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戰役”打響,機器人成食品工業發展助推器

  科技的進步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尤其是智能技術的應用,讓各行各業開始向“智能時代”發展。對於食品工業來說,智能科技對行業的影響也非常大,設備智能化所帶來的生產智能化成為食品生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伴隨著機器人技術的興起和應用,食品生產過程進一步自動化。


智能化“戰役”打響,機器人成食品工業發展助推器

  目前,在智能技術的支持下,機器人能夠協助或替代人類的部分工作,在人類生活生產領域中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根據某研究機構發佈的機器人產業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86.8億美元左右,2014-2019年的平均增長率達到20.9%。不難發現,機器人產業的增長速度非常快。

  這不僅是因為技術進步、市場需求,還得益於政府政策的推動。國家工信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曾在2016年聯合印發《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發展機器人產業的五項主要任務。去年,科技部網站公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等重點專項2019年度項目申報指南》,“智能機器人”等6個重點專項涉及國撥經費總概算約22.6億元。

  近幾年,在勞動力成本日漸升高的環境下,利用機器人升級智能化生產成為食品工業的趨勢之一。那麼,機器人代替人工生產有哪些顯著優勢呢?首先就是人力資源成本的節約,降低人工成本;其次,機械化運作能保障生產流程監管的流暢性;另外,機器人生產的安全性也更高,可以代替人工進行一些具有危險性的工序。

  目前,能夠應用到食品生產中的機器人有加工機器人、分揀機器人、包裝機器人、碼垛機器人等。顧名思義,食品加工機器人多用於食品加工環節,分揀機器人則多用於分揀環節,包裝機器人負責包裝,碼垛機器人負責碼垛。不同的技術原理決定其負責的生產區域不同,為生產企業帶來不同的生產解決方案。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在分揀、包裝、碼垛等領域,國內機器人技術的成熟度已相當高。但在食品加工這一領域中,不僅機器人種類少,其技術成熟度也不高。眾所周知,現如今食品工業趨向多元化發展,食物的生產流程變得更加複雜、更加精細。因此,面對這類精細化的生產加工,國內機器人技術還存在著明顯的短板。

  這一問題的解決則需要依靠設備製造商的努力,研發能夠處理精緻食品的機器人,讓機器人儘快覆蓋食品加工領域。由於食品加工的複雜多變性,製造商在設計機器人時,不僅要保證它能夠進行生產,還要考慮到多種環境因素的,例如保證設備能在0°C到50°C的溫度之間工作。另外,機器人生產食品時,滿足食品生產的高質量衛生標準也是不可忽視的一方面。


  業內人士指出,消費市場對食品的需求正從數量轉向質量,食品生產企業所有環節的生產要求都被提高了。智能技術的發展讓機器人在食品工業內崛起,但同時,食品工業對機器人的生產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機器人完成分揀、包裝、碼垛等相對機械化的工序,更要求其能處理精緻而多樣化的食品,讓整個生產流程變得更加智能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