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关:加大惩治力度严惩隐瞒、掩盖、蒙混填报健康申明卡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报道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病例总数超过142万人。随着全球疫情持续扩散,我国防止疫情输入的压力明显加大。作为口岸城市,深圳如何筑牢外防输入的网,今天上午深圳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深圳海关副关长夏新生介绍了相关情况。

深圳海关:加大惩治力度严惩隐瞒、掩盖、蒙混填报健康申明卡

首先是提前研判,借助大数据分析,将境外国家疫情形势、境外确诊病例信息、航班历史检出情况、始发地与中转地人员构成等风险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估风险,明确重点航班和人员,主动布控,在口岸精准拦截,细致排查。

其次是进行分类监管,严格开展入境卫生检疫。对所有入境人员严格实施“三查三排一转运”的检疫措施。所谓“三查”就是在筛查环节100%核查健康申明卡、100%体温筛查,严格医学巡查,及时发现涉疫风险人员;所谓“三排”,就是在排查环节对涉疫风险人员严格实施流行病学排查、医学排查和实验室检测排查。“一转运”是指对口岸排查判定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状者、密切接触者等相关人员,100%移交地方联防联控机制,落实隔离诊治、集中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100%通报信息,实现对入境人员的全链条闭环管理。防控期间,深圳海关在全国口岸率先开展了“红外测温仪测温+点温枪测温”2道体温监测,率先将集成9种语言的智能流行病学调查系统用于口岸检疫排查,率先开展对无症状人员的核酸检测等。

在落实“三查三排一转运”措施的基础上,深圳海关还对海陆空不同口岸入境的人员,针对性采取检疫措施,做到“一口岸一政策”“一航班一方案”。

从陆路口岸入境的旅客,设置专门通道控制人流量,整合优化现场流程,做好核查健康申明卡、体温筛查、流行病学调查、采样等各环节的紧密衔接;引导旅客使用“行程卡”查询境内外14天活动轨迹,与健康申报及流行病学调查信息互为验证、补充;指导旅客通过“i深圳”等平台自主健康申报,方便旅客入境后无缝对接地方的网格化管理,全程控制风险。

对从空港口岸入境的乘客,要求航空公司对旅客在境外登机前和飞行途中开展体温检测;飞机入境前,航空公司会将机上人员体温情况、健康状况等向海关报告。对判定为高风险的航班,海关100%在指定地点实施登临检疫,严格开展排查。

对进境货车司机,海关按照地方联防联控机制统一要求,与各联防部门紧密配合,在口岸货运区域科学设置采样作业区域,合理设置车辆、人员行进路线,优化作业流程等,在保障口岸通关秩序的同时,全面落实司机的核酸检测和隔离留观等措施。

自2020年1月26日起,深圳口岸启动出入境人员健康申报制度,要求所有出入境人员必须如实健康申报。核查健康申明卡是海关的法定职责,一方面能够快速直观地了解旅客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以及境外旅居史、接触史等,帮助海关在口岸及时准确发现有症状、有流行病学史的高风险人员;另一方面可以快速、准确做好后续追踪。健康申明卡中详细列明了旅客基本信息,包括证件号、联系方式、住址等,海关会根据防疫需要,及时将这些关键信息通报给地方公安和卫健部门,便于快速、准确地查找到仍在潜伏期的无症状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最快实施隔离观察,有效地切断传播链,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夏新生特别强调了填报健康申明卡的重要性,指出曾有一例境外输入的无症状感染者,就是关员在现场验核健康申明卡时,发现其近期有美国、中国香港等的旅居史,在重点关注和核酸检测下发现,该名旅客检测呈阳性,被送往三院进行隔离观察。

夏新生提醒广大旅客,要如实、准确填报健康申明卡,对于在填报健康申明卡时隐瞒疫情、掩盖症状,企图蒙混过关的违法者,海关将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大惩治力度。

采写:南都记者 傅静怡

摄影:南都记者 霍健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