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豐收節,許多農村人都不知道的節日

啊,此時我想吟詩一首。豐收了.....

中國農民豐收節,許多農村人都不知道的節日

秋天悄無聲息地來了,邁著輕盈的步子,帶著收穫的希望和喜悅。 一年一度的金秋九月正式拉開帷幕,我們國家一直都在致力發展新農村,提高農村化技術的專業水平,帶動廣大的人民群眾走向發家致富的道路

農民豐收節的由來:

豐收節,是世界各地人民慶祝豐收的節日,在中國漢族及大部分少數民族中為農曆十月初十。在中國畲族等部分少數民族中為農曆八月十五。2018年6月21日,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批覆發佈,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原老一輩稱立秋)

全國各處五穀豐登瓜果飄香,廣大農民共慶豐收分享喜悅,億萬中國農民迎來專屬於自己的節日。現場是有舞龍舞獅,腰鼓、大合唱等,現場人頭湧動鑼鼓陣陣,特別熱鬧,

中國農民豐收節,許多農村人都不知道的節日

為什麼要舉辦農民豐收節?

第一:是農慶時節的慶祝由來已久而且各地已經有了一些相應的探索。

第二: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連年豐收,糧食生產能力連續5年穩定在12000億斤以上,茶葉蔬菜水果總產量位居世界首位。2016年蔬菜產量是79780萬噸,水果產量為28351萬噸,穩居世界第一。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的水產品的產量,為6938萬噸,而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就是全世界每三條魚就有兩條是中國養的。的農民代表,還可以看到中國各種各樣的最優質最好的農產品農作物。場面甚是熱鬧。

中國農民豐收節,許多農村人都不知道的節日

關於節日具體的意義

第一:中國是農業大國,中華農耕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國農民豐收節”作為一個鮮明的文化符號,賦予新的時代內涵,進一步講三農”工作的重要地位。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

第二:有利於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給農民一個專屬的節日,通過舉辦一系列的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農耕文化、民俗文化活動。互相交流學習,取長補短。

第三:是有利於傳承弘揚中華農耕文明和優秀文化傳統。在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的過程中,人們對傳統農耕文化的記憶正在淡化。

中國農民豐收節將辦成農業的嘉年華、農民的歡樂節、豐收的成果展、文化的大舞臺。將組織開展億萬農民慶豐收、成果展示曬豐收、社會各界話豐收、全民參與享豐收、電商促銷助豐收等各具特色的活動。

教師有教師節,軍人有建軍節,其他職業也有記者節、護士節,只有農民一直沒有專屬節日,這次國家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老百姓們有自己的節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