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笑林》讽古今——醉事趣谈

三国时期魏国人邯郸淳留名后世,是因为他不经意的闲逸之作《笑林》,并因此被称为“笑林始祖”。邯郸淳为人诙谐,博学多才,在生活中看到某些可笑可鄙可恶之事,便加以艺术改造,托名楚鲁故国和无名甲乙给予讥刺,使人笑罢有所启示和警诫。其实当今之世,我们身边也不乏可讽可喻可思可乐之事,故在分享《笑林》经典故事后,“瑜论天下”亦斗胆拟古撰写小文作“当世笑林”,与网友共娱。

《笑林》之“伯公醉酒”篇

  赵伯公为人肥大,夏日醉眠,有数岁孙儿缘其肚上戏,因以李子八九枚内肶脐中。既醒,了不觉;数日后,乃知痛。李大烂,汁出,以为脐穴,惧死,乃命妻子处分家事,泣谓家人曰:“我肠烂,将死。”明日,李核出,寻问,乃知是孙儿所内李子也。

译文:赵伯公长得肥胖高大,夏天喝醉了酒睡着了,他有个几岁大的小孙子爬到他的肚子上去玩耍,玩的时候把八九枚李子塞进他的肚脐里。因赵伯公大醉,醒了也完全没有感觉到。几天以后,他才感觉到疼痛。这时,李子已经完全腐烂,流出汁水来,他以为是肚脐穿孔出脓了,害怕死去,就吩咐他的妻子和孩子赶快安排后事,哭着对家人说:“我的肠子烂了,快要死了!”第二天,李子核掉出来,问过后,才知道这是孙子塞进去的李子。


闲聊《笑林》讽古今——醉事趣谈

启示:

本故事除塑造了酒后之人杯弓蛇影,自己吓唬自己的迂腐可笑形象之外,似乎并无深意。但细思则不然,它讽喻的应该不仅是因酒精而醉的人,还包括因思维而迷醉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并非酒醉之人,由于心病疑神疑鬼给自己平添烦恼,心理因素给人的暗示作用有时更甚于精,笑过之后宜思之。有些人身染痼疾而谈笑面对,终获新生;有些人并无大碍却忧心忡忡,小病也会转致沉疴。这则笑林还提醒我们,凡事不可以不察,凭想当然做出判断往往就会酿成笑话和闹剧。


闲聊《笑林》讽古今——醉事趣谈

当世笑林 作者/瑜论天下

(为避敏感和违规之嫌,故以旧称曲笔述当今之事,龃龉之处,敬请见谅!)

嗜酒者某乙,逢酒辄贪杯,每饮多醉。其醉饮之笑谈多矣!与友聚饮,兴之所至辄豪饮速醉,每三、四杯连干,菜饭未及多食已醉矣!归家酣睡,醒而称腹饥求食,常不择优劣而狂食,妻每怪之,曰:“孰信汝吃过酒席乎?”

又醉后常浑噩忘事。尝酒后逞强,送一醉友归其家,至其家后,则自先行坐卧于沙发之上,对友挥手曰:“吾已至,汝可去也!”友愕然,细观室内乃己家也,忙致电某乙家人接其归,其可笑若此!某乙本非轻财豪爽之人,然酒醉后则判若两人,每每与东道主争相买单,遂有假意请客者多愿邀之同饮,某乙赴约醉后常强行付款,归家后妻子怪其不智,某乙醒酒后亦悔之,然酒醉之时终不得控。他日,妻于某乙赴饮前尽清其囊,以确保无失。饮酒归来亦醉倒睡去,妻料其无钱付款,暗赞己先见之明,及至某乙酒醒,问其何人付账,昏昏然不可忆,妻方欲窃喜,乃见某乙手机赫然有某酒店微信付款通知焉,无可奈何,忿然戳其面。

某日,某乙与友聚饮,主菜未上之前,先点圣女果一盘以供闲聊牙祭,某乙食之甚多。及至菜肴备至,某乙乃连干数杯,佳肴入腹无几辄醉矣,因空腹狂饮,至户外乃呕之,腹内多前所食之圣女果,故呕吐物乃殷红一片。某乙酒醒后只有殷红一片之记忆,不复存其他,遂疑自己乃吐血病笃,隐隐腹内作痛,终日郁郁焉。并告妻子罹患重疾,将不久于人世矣!期间有邀饮则拒之。妻不知其故,遂集前所与饮者询于某乙,某乙具道“吐血”所忧,友笑告知前情,遂知乃圣女果之误为血也,顿觉腹内无痛矣!乃大喜,此后遂豪饮如故。


闲聊《笑林》讽古今——醉事趣谈

瑜论天下评曰:

某乙之可笑过乎古人矣!中华之酒文化已历数千年,及今仍毁誉参半。若言酒之不善,敬予者皆欲亲之人;若言酒之善,久饮者皆伤其身也,受邀常避之。况于今,饮酒之陋习多矣,拼劝不休、豪饮过量、未食即醉、不醉不厚等等,皆此之谓也!而酒量之差大矣,何能俱平之,则不善饮者害大矣!某乙之笑宜慎思之,需倡导高雅有节之酒文化,适度饮之以滋友情,适度戒之以养身体,适度涉之以助应酬,适度凭之以广交结,适度皆有益也,过之无益皆害也。某乙本应借疑病之机反思饮酒之害,释然后乃豪饮如故,其悲剧也! 

闲聊《笑林》讽古今——醉事趣谈


闲聊《笑林》讽古今——醉事趣谈


闲聊《笑林》讽古今——醉事趣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