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成長,就是最好的教養

今天和大家來聊一聊關於教育十歲以下孩子的話題。我在大學裡學的是學前教育專業,在幼兒園裡工作了七年,現在在某小學任教二年級,同時兼著班主任,我的女兒現在是六週歲半。這幾年和孩子打交道的經驗是我談論孩子教育問題的一個大前提,前兩天閨女鬧脾氣自己揹著書包跑出去,被我攆上的時候已經跑到小區門口,並且有個陌生人的老頭在跟她說話,這個事件是我來和大家探討孩子教育問題的導火索。

古往今來對於爸爸媽媽來說,如何教育孩子讓孩子成材,一直是一個經久不衰、樂此不疲的話題。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自己的經驗。在中國,家庭關係是最為看中的關係之一,老輩人傳承下來的家和萬事興就是最好的詮釋,而對於培養孩子,家庭關係無疑是最為核心和關鍵的環節。

一歲兩歲是心肝,三歲四歲有點煩;

五歲六歲老搗蛋,七歲八歲狗都嫌。

和孩子一起成長,就是最好的教養

這個是我們流行的一句諺語,話糙理不糙。三歲是孩子進入幼兒園開始接觸除家庭以外的階段,對他們而言幼兒園就是個小社會了,認識了很多小朋友,知道在學校裡要聽老師的,老師讓幹嘛就得幹嘛,第一次從真正意義上懂得了規矩。在他們的小社會里摸爬滾打了一年,學會了不少的心眼和知識,在家裡的時候家長會慢慢的發現,以前不聽話嚇唬他們用的方法和話語不管用了,比如:你再不好好吃飯媽媽就給警察叔叔打電話了:不好好的睡覺大老虎來把你叼走:這些話你再說的時候,孩子知道反駁你了,警察叔叔是保護小朋友的,大老虎是保護動物在動物園裡。這時候家長就會有點煩躁了,不知道怎麼能管住孩子了?這個時候你的煩躁心理會認為孩子是煩人的。

這個時候我們家長要做的是用講故事的方法,讓孩子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早睡早起對個子才會長得快,家長把自己當作孩子的好朋友,用適當的語氣講故事,會比高高在上專橫壓制的效果好太多。

和孩子一起成長,就是最好的教養

五六歲的孩子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見,有時候大人都說不過那張小嘴。這個時候是需要樹立家長的威信,需要引導他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個時候是孩子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五六歲是家長工作比較的難做的時候,孩子有了一定的自尊心和羞恥心,做了一些出格的行為,要在保護孩子自尊心的情況下講道理,這個度是很難把握的。

記得有一年帶大班的時候,我們班的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是表兄妹的關係,兩個孩子天天在一起玩,有一次課下自由玩的時候,這兩個孩子做出了一些很不好的行為,我當時就很自然的把他兩分開了,事後和家長溝通了一下,作為老師,我認為這樣私密的事情還是家長來教育比較合適。

我閨女現在上大班,這次的疫情在家呆了兩個半月了,自從她上幼兒園後,每年的暑假我都會給她報暑假班,所以這次的兩個半月已經遠遠地超出了她和外界接觸的承受界限,每天和我在一起,她煩我也煩,最近這個娃娃每天必哭一次,難猜得心思+不能出門 導致她和我的關係降到了冰點,尤其是她爸爸在家的時候,在她眼裡我就是空氣,每次哭的我一頭霧水、莫名其妙、腦子發炸,看著她無法無天的囂張樣子 N次拿起手機想給她老師打電話,讓老師說說她。


和孩子一起成長,就是最好的教養

這次導致她自己跑出去的事件起因是這樣的:她爸爸買了幾條魚,知道我喜歡吃魚,打電話讓我帶著孩子去他的公司燉魚吃(他公司裡有大鐵鍋燉東西比較好吃),我想正好帶孩子出去溜一圈,晚飯我也不用單獨做了,兩全其美。可這個孩子到那玩了一會就開始鬧,躺地上鬧著回家,我在那給她講不回家的原因,這孩子根本就不聽我說話,一個勁的打滾,我忍者把她帶回家,我說今晚不做飯了,你就餓著吧。這孩子說了一句去姥孃家,揹著書包就開始往外跑,她是第一次這樣我以為是嚇唬我呢,我站在窗戶裡往下看,等我看到她的時候已經快跑到小區門口了。嚇的我沒穿外套就往下跑,我跑到小區外面,她站在公交車站牌那低著頭,旁邊有個開三輪的老頭跟她說話,我閨女沒理她,我平時經常教育她(不認識的不要理),我領著她往回走,走到樓道口的時候,我腿軟的一下坐地上了。上樓後我徹底的反思了自己,沒法上班我心煩,孩子何嘗不是呀。我總認為有我陪著她,有吃的喝的、有電視和手機,她是高興的,這件事徹底把我打醒了。

和孩子一起成長,就是最好的教養

我是老師,我習慣了用教育的語氣跟她說話,忘了我也是她的媽媽。有時候我老公護著孩子,我還經常笑他不會教育孩子,其實錯的那個人是我。孩子一直在成長,我的思想卻沒有進步,總覺得有媽媽陪在身邊,她就是幸福的。

每一對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如何正確地去愛,卻不是每個父母都能做好,

好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好打的童年用一生治癒。孩子的童年父母的溺愛、缺愛、錯愛,都會給孩子帶來一生難以修復的傷害。沒有人天生會當父母,所以我們教育孩子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我們作為父母自我成長與提升的過程,讓孩子陪著我們一起成長、一起修行!


和孩子一起成長,就是最好的教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