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多是严进宽出你怎么看?

yyoude


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现在有些院校重文凭发放,忽略了教育的真正内涵。


用户葫芦唐


相对于20多年前,现在的高等教育应该说是宽进严出!在20多年前,小学考初中比现在考大学都难,我记得当时我们镇有8个小学,但小升初时只招2个初中班,总共只录100人左右,录取率不到30%,比现在大学的录取率都低,然后初中考高中的录取率更低了,高中考大学的录取率也比现在低得多,通过层层筛选下来,你可以想见,当年考上大学有多难。我是92年上大学的,我是我那一届的我所在小学和所在初中的唯一的一个大学生,当年有“剃光头”一说,就是某些高中,高考后整个学校没有一个人可以继续深造,连考上中专的人都没有(当年高考还可以考中专),更加不用说大专和本科了。这才是真正的“严进”,但当年如果能考上大学,读大学如果只是拿个毕业证是很轻松的,学校管理非常宽松,学不学完全靠自觉,学校基本不管你,哪像现在,学校会逼着你学,晚上还要上晚修,我们那时,除了白天上的课比现在要少,晚上学校从来不安排学习任务,这才叫“宽出”。所以现在的大学应该叫“宽进严出”,恰好和您说的“严进宽出”相反。


中学数学教育领航者


作为大学老师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个人认为目前的大学教育的确处在严进宽出的状态,而且本人非常反对这种模式

个人认为,一个人真正的学习,尤其是专业的学习,都是在大学中完成的。所以,大学的学习要求与社会要求更加接轨——这种学习不过度注重细节和考试技巧,而侧重于学生对于知识体系和专业深度的理解和掌握。与之相比较,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考,学习的终极目的则仅仅在于成绩的高低。因此这种学习特别偏重于考试能力和技巧的培训。除此之外,学生在大学以前的学习大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大学之后,学习成绩的比较压力骤然下降,这使得学生得以在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下真正有机会为了知识的获取而学习,即大学阶段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因此,大学的四年学习时间才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素养和能力培养阶段。试想,我们一生中何曾有机会可以这样学习:没有来自班主任和家长的过度威逼、自己拥有很大的学习自主权和充裕的时间,同时还拥有最为优质的环境和教学资源?

然而,对于很多的学生而言,大学的宝贵学习被严进宽出的现行政策破坏了。由于这种政策的实施,太多的学生在从小学到高中的漫长学习阶段中处于“严进”重压下的被动学习状态。这导致孩子们在这个阶段中耗尽了自己学习热情,因此当他们终于挣扎地进入到大学校园以后,更渴望的是放松,而不是如何继续努力。在这种情况下,“宽出”的政策又开始诱惑、引导他们迷失在放松带来的舒适区内,最终导致逃课、60分万岁等各种问题。于是乎,熬到毕业就成为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大学学习的终极目标。所以,严进宽出的政策导致了这样的现象:大学所培养的一批批所谓人才,到了社会上被残酷淘汰和筛选,进而导致所谓的“学历无用论”。难道真的是学历无用么?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更多的是因为学历不达标而造成的无用。

基于以上,个人认为,从为学生自身发展负责的角度,非常有必要改变一下目前严进宽出的高校培养体制了。加强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理科博士再学习


严进宽出跟教育事业本质属性背道而驰,教育事业本质就是为社会需求培养可用之人才,严进是为了招收更好的生源,而宽出是不负责的表现。毕业意味着失业,是赤裸裸的教育经济化,挣了家长的钱,同时套取国家的钱,误人子弟啊!可耻可悲啊!


蔡旺祥


需要改革了。


富国强81


如今的高等教育格局就是学习,考试。上课的时候老师也大多是这个是考试点,那个是考试纲,若是考点划出的准确,学生还会觉得老师划得好。要是遇到没上课的,找两个笔记重点整理的齐全的,多看看记记,考试也能过去,那些考前突击的,小伙伴是不是也觉得这人很聪明。这种考前做突击在多次见效之后,会给人一种努力就能立马看见成绩的错觉,可是在生活当中,并不是能够立马见效的,那些随便搞搞,稍微努力成功的例子又有几个,这就导致了现在好多毕业生刚踏入社会觉得迷茫,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的原因之一。当今的教育现状跟高中其实是差不太多的。


汇鸿教育


是宽进宽出。三本以下的,不如读职业学院(技校)。


好说歹说


钱到手了,一律放行,


液压老高


要严进严出,产品质量是根本~


深海螺丝钉803


这个问是不是简单的教育问题,也不是政策问题,而是自身的发展壮大才是最具应响力的经济加军事的发展问题。一个军事上打不过人,经济上又不先进的国家不管你怎样折腾,根本应响不了人才的进出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