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太極理論精研書法,事半功倍


用太極理論精研書法,事半功倍

本人雖然不是習武世家,但跟前輩們潛移默化地習練過很長時間的太極拳,也從小習練書法。但從來沒有想過太極與書法的關係。直到有一次在臨帖完畢,習慣性地做了一個“單鞭”動作以緩解書寫疲勞時,突然發現,太極拳的“起承轉合”跟書法的“纏絲映帶”是何其得相通,我豁然開朗,突然間理解了書法中很多筆法之間的關係,這是一種“意”的領會。我不知古人大家是否有練習太極拳的習慣,好像先有“書法”,後有“太極拳”,不知“太極拳”是否從書法中得到過感悟,但我從中看到了“書法”、“太極”的互相印證。“太極”能養生、強健我們的體魄,書法能鍛鍊心眼手腦的協調與靈活力。想象一下:太極與書法兼修,會是多麼“養性”的愛好!

用太極理論精研書法,事半功倍

太極拳講“虛靈頂勁”,書法講“中正沉穩”。太極拳的“身容端正”,“百會上頂”,有繩提之意,使清氣上升,意達百會,氣沉丹田。書法的中宮奇正,筆勢沉穩,如泰山之凌霄蒼松,上通下達,氣韻俊麗。

太極拳講“六和”: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手與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書法亦是如此,採用坐姿書寫時中宮沉穩、四肢搭配、肘腕指高度協調,精力高度集中,手眼腦配合緊密,書寫的字才能一氣呵成;採用站姿書寫時,步伐沉穩、重心合理、肩肘腕指配合靈活,才能利於運筆的發揮,寫出來的字才能有氣勢。如上圖:“金雞獨立”、“仙人指路”,你達不到“六合”,連站都站不穩,就無法行雲流水地接續後續的動作;這個“也”字,斜筆較多,但能在強烈的動感中體現出泰山般的沉穩。 該字均為側鋒入筆,筆鋒點按、頓筆、提鋒、甩筆等動作一氣呵成,難道不是太極的“六合”的完美體現嗎?

用太極理論精研書法,事半功倍

太極的動作講究“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一切動作圓轉溜滑,時而鋒芒畢露、時而含蓄內斂。該字,尖峰入筆,初始動作蜻蜓點水般點按筆鋒、再緩慢提鋒行筆,最後疾風暴雨般回鋒點按甩筆,真的是“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啊!所以,這樣寫字,才會有氣勢和神韻!

我讚美我的太極,我用它來精研我的書法!

用太極理論精研書法,事半功倍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三才,三才生四相,四象演八卦。我一動生萬動,我此動蓄勢待發、含義無限,下動變化萬千,給人無限想象。該字尖峰入筆,通過點按、頓鋒、甩筆、方筆動作把每一筆寫的很飽滿,整個字勢很靈動,又散發出強烈的厚重和內斂。單純看這個字,筆勢意猶未盡,雖然內斂,但爆發力又很強,讓人罷筆不能!

用太極理論精研書法,事半功倍

太極中,“虛為陰,實為陽”,“虛手”、“虛腳”為陰,“實手”、“實腳”為陽,柔為陰、剛為陽,陰陽對立又互相轉化。上圖中,起跳前,雙腳為陽,起跳後雙腳逐漸轉化為陰,動勢不停,馬上會轉化出下一個動作,因為動作必須連貫,所以動勢強烈。該字上部開放,為陽,下部內斂,為陰。整個筆勢入筆後即動作淋漓、靈動,筆鋒輕重轉化豐富,收筆厚重,蓄勢待發,所以該字的陰陽、虛實、動感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用太極理論精研書法,事半功倍

太極的“聽勁”、“懂勁”與“纏絲”:“聽勁”指感應對方身上的肌肉、骨骼之變化,分“靜勁”與“動勁”,只有通過反覆的揣摩與實驗,才能更好的對對方的動作作出或順或逆的反應,才能用自己的招式反制對方,這個揣摩的過程,就是“懂勁”的過程。纏絲手可聽、可捋、可粘、可拉、可甩、可推、可轉、可鎖,這是太極的一種技擊手法。

上圖中之太極劍,與手同工,可聽、可捋、可粘、可拉、可甩、可推、可轉、可鎖。時而直衝雲天,時而古樹盤根;時而懸龍攪柱,時而小鬼推磨。

上圖中的字,中宮直插雲霄,攀附而下,在旋轉變換中,貼近對方,時而內收、時而外放,“聽”緊對方薄弱點,蓄勢爆發,筆法上通過尖峰、方筆、纏絲映帶,收放自如。

用太極理論精研書法,事半功倍

太極的"三才":精、氣、神。“天、地、人”,人居中,人為三才之中氣,乃萬物之靈,通過長久的鍛鍊,人的精氣神靈動飽滿,精力充沛、信心無限。我們的書法沁殷太極之精華,樸實凝重,活力無限,在萬法海洋中,能左右逢源,觸類旁通,與不同書體間達到陰陽互補,打造凝練自己的精氣神,所謂取萬法而歸一者,歸一而拔萃也。

此之謂:吾輩之書法太極之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