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上李邕》:後生可畏好聽,後面那句讓人心涼一大截(二)

上一篇文章,咱們留下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宣父猶能畏後生"中的"宣父"到底是誰?他"畏"(怕)的這個人又是誰呢?

這一篇文章,我們就來給大家講講。

首先,我們還是來回憶一下這首詩,畢竟我們的目的,還是幫大家記住詩。

上李邕

唐代: 李白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簡單過一下,這首詩,是因為李白被人冷落了,他予以反擊。

那麼,他先說了自己的才華和優勢,然後再"警告"對方不要小看自己。所以,誇自己用了兩聯,警告對方也用了兩聯。

原創|《上李邕》:後生可畏好聽,後面那句讓人心涼一大截(二)

好,言歸正傳。那麼,我們解決第一個問題,宣父到底是誰?

我們知道,一個國家,在建立階段,主要依靠的是武力,把那些不服的人打到唱《征服》為止;但是當國家已經建設完成,統治者最主要的工作就變成了兩項:一是讓自己的子民們,吃得飽,穿得暖;二是,防止他們造反。

吃飽穿暖,那不用說了。防止造反怎麼辦呢?你可以收掉他們手裡的兵器,可以動用嚴厲的刑法,但是這些啊,都不怎麼管用,商鞅變法最終失敗的原因也在於此。為什麼呢?因為人都是叛逆的。

那麼,最有用的是啥呢?那當然就是思想統治啦。

我們知道,孔子提倡仁政愛民,還提倡"三綱五常"。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作為統治者,愛護子民,把他們當作親生子女一樣對待;作為回報,子民需要遵守三綱五常。

於是,就完成了和諧社會的建構,大家肯定就不會造反了。

所以,當封建統治者建國成功以後,他們就會迅速推廣孔老夫子的這套理論,以求建設和諧社會。

那麼,當然,孔老夫子的地位就在和諧社會變得越來越高。那些統治者經常把孔老夫子奉為聖人,至聖先師等等。

當然,咱們可愛的唐太宗李世民也不例外。他在貞觀二年(約公元628年)的時候,先把孔子尊稱為"先聖"。後來貞觀十一年的時候,又改成了"宣父"。

你看,奉為先聖還不夠,還要奉為"父親"。

這便是"宣父"的由來了。所以,宣父,宣父,其實就是孔子。

原創|《上李邕》:後生可畏好聽,後面那句讓人心涼一大截(二)

那麼,孔子他"畏後生",他"畏"的到底是誰呢?

這要從孔夫子周遊列國開始說起。

話說這孔夫子周遊列國不成,正百無聊賴地在鄉野之間慢吞吞地走著。突然,他看到三個小孩子在村頭的大樹下玩耍。他走過去,坐在一旁的大石頭上,想看看三個小孩在玩什麼,玩得那麼開心。

當他坐下來仔細觀看的時候,才發現三個小孩中兩個小孩正糾纏在一起,另一個小孩卻靜靜地站在旁邊不跟他們玩。

孔子就很好奇地問他:"小朋友,你為什麼不跟他們玩呀?"

小男孩反倒覺得這個大叔很奇怪。他說:"他們這樣拉拉扯扯的,容易傷害身體,也會傷害自己,就算不傷害身體,也會把衣服扯壞,我為什麼要跟他們玩呢?"

過了一會兒,小孩用泥巴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裡面,好久不出來,也不給準備動身的孔子讓路。

原創|《上李邕》:後生可畏好聽,後面那句讓人心涼一大截(二)

孔子覺得好玩,就逗他:"小朋友,你能不能給我讓下路呀?"

小孩嘴一撇,說到:"真是奇怪,我聽說過車子要繞城走,沒聽說過城堡還要避讓車子的。"

孔子哈哈大笑,覺得小孩道理講的頭頭是道,太厲害了,就忍不住誇他:"小朋友,你這麼小的年紀,居然懂得這麼多,真是太棒了。"

沒想到,孔夫子這"馬屁"居然拍歪了。小孩根本不領情,反而說到:"我聽說,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泳;兔生下來,三天就能下地跑;馬生下來,三天就可以跟著母馬行走;這些都是自然的事,有什麼大小可言呢?"

孔夫子汗顏,感嘆道:"現在的小孩實在是太了不起了。"

故事還沒完。

有一天,有個叫項橐的人聽說孔夫子很有學問,就想來考考孔夫子。

他說:"什麼水沒有魚?什麼火沒有煙,什麼樹沒有葉,什麼花沒有枝?"

孔子聽後,根本答不上來。

項橐哈哈大笑,說道:"這還不簡單,井水沒有魚,螢火沒有煙,枯樹沒有葉,雪花沒有枝。"

孔子也跟著哈哈哈大笑起來,感嘆到:"後生可畏啊,老夫願拜你為師。"

原創|《上李邕》:後生可畏好聽,後面那句讓人心涼一大截(二)

當然,關於後生可畏,其實還有一個關於歐陽修的典故。

說的是歐陽修做學問非常認真,他每次寫的文章都要檢查很多遍,直到晚年了還依然堅持。他老婆很心疼,就說:"你年紀那麼大了,就不要那麼認真了。"歐陽修就對他說:"那怎麼行呢?現在不努力,今後就會被後人看笑話,你不知道,後生可畏呀!"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估計歐陽修也是看到了孔老夫子的故事,才開始害怕後生的。

不過,今天除了跟大家講[後生可畏]這個典故以外,其實,我們還想跟大家說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話,那就是,在後生可畏後面,孔子還說了一句更讓我們應該時刻謹記的話。

《論語·子罕》,子曰:"……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對,如果我們四五十歲了還"默默無聞",那還有什麼值得畏懼的呢?

與君共勉。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會繼續為您講述李白和李邕這對冤家互懟的結果。你是不是很好奇,很想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