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子過生日:舉起你們的雙手,讓我們一起搖擺

生日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日子,現代人過生日大多會慶祝一番,再簡單不過的也會買個生日蛋糕,唱個生日歌。那麼古代人過生日嗎?當然過。那尊為天子的皇帝怎麼過生日呢?肯定比普通百姓高端大氣上檔次。那大唐盛世的皇帝都怎麼過生日呢?

一般來說,皇帝過生日的標配是要大宴群臣,放假過節。但凡事都有例外,我們來觀賞一下這些天子都是怎麼過生日的,可以說是精彩至極了。

大唐天子過生日:舉起你們的雙手,讓我們一起搖擺

一、朕不想過生日

南北朝和隋唐早期的風俗,如果父母健在,那每到生日的時候就會有家庭聚餐,一起吃個飯喝頓酒。但是如果父母親去世了,就不適合在生日這天飲酒作樂了。唐太宗曾經在生日當天對長孫無忌說:“今天是朕的生辰,俗話說,過生日的時候應該是要高興高興的。我現在有點感傷思念啊!”說完就哭了。

大唐天子過生日:舉起你們的雙手,讓我們一起搖擺

唐太宗的母親竇氏在大唐尚未建國時已去世,父親唐高祖李淵,玄武門之變後,退位稱太上皇,九年後病逝。太宗應該是有感於給予自己生命的父母皆已不在人世,生日這一天反而更覺傷感。因此,唐太宗基本不過生日。

雖然唐太宗自己不過生日,但是皇孫誕生的時候,唐太宗還專門去了東宮,敞開了喝酒,十分高興。群臣也是歡欣雀躍。太宗自己還說:“君子抱孫不抱子,這是社稷之服,你們又陪朕盡興的喝了一場,朕怎麼能不高興呢?”

大唐天子過生日:舉起你們的雙手,讓我們一起搖擺

其實對自己的生日可以忽略不過,但對孫子的生日恨不得舉國歡慶,這是一個人的正常表現,只能說征戰殺敵、勵精圖治的鐵血帝王唐太宗,也抵不住初見孫兒那一刻的柔軟。

二、尊崇誰就讓誰陪著過生日

歷史上好佛的皇帝多,如捨身佛門四次的梁武帝,但厭佛的皇帝少,唐武宗算是少數中的佼佼者。武宗厭佛喜道,曾毀寺廟,勒令僧尼還俗。武宗對自己的生日不重視,但專門為道教之祖老子設置了生日。為老子設節過生日,宴會作樂,這還是有史以來第一次。

唐武宗的繼任者唐宣宗,喜天竺教,賜給天竺教安國寺兩個精美豪華的高座,專門用於講經,並且在安國寺修建了天下最華麗的臺殿廊宇,人們爭相觀看。

不僅如此,在生日這個重要的日子裡,宣宗不開宴會,不看歌舞,卻是要在宮中“結綵為寺”,只能說唐宣宗對天竺教是真愛啊。作為皇帝可以很任性,尊崇誰就為誰過生日,尊崇誰就讓誰陪著過生日。

三、放假放假、統統放假

皇帝過生日,全國人民都放假慶祝,這絕對是大快人心的事。將生辰設置為節日是唐玄宗首創的,八月五日這天設定為“千秋節”,並且放假三天。其後又改為“天長節”,又叫“天長地久節”。

唐肅宗緊跟父皇玄宗,降誕日設“天成地平節”。

大唐天子過生日:舉起你們的雙手,讓我們一起搖擺


其後唐德宗將這一舉國同慶的節日終止了,緣於吏部尚書顏真卿上奏。顏真卿說設節日很好,只是您老過世之後,全國人民每年還在歡度這個節日,是不是感覺有點怪。於是德宗就宣佈結束這個節日。直到唐文宗設“慶成節”,才又將此節日延續下去,並且一發不可收拾。

唐武宗設“慶陽節”,唐宣宗設“壽昌節”,唐懿宗設“延慶節”,唐僖宗設“應天節”,唐昭宗設“嘉會節”,哀帝設“乾和節”。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過節休假了。

四、我們一起來聽講座吧

唐文宗在歷史上以崇尚節儉著稱。文宗提倡節儉以至於將生日禮物都充公了。如此的節儉,大臣們都看不過去了。大和七年十月壬辰,文宗過生日僅讓僧徒、道士做了一場宣講。

大唐天子過生日:舉起你們的雙手,讓我們一起搖擺

敦煌莫高窟第172窟·觀無量壽經變

第二天,文宗對群臣感慨道:降誕日設齋會,是傳承下來的制度,我也不能說革除就革除,而且開這個齋會,只有翰林院學士這樣的官員才能進殿聽僧道之人的宣講,很多人都聽不到,這是挺遺憾的事啊。

於是宰相上奏說:降誕日設齋會這並不是我們大唐的禮法,臣認為開元十七年以降誕日為千秋節,舉國同樂,慶祝昌平盛世,這才是我們的禮法。百官建議文宗乾脆取消齋會,像玄宗一樣,設立上誕節,君臣歡慶過節。文宗聽從了群臣的建議,設置了“慶成節”,但並未提“內外宴樂”之事。

如文宗這般節儉的皇帝,生日需重視,設節很必要,但吃喝太浪費了!

