是施暴者本人,且施暴者以此作為一種炫耀,對施暴者的處罰明顯過輕,考慮其未成年人身份,一般以批評教育為主,由監護人進行接管了事。‘‘這些特徵,體現了施暴者缺乏法制意識,被欺凌者不敢維護自身權益,以及學生和執法部門對校園欺凌現象未能高度重視等問題。”他說。

根據上述材料,聯繫實際,圍繞“防範校園欺凌,構建平安校園”這一主題進行深入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

(1)自擬題目,自選角度,立意明確;

(2)不脫離亦不拘泥於給定材料;

(3)內容充實,語言暢達;

(4)字數為800字左右。

\u00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