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比利亞半島簡史(二):葡萄牙共和國

伊比利亞半島簡史(二):葡萄牙共和國

葡萄牙共和國國旗

葡萄牙共和國( The Portuguese Republic)是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一個小國,但該國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力卻並不小。葡萄牙是歐洲國家中殖民歷史最長久的一個國家,因為其殖民歷史悠久,使得南美洲得以拉丁化,當然西班牙的作用也不可忽視。

葡萄牙領土面積 92212平方公里,整個國家的東面和北面被西班牙包圍,西面和南面是大西洋海岸,除了本土在伊比利亞半島外,大西洋的亞速群島和馬德拉群島也是該國領地。葡國是一個半總統制國家,現行制度是議會制共和制。

伊比利亞半島簡史(二):葡萄牙共和國

葡萄牙地理概況

葡萄牙和西班牙同屬伊比利亞半島國家,兩國早期歷史大致一致,都有著被入侵和殖民的歷史(先後被凱爾特人擠壓生存空間,被羅馬人和摩爾人征服的歷史)。711年,北非穆斯林摩爾人入侵伊比利亞半島,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只有葡萄牙北部的阿斯圖里亞斯高地(西哥特王國屬地)尚未陷落,信奉基督教的人們在此地組織反抗軍,掀起“收復失地運動”。1179年該地成為葡萄牙王國,但現代葡國的疆域還是基於阿方索三世的塑造。

15、16世紀葡萄牙王國進入殖民時代,1494年和西班牙王國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意欲共同瓜分世界。在之後幾個世紀裡,葡萄牙殖民帝國陸續建立起來。1514年葡萄牙來到遠東,發現了中國,並於此時的明朝政府建立聯繫。在1452年,葡萄牙的航海家意外發現了日本,由此展開了日本歷史上著名的“南蠻貿易”。隨著歐洲國家的崛起,葡萄牙的實力有所削減。在1580年因為王位繼承問題,葡萄牙被西班牙侵佔,於1640年才擺脫西班牙的統治。1755年11月1日,葡萄牙爆發9級地震,接踵而至的海嘯和火災使得葡萄牙的經濟面臨無可彌補的損失。雖然這之後的葡萄牙帝國依然強大,但隨著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帝國的崛起,葡萄牙已是日薄西山,時日問題。

1807年拿破崙進攻葡萄牙,直至1812年在英國的幫助下才得以解脫。葡國王室和眾多貴族流亡至殖民地巴西,並在里約熱內盧建立起新的政府,並將這裡作為葡萄牙的首都,這也是當時歐洲僅有的本土在歐洲但首都不在歐洲的國家。1820年,葡萄牙自由黨人爆發革命,國王若昂六世受邀回國。但葡萄牙新政府將若昂六世在巴西的諸多政策摒棄,不承認巴西的葡萄牙政府和獨立地位。這一切激發了巴西人民和王子佩德羅的反抗,他們不在聽從葡萄牙的指示,宣佈巴西獨立,佩德羅高呼“不獨立,毋寧死”。

1822年10月12日,佩德羅稱巴西皇帝佩德羅一世,並於1822年12月1日舉行了加冕儀式。需要說明的是巴西帝國在當時是世界第六帝國,僅次於英法俄中和土耳其。1889年11月15日,巴西帝國發生政變,佩德羅二世被廢黜,巴西帝國曆二世而亡。

伊比利亞半島簡史(二):葡萄牙共和國

巴西帝國國旗

1910年10月,葡萄牙發生革命,君主制被推翻,第一共和國建立。16年後,卡爾莫納元帥發動軍事政變,葡萄牙成為了軍事獨裁政府。葡萄牙在一戰中屬協約國陣營,但基本上是打醬油的角色,沒有實質性的發揮作用。1931年當時的葡萄牙第一共和國財政部長組織“國民同盟”,於次年升任總理後頒佈新的憲法,葡萄牙開始法西斯化,這一時期被稱為葡萄牙第二共和國。在1936年,葡萄牙響應軸心國,協助西班牙法西斯佛朗哥發動叛亂,並最終使得西班牙法西斯化。但在二戰中,葡國卻開始投機取巧,保持中立。

1974年,葡萄牙爆發康乃馨革命,獨裁政府被推翻,葡萄牙開始民主化進程。與此同時,葡萄牙實行非殖民化政策,承認澳門為非法佔據,決定歸還澳門主權,但當時周總理認為時機並不成熟,決定保持現況,1999年澳門最終迴歸。

伊比利亞半島簡史(二):葡萄牙共和國

發現者紀念碑,為紀念大航海時代的水手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