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整體畫像——《飢餓的盛世》裡的乾隆

有關乾隆皇帝的影視劇很多:《戲說乾隆》《還珠格格》《鐵齒銅牙紀曉嵐》《乾隆下江南》等等,這些劇目裡的乾隆都是一個個片段,而且都是戲說。那真實的乾隆皇帝是什麼樣子呢?

《飢餓的盛世》描述了乾隆從出生到登基以及六十年皇帝、三年太上皇,大清帝國當時的情況。

乾隆皇帝整體畫像——《飢餓的盛世》裡的乾隆

一、早年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非常幸運:出生在雍親王家,母親身體強健,祖父是皇帝,自幼聰穎異常。12歲的他被皇帝帶回宮中養育,經常讓他旁聽軍國大事、政治方略。少年老成的他成為老皇帝和雍親王溝通的橋樑,因此雍正元年就被“秘密立儲”為太子。

康熙晚年因太子之爭心力交瘁,施行寬政,導致國家政務廢弛,官場貪汙腐敗。雍正皇帝即位後,大刀闊斧解決官場貪腐,日理萬機,讓大清恢復了勃勃生機。雍正13年皇帝暴亡,25歲的乾隆皇帝順利接替皇位登基。

1、乾隆的仁政:

登基之初的乾隆,是理想主義者,他要用“仁義”教化天下。他唯一欽佩的帝王是唐太宗,他要超越唐太宗,把大清盛世推向最高峰。

他給圈禁13年幾位叔叔平反,補償13年的俸祿,掃除皇室對雍正乾隆一支的怨恨。

乾隆皇帝沒有像其他君主罷黜老臣、起用新人,他十分尊重張廷玉、鄂爾泰等老臣;他效仿唐太宗面對諫臣的態度,虛心向老臣請教;他仿效祖父康熙皇帝,以寬大待下,對雍正時期的文字獄要犯、對受罰過重的官員都予開釋。這些舉措贏得了官僚集團的擁護。

乾隆皇帝整體畫像——《飢餓的盛世》裡的乾隆

2、乾隆的勤政:

乾隆皇帝有著極高的智商、強大的自制力、無窮的精力、無比精明的頭腦、難以扼制的進取精神;

年輕時的乾隆,“卯時而起,進早膳,然後看文件,召見公卿大臣們討論如何處理,一直到中午。晚膳後還要繼續處理沒看完的公文,或者讀書寫字作詩,一直到睡覺時分。”

在乾隆朝,經常出現皇帝苦等大臣不到的情景。其原因不是乾隆朝的大臣們懶惰,而是因為皇帝起得太早了。

3、盛世的保障:

乾隆皇帝是個精明的皇帝,他將各種危脅全部消滅在萌芽狀態。

(1)即位第三天就發出一道諭旨,防止後宮干政。乾隆皇帝的母子關係以“母慈子孝”完美結局;對兩個弟弟也是寬厚仁慈,但政治權力絲毫不讓沾染;形成親王宗室不入軍機處制度;防止太監擅權,對太監犯錯從嚴處理。

(2)防範權臣和朋黨

乾隆年間,有2萬名文官,7萬名武官。

歷代王朝最大的敵人,不是起義者,不是異族,不是災荒,而是官僚集團。基於利益最大化原理,官員們熱衷於編織關係網,默契地協調行動。在他們的集體努力下,國家很快會陷入腐敗的泥潭。

乾隆皇帝的智商、情商都是尋常帝王難及,那些官場詭計,根本逃不過他的法眼,更何況他越來越警惕。乾隆五年坐穩皇帝寶座的乾隆開始著手解決鄂爾泰和張廷玉朋黨問題,乾隆6~7年分別處置了鄂爾泰下屬幾個官員,鄂黨和張黨都不敢再輕舉妄動。

乾隆皇帝整體畫像——《飢餓的盛世》裡的乾隆

(3)乾隆所打造的高效率官僚隊伍。

乾隆政治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以過人的眼光和手腕,恩威並施,寬嚴相濟,打造了一支能打勝仗的幹部隊伍。

