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關:加大懲治力度嚴懲隱瞞、掩蓋、矇混填報健康申明卡

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報道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病例總數超過142萬人。隨著全球疫情持續擴散,我國防止疫情輸入的壓力明顯加大。作為口岸城市,深圳如何築牢外防輸入的網,今天上午深圳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深圳海關副關長夏新生介紹了相關情況。

深圳海关:加大惩治力度严惩隐瞒、掩盖、蒙混填报健康申明卡

首先是提前研判,藉助大數據分析,將境外國家疫情形勢、境外確診病例信息、航班歷史檢出情況、始發地與中轉地人員構成等風險要素進行綜合分析,評估風險,明確重點航班和人員,主動布控,在口岸精準攔截,細緻排查。

其次是進行分類監管,嚴格開展入境衛生檢疫。對所有入境人員嚴格實施“三查三排一轉運”的檢疫措施。所謂“三查”就是在篩查環節100%核查健康申明卡、100%體溫篩查,嚴格醫學巡查,及時發現涉疫風險人員;所謂“三排”,就是在排查環節對涉疫風險人員嚴格實施流行病學排查、醫學排查和實驗室檢測排查。“一轉運”是指對口岸排查判定的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狀者、密切接觸者等相關人員,100%移交地方聯防聯控機制,落實隔離診治、集中醫學觀察等防控措施,100%通報信息,實現對入境人員的全鏈條閉環管理。防控期間,深圳海關在全國口岸率先開展了“紅外測溫儀測溫+點溫槍測溫”2道體溫監測,率先將集成9種語言的智能流行病學調查系統用於口岸檢疫排查,率先開展對無症狀人員的核酸檢測等。

在落實“三查三排一轉運”措施的基礎上,深圳海關還對海陸空不同口岸入境的人員,針對性採取檢疫措施,做到“一口岸一政策”“一航班一方案”。

從陸路口岸入境的旅客,設置專門通道控制人流量,整合優化現場流程,做好核查健康申明卡、體溫篩查、流行病學調查、採樣等各環節的緊密銜接;引導旅客使用“行程卡”查詢境內外14天活動軌跡,與健康申報及流行病學調查信息互為驗證、補充;指導旅客通過“i深圳”等平臺自主健康申報,方便旅客入境後無縫對接地方的網格化管理,全程控制風險。

對從空港口岸入境的乘客,要求航空公司對旅客在境外登機前和飛行途中開展體溫檢測;飛機入境前,航空公司會將機上人員體溫情況、健康狀況等向海關報告。對判定為高風險的航班,海關100%在指定地點實施登臨檢疫,嚴格開展排查。

對進境貨車司機,海關按照地方聯防聯控機制統一要求,與各聯防部門緊密配合,在口岸貨運區域科學設置採樣作業區域,合理設置車輛、人員行進路線,優化作業流程等,在保障口岸通關秩序的同時,全面落實司機的核酸檢測和隔離留觀等措施。

自2020年1月26日起,深圳口岸啟動出入境人員健康申報制度,要求所有出入境人員必須如實健康申報。核查健康申明卡是海關的法定職責,一方面能夠快速直觀地瞭解旅客的基本信息、健康狀況以及境外旅居史、接觸史等,幫助海關在口岸及時準確發現有症狀、有流行病學史的高風險人員;另一方面可以快速、準確做好後續追蹤。健康申明卡中詳細列明瞭旅客基本信息,包括證件號、聯繫方式、住址等,海關會根據防疫需要,及時將這些關鍵信息通報給地方公安和衛健部門,便於快速、準確地查找到仍在潛伏期的無症狀人員及其密切接觸者,最快實施隔離觀察,有效地切斷傳播鏈,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夏新生特別強調了填報健康申明卡的重要性,指出曾有一例境外輸入的無症狀感染者,就是關員在現場驗核健康申明卡時,發現其近期有美國、中國香港等的旅居史,在重點關注和核酸檢測下發現,該名旅客檢測呈陽性,被送往三院進行隔離觀察。

夏新生提醒廣大旅客,要如實、準確填報健康申明卡,對於在填報健康申明卡時隱瞞疫情、掩蓋症狀,企圖矇混過關的違法者,海關將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加大懲治力度。

採寫:南都記者 傅靜怡

攝影:南都記者 霍健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