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電話、一談話,孩子就愛亂插話?處理愛插話,這幾點很關鍵

孩子愛插話

我家孩子今年5歲了,是個聰明、可愛,嘴巴很甜的小女孩。但她有一個壞毛病——喜歡在大人說話的時候插嘴,打斷別人的說話。

最近我和他爸爸都在家裡辦公,每當我們開視頻會議的時候,孩子總是不停地圍著我轉,在領導講話的時候,三番兩次的插嘴說話:“媽媽,我想喝水”“媽媽,我要拿拼圖”“媽媽,我想拉臭臭”……剛開始,我壓著怒火對她說:“媽媽在開會,你先自己玩兒”,可孩子依然吵個不停,屢次打斷我們的會議,後來領導直接讓我退出,說讓我教育好孩子再說……原本經濟效益就不好,公司有裁員的計劃,孩子又給我弄了個這,一氣之下,我對著孩子大吼了一頓。你說,我該怎麼辦孩子才不會亂插話啊!


一打電話、一談話,孩子就愛亂插話?處理愛插話,這幾點很關鍵

這樣的情景,想必許多家長並不陌生——大人只要一說話,孩子總湊在跟前,時不時地插上幾句。你若搭理他了,他就會越來越起勁兒;若不搭理他,身邊就像放了一個鬧鐘一樣,讓談話雙方不得安寧。

小孩子愛插話,其實是一種很正常的行為

1.好奇心

小孩子天性活潑、好奇心又很強,對世界萬物充滿著興趣,而強烈的好奇心又會增強他們的求知慾。但因為他們年齡還小,知識面窄,大人所談的事情往往都是他們不知道、不懂得的,所以他們就會提出許多的問題希望能得到大人的解答。這是他們獲得知識的途徑,你總不能去阻止吧。

2.求關注

小孩子愛插嘴,有時候也是想引起家長的關注。例如,一直很安靜,偏偏打電話或和其他人說話的時候,孩子非要像秤不離砣一樣湊在跟前,噼裡啪啦說個不停,為什麼呢?因為孩子覺得自己被忽視、被冷落了,於是他就通過“插嘴”的方式來引起家長的注意。 而孩子之所以這樣,大多是家長平時對他們關注得太少的緣故。

一打電話、一談話,孩子就愛亂插話?處理愛插話,這幾點很關鍵

3.表現欲

這個很好理解。許多表現慾望特別強的孩子,有時也喜歡插嘴——當他們聽到別人說某件事的時候,就會情不自禁想表達出自己對此事的看法。

愛插嘴的小孩子,通常思維都比較活躍,反應敏捷,善於表達自己的思想,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但愛插嘴也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特別是在正式場合, 它就是有教養的一個表現。因此,媽媽們對孩子的這種不良行為既不能放任不管, 也不能一概制止,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勢利導,教孩子學會在恰當的時候,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那麼,如何應對愛插話的孩子

1.言傳身教,樹立榜樣

​小孩子愛插話,也許只是受到家長言傳身教的影響。例如:很多家長在與孩子說話時常常沒有耐心,“我覺得你穿的有點薄,容易感冒,你再去穿件衣服來”沒等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就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有些夫妻在交談時不能互相尊重,不耐心地傾聽對方的談話,各說各的理,甚至大聲爭吵。這些行為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談話和交往方式。因此,想讓孩子不亂插話,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做到不隨意插話,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才行。

2.提前約定

家長在進行正式談話之前,可以提前告訴孩子:大人說話的時候不要插嘴或打斷,想要說,就要先給我一個暗示的信號。例如你可以說:“現在媽媽有一些很重要的事要跟阿姨談,你自己先玩一會兒,不要打斷我們的說話,好嗎?”孩子一般都會答應。若孩子中途控制不住,又跑過來企圖打斷家長的談話,家長可以用一個手勢或眼神來制止他們這種不禮貌的行為。

一打電話、一談話,孩子就愛亂插話?處理愛插話,這幾點很關鍵

3.教孩子學習等待

家長要想辦法讓孩子知道,只有等一個人講完了,另一個人才能接下去講。 試著引導孩子換個角度去思考問題,體會別人的感受,讓孩子瞭解“插嘴”帶給別人的不適感。例如:在孩子滔滔不絕地說話時,故意去插嘴、打斷他的話,事後問他的感受如何,喜不喜歡在自己說話時被人隨意打斷。孩子在親身體驗後,一般都會自行修正自己的行為。

4.及時表揚

在整個談話的過程中,若孩子一直都很遵守規則, 那麼等談話結束後,家長一定要及時給予孩子鼓勵和表揚,使孩子這種不隨意打斷別人說話的行為得到強化。這樣,孩子就會逐步養成不隨便插嘴的好習慣。

5.讓孩子受到關注

與他人談話時,若孩子在場,無論孩子多小,你都應先鄭重地向他人介紹一下孩子,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很重要,沒有被忽視。讓他明白,爸爸媽媽時刻都在關注著他,他無需通過插話的方式來吸引他人的注意。

6.讓孩子參與談話

家長不能總是一味地壓抑孩子。若孩子插話的內容與大人正在交談的話題有關,那麼可以試著讓其參與談話,並引導孩子思考、學習與人溝通;若話題涉及一些孩子不明白、不懂的事情,家長也可以適當抽出一些時間, 向孩子解釋。

結語

綜上,處理孩子愛插嘴的問題,言傳身教是首要,尊重孩子、讓孩子參與其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願天下所有愛插話的孩子,都能被正確、溫柔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