乾隆不像傳統帝王那樣重德不重才。他對大臣們的要求是“務得有猷有為”。他早年破格提拔使用年輕大臣:這些人思維敏捷、精力充沛、辦事幹練,滿足了乾隆用人的高標準。而且這些人沒有那些宦海沉浮多年的老臣們圓滑世故,做事幹脆利落。

(4)乾隆前期懲貪措施的成功。

乾隆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懲貪態度最堅決、手段最嚴密、手腕最強硬的皇帝之一。他心思縝密,萬事求全,深知防微杜漸的重要性。

他整頓吏治,從抓請客送禮之類的小事開始。他明確規定,各級官員之間,不得以送“土宜”(土特產)之類的名義贈送禮物。針對公款吃喝,督撫大員們的宴會等一切費用,“應出資自辦”,派委屬官員負擔筵席費用等事“概行禁革”,以防府縣等“藉端要結,甚且賠累”。

同時皇帝明察秋毫,執法從嚴,絕不姑息,甚至連皇親國戚也不放過。

二、統治風格鉅變——孝賢皇后之殤

孝賢皇后是一位既聰明、又天真浪漫;既精明、又大氣溫柔;既識大體、又重小節;既善解人意、又有原則;既含蓄婉約、又可以笑唾檀郎的女人。

乾隆皇帝整體畫像——《飢餓的盛世》裡的乾隆

她出身名門的大家閨秀,《清史稿》說:“皇后母儀天下13載,平居恭儉,以通草絨花為飾,不御珠翠。”

她非常善於體會乾隆皇帝的心情;整個後宮上上下下對她心悅誠服;對皇帝的生活起居更是關懷備至,事必躬親;對皇太后照顧得無微不至,吃飯更衣、生病都是親自照顧。

但是“天道忌全”,如此完美的皇后,大女兒十四個月夭折,大兒子九歲感冒死去,小兒子兩歲又因天花夭亡,100天后,皇后去世(乾隆13年3月11)。

結髮22年的皇后之死,讓皇帝方寸大亂,並因此演變成一場全國官場的災難。

1 雷霆之怒

皇帝借冊封皇后時官員的小小過失,將刑部所有官員革職,把工部全堂問罪,把光祿寺主要官員一律降職,禮部尚書也被降級;

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因皇后喪中不準剃頭,他要把期間剃頭的官員全部處死,因為實在是人數太多,才不得不輕判;但是對於江南河道總督、湖廣總督一品大員居然也剃頭無法容忍,賜他倆自盡,湖南巡撫、湖北巡撫因此革職。

他看皇長子、皇三子在皇后喪禮上表現不夠悲痛,當眾宣佈這兩個皇子不可承繼大統。

2 生殺予奪

乾隆13年,皇帝由一切務從寬大而一變為生殺予奪,逞情而為。實際上是對官僚集團壓抑多年的不滿的一次總爆發。

乾隆的寬大換來的是他們迅速陷入懈怠,雍正年間剎住的貪汙之風又捲土重來,社會治安惡化,這些事件使乾隆皇帝對自己的“寬大之政”進行反思。他高估了官僚集團的品格,他要對官僚機器來一次大震盪,讓他們認清自己並非一個懦弱可欺的庸主。從這一年開始,乾隆回到了雍正治國之路。

典型表現是張廷玉的告老還鄉之路和大大小小的130次文字獄。

乾隆皇帝整體畫像——《飢餓的盛世》裡的乾隆

三、盛世之巔

平定新疆標誌著乾隆盛世達到“全盛”,清朝版圖達到1453萬平方公里,超過除元代以外的任何朝代。

1、以民為本

乾隆雖然對官員苛刻,對平民百姓十分仁慈。

他有繼承自母親的善良天性,又從小接受“重農”“憫農”的帝王教育,因此對民生、水旱災荒特別關注。

乾隆元年因隱匿災情不報他罷了甘肅巡撫許容的官;乾隆26年山東德州發大水,山東督糧道顏夕深出差辦事,城中無人敢決定放賑,顏夕深的母親據理力爭放糧,數十萬饑民得以活命,乾隆皇帝因此封顏夕深母親三品誥命,顏夕深也因此仕途通達,很快高升到督撫。