五、角色扮演來一波

大唐皇帝過生日還有兩個標配,講經和送禮物。唐肅宗將降誕日設為“天成地平節”,並在那天“於三殿置道場,以宮人為佛菩薩,武士為金剛神王,召大臣膜拜圍繞”。就是在宮廷中來一次角色扮演,扮成寺廟裡的菩薩、金剛神,然後君臣膜拜,以這種方式來過生日。

肅宗之後,此事就變得嚴肅起來了,不再令宮人假扮,而是真人上場。並形成了佛道儒的三教講論。自此成為慣例。

六、今年過節不收禮

唐玄宗之前沒有設過降誕節,生日慶祝也並不隆重,比如唐中宗在降誕那天,在宮中宴請侍臣,與學士聯句《柏梁體詩》。每人一句,一共十六句。學士們的聯句中明顯在對中宗歌功頌德,那時候還不流行送生日禮物,詩詞贈答算是最有格調的生日祝福了。

大唐天子過生日:舉起你們的雙手,讓我們一起搖擺

西安馬家溝一號唐墓金背瑞獸葡萄鏡


唐玄宗開天時期,國力最為強盛,玄宗財大氣粗,生日不僅不需要百官送禮,還會賞賜群臣,百官為玄宗賀壽,來者有份,皆有賞賜。

安史之亂使得大唐王朝受到重創,國勢衰頹,藩鎮割據,皇帝過生日不僅不再大方賞賜,反而開始盡情收禮了。

大唐天子過生日:舉起你們的雙手,讓我們一起搖擺

敦煌莫高窟第156窟·河西節度使張議潮統軍出行圖

唐代宗過生日,節度使們趁機過來送禮。有人進諫,請求制止這種送禮行為,但任性的唐代宗根本不聽。自此之後,送禮的風氣愈演愈烈,送禮的數額也愈來愈大,後來甚至增至百餘萬。皇帝家的日子也不好過,需要靠收禮致富了。

七、她來聽我的演唱會

大唐天子過生日的主旋律還是歌舞玩樂,玩得最嗨的非唐玄宗莫屬。

每年玄宗的生日“千秋節”這一天,宮廷內外的歌兒舞女、獻技儀仗,競相表演,盛況空前。所有的表演,所有的歡樂都是為了祝福“聖主千秋樂未休”。

大唐天子過生日:舉起你們的雙手,讓我們一起搖擺

唐代歌舞俑

唐玄宗是個音樂大家,作曲、演奏無不精通,逢降誕之日,歌舞娛樂自然是他的最愛。僅從樂府曲調的留存來看,至少有三首曲調都是為玄宗的“千秋節”而制,有《千秋樂》《天長地久辭》《聖明樂》。

這三首曲子皆是玄宗時期所制,都是唱給玄宗的“生日歌”,動輒會有萬人和唱,相比之下,如今反覆唱著“祝你生日快樂”的《生日歌》簡直弱爆了。

不是每個大唐天子都有一首“生日歌”,除了唐玄宗,僅唐德宗有生日作樂的記載。

八、還是雜技好看

唐玄宗設“千秋節”時,給全國人民都放了三天假,這可真心是與民同樂。玄宗愛玩兒,尤其喜歡觀看一種“熱戲”表演,“熱戲”就是對臺賽戲,大型雜耍團。

大唐天子過生日:舉起你們的雙手,讓我們一起搖擺

北魏胡人雜耍俑

與玄宗同樣喜歡觀熱鬧的皇帝是唐敬宗,敬宗在生日那天,也幹過這事。

大唐天子過生日:舉起你們的雙手,讓我們一起搖擺

唐代三彩童子雜技俑

九、疼愛誰就為誰改年號吧

大唐天子們的生日雖然任性享樂,但總的來看,那只是帝王的歡樂,多了些與民同慶的榮耀,多了些酒宴歌舞的奢華,似乎少了些父母手足的親情。其實,貴為天子也與普通人一樣為人兒女、為人父母,因此也有著與普通人一樣的七情六慾。

唐玄宗改用“天寶”年號的時候,並非是對外宣稱的因為“弘農得寶”,而是因為孫兒唐德宗降生,孫兒才是“天降至寶”。這件小事令人動容,如唐太宗,如唐玄宗,皆為稱霸東方的盛世天子,在孫兒面前依然只是一個慈愛的祖父。

至此,對於大唐天子過生日的任性,又可以加上一條:疼愛誰就為誰改年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