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是最好的教养

今天和大家来聊一聊关于教育十岁以下孩子的话题。我在大学里学的是学前教育专业,在幼儿园里工作了七年,现在在某小学任教二年级,同时兼着班主任,我的女儿现在是六周岁半。这几年和孩子打交道的经验是我谈论孩子教育问题的一个大前提,前两天闺女闹脾气自己背着书包跑出去,被我撵上的时候已经跑到小区门口,并且有个陌生人的老头在跟她说话,这个事件是我来和大家探讨孩子教育问题的导火索。

古往今来对于爸爸妈妈来说,如何教育孩子让孩子成材,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乐此不疲的话题。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自己的经验。在中国,家庭关系是最为看中的关系之一,老辈人传承下来的家和万事兴就是最好的诠释,而对于培养孩子,家庭关系无疑是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环节。

一岁两岁是心肝,三岁四岁有点烦;

五岁六岁老捣蛋,七岁八岁狗都嫌。

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是最好的教养

这个是我们流行的一句谚语,话糙理不糙。三岁是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接触除家庭以外的阶段,对他们而言幼儿园就是个小社会了,认识了很多小朋友,知道在学校里要听老师的,老师让干嘛就得干嘛,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懂得了规矩。在他们的小社会里摸爬滚打了一年,学会了不少的心眼和知识,在家里的时候家长会慢慢的发现,以前不听话吓唬他们用的方法和话语不管用了,比如:你再不好好吃饭妈妈就给警察叔叔打电话了:不好好的睡觉大老虎来把你叼走:这些话你再说的时候,孩子知道反驳你了,警察叔叔是保护小朋友的,大老虎是保护动物在动物园里。这时候家长就会有点烦躁了,不知道怎么能管住孩子了?这个时候你的烦躁心理会认为孩子是烦人的。

这个时候我们家长要做的是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孩子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早睡早起对个子才会长得快,家长把自己当作孩子的好朋友,用适当的语气讲故事,会比高高在上专横压制的效果好太多。

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是最好的教养

五六岁的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有时候大人都说不过那张小嘴。这个时候是需要树立家长的威信,需要引导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个时候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五六岁是家长工作比较的难做的时候,孩子有了一定的自尊心和羞耻心,做了一些出格的行为,要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情况下讲道理,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

记得有一年带大班的时候,我们班的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是表兄妹的关系,两个孩子天天在一起玩,有一次课下自由玩的时候,这两个孩子做出了一些很不好的行为,我当时就很自然的把他两分开了,事后和家长沟通了一下,作为老师,我认为这样私密的事情还是家长来教育比较合适。

我闺女现在上大班,这次的疫情在家呆了两个半月了,自从她上幼儿园后,每年的暑假我都会给她报暑假班,所以这次的两个半月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她和外界接触的承受界限,每天和我在一起,她烦我也烦,最近这个娃娃每天必哭一次,难猜得心思+不能出门 导致她和我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尤其是她爸爸在家的时候,在她眼里我就是空气,每次哭的我一头雾水、莫名其妙、脑子发炸,看着她无法无天的嚣张样子 N次拿起手机想给她老师打电话,让老师说说她。


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是最好的教养

这次导致她自己跑出去的事件起因是这样的:她爸爸买了几条鱼,知道我喜欢吃鱼,打电话让我带着孩子去他的公司炖鱼吃(他公司里有大铁锅炖东西比较好吃),我想正好带孩子出去溜一圈,晚饭我也不用单独做了,两全其美。可这个孩子到那玩了一会就开始闹,躺地上闹着回家,我在那给她讲不回家的原因,这孩子根本就不听我说话,一个劲的打滚,我忍者把她带回家,我说今晚不做饭了,你就饿着吧。这孩子说了一句去姥娘家,背着书包就开始往外跑,她是第一次这样我以为是吓唬我呢,我站在窗户里往下看,等我看到她的时候已经快跑到小区门口了。吓的我没穿外套就往下跑,我跑到小区外面,她站在公交车站牌那低着头,旁边有个开三轮的老头跟她说话,我闺女没理她,我平时经常教育她(不认识的不要理),我领着她往回走,走到楼道口的时候,我腿软的一下坐地上了。上楼后我彻底的反思了自己,没法上班我心烦,孩子何尝不是呀。我总认为有我陪着她,有吃的喝的、有电视和手机,她是高兴的,这件事彻底把我打醒了。

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是最好的教养

我是老师,我习惯了用教育的语气跟她说话,忘了我也是她的妈妈。有时候我老公护着孩子,我还经常笑他不会教育孩子,其实错的那个人是我。孩子一直在成长,我的思想却没有进步,总觉得有妈妈陪在身边,她就是幸福的。

每一对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如何正确地去爱,却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好,

好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好打的童年用一生治愈。孩子的童年父母的溺爱、缺爱、错爱,都会给孩子带来一生难以修复的伤害。没有人天生会当父母,所以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我们作为父母自我成长与提升的过程,让孩子陪着我们一起成长、一起修行!


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是最好的教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