乾隆皇帝整體畫像——《飢餓的盛世》裡的乾隆

乾隆歷年救災,認真從事,不惜鉅款。他登基後所做的第一個重大決定就是在全國範圍內免除拖欠多年的農業稅。

此後漫長的63年統治中,先後5次(乾隆11年、35年、42年、55年、嘉慶元年)普免全國錢糧,合計2億兩白銀。

除免稅救災、鼓勵墾荒等措施外,乾隆皇帝在興修水利,推廣紅薯、玉米等高產作物,鼓勵人口流動方面都採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其成果都超越中國歷史上其他帝王。因此中國人口從乾隆六年到乾隆59年增長108%,遠超同期世界人口增長率43%的水平。

2、盛世武功

乾隆24年(1759年)10月23日上午,捷報傳至乾清宮:“經過連續四次大軍征討,天山南北所有叛亂都已徹底平定。”

乾隆皇帝整體畫像——《飢餓的盛世》裡的乾隆

這場勝利,是從康熙35年(1696年)開始,三代皇帝七十多年努力的漂亮結局。天山南北以及巴爾喀什湖一帶從此盡入大清版圖。消息傳來,四十九歲的乾隆立刻拜謁景陵和泰陵,向康熙和雍正皇帝彙報這一喜訊。

歷代漢族帝王對周圍的“四夷”一貫抱存而不論的蔑視心態,但是清代帝王卻不同。清朝本身起自“夷狄”,自身的邊疆少數民族身份,使他們以全新的角度對待和處理邊疆民族問題。

乾隆前的帝王對少數民族的歷史、語言、風俗習慣都很感興趣,乾隆皇帝則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會蒙古語、維語、藏語、回語,他花費巨大精力親自撰寫論述準噶爾蒙古世系源流和部落現狀的《準噶爾全部紀略》,因為他強大的知識儲備、國家視野、掌握的信息量,抓住千載難逢的良機,力排眾議,一舉掃平西部、統一全中國。

乾隆皇帝整體畫像——《飢餓的盛世》裡的乾隆

3、盛世之巔

以統一新疆為標誌,大清帝國的統治站上歷史最高峰。表現如下:

(1)乾隆幾乎消滅了對最高權力的所有威脅,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穩定。

歷史上威脅皇權的勢力有以下幾種:一是敵國威脅,二是農民起義,三是權臣專政,四是太監擅權,五是后妃干政,六是外戚亂政,七是朋黨之爭,八是地方割據勢力。

這八種勢力在歷朝歷代都此起彼伏,甚至在乾隆的祖父和父親時期也是如此。

只有乾隆吸取了歷代統治經驗,以極高明的政治手腕,對內化解了朋黨,對外積極消滅敵國力量,把上述八種威脅化解到近乎無影無形的程度,確保了皇權的至高無上和政治紀律的高度嚴明。

(2)經濟總量巨大,國家財力雄厚。

一直到乾隆辭世,中國都是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據統計,當時中國GDP佔世界的三分之一。中國在世界製造業中所佔的份額,是英國的八倍,俄國的六倍,日本的九倍。

康熙朝庫存銀通常為3000到4000萬兩。最高額是1719年的4900餘萬兩。雍正年間庫存銀最高額是6000多萬兩,最後幾年為3000萬兩。

乾隆前二十年也維持在3000萬兩,二十年後達到4000萬兩,以後持續增長,三十年達到6000萬兩,三十三年超過7000萬兩,此後一直維持在7000萬兩以上,五十五年甚至達到8000萬兩。

財政收入達到最高峰,確實也是“盛世”的標誌之一。

乾隆皇帝整體畫像——《飢餓的盛世》裡的乾隆

(3)軍事力量強大,國際地位高高在上。

乾隆二十四年統一新疆後,中國疆域極盛,北起薩彥嶺、額爾古納河、外興安嶺,南至南海諸島,西起巴爾克什湖、帕米爾高原,東至庫頁島,領土面積1453多萬平方公里。中國的版圖幾乎比明朝的領土擴大了一倍。

(4)乾隆朝養育的人口達到空前的數目。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人口統計數字5959.6萬人,是西漢末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記錄。從那時起到南宋實現第一次翻番,達到1億人,歷經近1200年。從南宋的1億人口到17世紀中葉的1.5億人,則用了450年。

乾隆6年,第1次全國規模的人口普查1.43億,到乾隆59年人口增至2.97億。也就意味著中國歷史上人口第三次翻番,只用了54年時間。以10億畝上下的耕地養活30%左右的世界人口,而能長期保持國家安定和社會穩定,談何容易。

乾隆皇帝整體畫像——《飢餓的盛世》裡的乾隆

四、盛世崩塌

1、文字獄運動結束

文字獄是統治者為加強中央集權打壓異己採取的手段。

最早的文字獄出現在西漢,在清代達到極端。其他朝代,只是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矛盾。

清朝不僅是階級矛盾,更是民族矛盾,清軍入關及南下過程中多次屠城,發生過遼東、畿輔、山東等地的大屠殺,以及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人口從明末6000萬人急劇下降到清初的2000萬人。 為了掩蓋其罪性,清朝統治者大肆篡改明朝歷史,大興文字獄。

順治在位18年,文字獄7次;康熙在位61年,文字獄20次;雍正在位13年,文字獄20次;乾隆在位60年,文字獄130次。

從清初到乾隆一百多年的高壓統治,把儒家學說為讀書人設立的做人準則:“立德、立言、立功,成為頂天立地的完人”踐踏的一文不值。 乾隆之後官員、士人的脊樑被徹底打斷。

乾隆48年以後不再實行文字獄,因為他已經成功地達到了目的:消滅一切可能危及統治的思想萌芽。

2、乾隆45年1780年達到盛世頂峰,乾隆55年1790年,官僚體系徹底腐爛。

乾隆皇帝整體畫像——《飢餓的盛世》裡的乾隆

原因:

(1)皇帝老了

早年峻烈無情的皇帝,晚年心態變得寬和。他樂於施恩,樂於原諒別人,樂於聽到感恩頌揚之聲。

如果說專制政治的操作秘訣就是控制與壓迫。皇帝控制著官僚體系,官僚體系壓迫著整個社會。一旦高壓減輕,則社會秩序必然出現劇烈反彈。

乾隆45~55年,皇帝70~80歲,即便精力體力再好,也有心無力了。

雖然歷史上都說康乾盛世,其實康熙年間的盛世只不過是文景之治的翻版。康熙8歲登基,16歲親政,年少時擒鰲拜、削藩、在東南沿海實施海禁都是大昏招。晚年更是吏治腐敗,讓皇子們互相殘殺爭儲。多虧雍正皇帝整頓吏治,給乾隆留了一個好底子。

一個皇帝執政時間過長絕非一件好事。早年勤政的皇帝,創立了盛世偉業,卻由於晚年懈怠,親手把自家的江山送上了滅亡之路。


(2)老皇帝開始注重物質享受

乾隆即位之初,以拒絕進貢而聞名。隨著老皇帝的失態,越來越多的封疆大吏把其他政務推到一邊,集中精力為皇帝購買製造奢侈品。到了皇帝生日,進貢浪潮更是席捲全國。每到此時,整個帝國變成了大小官員呈獻貢品的萬國博覽會。

(3)議罪銀

乾隆皇帝整體畫像——《飢餓的盛世》裡的乾隆

僅僅靠貢品,是不能保證皇帝日子過得舒坦的。在和珅的策劃下,發明了議罪銀。

議罪銀是由“罰俸”演化而來。罰俸是扣除官員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基本工資”以示懲戒。和珅當政後,建議皇帝批准將議罪銀製度化,並且將罰銀的範圍大大擴展,從財政虧空之類的重大錯誤到在奏摺中寫錯幾個字,都可以一罰了之。

此舉一出,那些聰明的大臣們馬上就發現了妙處。不少大臣主動要求交納議罪銀。比如河南巡撫畢沅以“未能迅速搜獲要犯”,自請罰銀2萬兩;陝甘總督勒爾謹以失察客商走私玉石自行議罪繳銀4萬兩。手筆之大連皇帝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在皇帝的帶領下,大清王朝上下迅速實現了腐敗集團化。盛世迅速崩塌。

五、馬戛爾尼眼裡的乾隆盛世

馬戛爾尼1793年(乾隆58年)率英國代表團第一次訪華。

他看過馬可波羅書中描述的中國,遍地黃金,人人衣食富足。但是他看到的乾隆盛世,是遠遠落後於英國的農業國家。

當時一個普通英國農場僱工一日三餐食譜如下:早餐,牛奶、麵包、鹹豬肉;午飯,麵包、奶酪、少量啤酒、醃豬肉、馬鈴薯、白菜或蘿蔔;晚飯,麵包和奶酪。星期天可以吃上鮮豬肉。

而乾隆時代中國農民的主要食物一直都是粗糧和青菜,肉、蛋、奶都少的可憐,春荒還要吃野菜度日;吃糠咽菜的記載比比皆是,遇到災年還得賣兒賣女。

比食物上的貧乏更不堪的,是精神上的貧乏。

乾隆皇帝整體畫像——《飢餓的盛世》裡的乾隆

給英國使團服務的老百姓大部分是官兵強行徵用,只給很少的報酬,想逃跑會被鞭打,中國百姓是隻許有腸胃不許有頭腦的“奴隸”。而當時英國人權觀念已經深入人心,1748年(乾隆13年)孟德斯鳩發表了《論法的精神》,1776年(乾隆41年)美國獨立,1795年(乾隆60年)華盛頓拒絕擔任第三任總統。

訪華團對中國的評價:保守估計落後西方三四百年,中國的兵船根本稱不上戰艦,實戰中不堪一擊。一旦開戰,清朝絕無勝算。

六、結語

乾隆皇帝的性格非常複雜。

他情商很高,風度翩翩,很善於討取別人的歡心,常使人感覺“藹然有春風和氣”;他又高己卑人,內心深處很少有瞧得起的人物,施政過程中經常峻烈嚴酷,刻薄寡恩。

他為人節制,平生飲酒不過數杯;他又窮奢極欲,花起錢來如沙似海。

他富於同情心,常常因民生困苦而潸然落淚;他有時又像野獸一樣野蠻,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文字獄,甚至在戰爭中進行種族滅絕。

他早年富於自知之明,謙虛謹慎,把盛世推上了頂峰;晚年卻剛愎自用,自我膨脹,聽不進任何意見,親手毀了這個盛世…… 歷史上很少有人像他這樣有如此多的側面。

乾隆25歲登基,在位60年4個月,禪位後3年太上皇,實際在位時間63年4個月,是統治時間最長的帝王。

他是最有福氣的千古一帝,只不過他的福氣在生前都已經透支淨盡,沒有絲毫存留,乾隆盛世的政治清明與全面腐敗更是隻隔了瞬間。

乾隆死前3年爆發了白蓮教大起義,清朝從此一蹶不振,陷入了風雨飄搖當中。

乾隆死後40年,鴉片戰爭,更是讓整個中國陷入了屈辱中。

他自己,也在百年之後遭遇墳墓被炸、屍骨無存的慘劇,給後人留下“十全天子古難全”的慨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