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教娃不容易,试试用“快乐思维”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别说教娃不容易,试试用“快乐思维”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前几天,《天天向上》节目组邀请了演员陈龙的妻子章龄之,和黄觉夫妇一起,讨论疫情期间在家育儿的事情。

章龄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7岁,小儿子3岁,老公在外拍戏,已经两个月没有回家了,自己在家带孩子,害怕孩子学习落后,她不仅要陪着孩子上网课,还要找资料、备课,俨然一名老师的角色。与此同时,还要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她在微博上吐槽,太累了。

黄觉夫妇则认为,这段时间,正是是亲子相处的难得时光,就应该好好一起玩玩,寓教于乐地学习,不要搞得那么严格和紧张。

两种育儿方式引起了热议。


在章龄之身上,我们看到了家庭教育的难处,也看到了望子成龙的不易。站在黄觉的思路,做朋友型的父母,坚持素质教育,也没有错。

其实,要想轻松育儿,激发学习内驱力是关键,既能让孩子有学习的自觉性,也能让父母越管越轻松。而快乐思维正是可以激发学习内驱力的好方法。

快乐思维能产生内驱力

著名教育学家董进宇曾经分享过自己父母的快乐教育方法。

别说教娃不容易,试试用“快乐思维”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在他4岁的时候,没有多少文化的父母经常在他面前抢着看书,谈论书中内容,激发起了他的好奇心。后来他把书抢过来看,发现都是一些看不懂的文字。但是那个求知的欲望变得强烈起来。后来,他经常主动认字和学习,还教弟弟妹妹认字读书,在他们家,形成了一种快乐阅读、快乐学习的氛围,从不认为学习是负担,以致于三个孩子的成绩都很好。

他父母在传递读书很重要的过程中,不是整天念叨读书很重要,而是将读书很快乐这种理念和感觉传递给了他,使得他从小就觉得读书太好了,太快乐了。正是这种家庭教育的好方法,促成了孩子都拥有了求知的欲望,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可以说,让孩子懂得学习的乐趣是孩子学习内驱力形成的有效方法。

快乐思维是顺应孩子本能

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谈到了孩子童年快乐的重要性。童年时期,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本能,顺应孩子自己去成长、生存的本能,通过孩子自己的方法去不断学习、探索和实践,从而生存和适应这个世界。

我们的家长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要忽略孩子的成长本能,阻碍孩子的天性。

有个新闻中,河南有个女孩叫张易文,他的父亲自认为是天才,创办了一个培训学校,当然认为女儿也是天才。张易文的父亲认为学校的体制会限制女儿的发展,于是让女儿在自己的培训学校上课。

别说教娃不容易,试试用“快乐思维”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在父亲的精心培育小,张易文很小就完成了中学课程,10岁参加了高考,考上了一所大学,被称作神童。但是,这个十岁的女孩进入大学校园后,很难融入学校生活,也不知如何和同学相处,生活也难以自理,人变得越来越孤僻。这样的结果令人遗憾,也引起了争议。

所谓的神童,也许只是智力开发比较早,但是其他方面却弱化了,这无疑就是拔苗助长,违背了孩子的自然生长规律,算不上真正的成功,却毁掉了童年。

身为父母,不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打造孩子,更要像园丁一样,给孩子创造安全、温暖、有爱的生态系统,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孩子才能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快乐教育是智商情商的结合

马云曾说,人要成功,需要智商、情商和爱商。这一代人智商普遍比较高,而情商略显不足。情商是玩出来的。小孩子要会玩,会玩的孩子有情商,会玩的孩子更容易成成功。

邻居有个孩子,从小成绩不错,当班干部,带三根杠,喜欢乐高,还在市里得过奖。可是她的父母则认为孩子成绩还不太好,老是抱怨说孩子进不了班级前三名。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大学,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历练几年过后,自己开了一家公司,事业非常成功。

别说教娃不容易,试试用“快乐思维”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很多人都听说过第十名现象,就是一个班往往最有出息的人不是前几名的,而是十名左右的中等生。也许就是因为这些中等生更会玩、情商更高,才使得各方面发展更均衡吧。

建立快乐思维,是建立在自律、自信和自强基础之上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但凡能从学习中体验到乐趣,从快乐中学习的人都不会只限于凡夫俗子。但是,孩子的快乐思维不是与生俱来,更多的是靠后天习得养成。因此,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强化快乐思维,从而让孩子快乐学习和成长。

培养自律微习惯

自由能带给人快乐,自律的人才能更自由。小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习惯的养成。从一出生,父母就要尽量给孩子养成吃好睡好的习惯,使其适应自然生长的生物钟。

大一点的时候,就要训练其时间管理和自律的能力。

别说教娃不容易,试试用“快乐思维”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比如和孩子一起制定每日、每周和每月的计划,当孩子专注力不够的时候,可以运用番茄时钟、舒尔特方格等工具提升专注力,完成每天的重要事情后,给予足够的自由时间。

当孩子能够坚持自律这些微小习惯后,家长给予肯定,让孩子体会到自控自律是一件好的事情,从而产生对时间把控、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训练自信看优点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最需要的品质之一,缺乏自信的孩子会更容易退缩和懦弱,也谈不上有多快乐。

培养孩子的自信就要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不要打击孩子的行为;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鼓励,在孩子与人交往时不过多干涉,在孩子进步或者取得成就时给予积极肯定。

除此之外,就是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优点,发掘孩子的潜力,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独特的、有价值有能力的,享受自己可以主宰自己的快乐。

别说教娃不容易,试试用“快乐思维”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训练自强抗挫折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也会有气馁或放弃的想法。父母想要帮助孩子自立即自强,不能为其包办一切,要鼓励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自己想办法解决。把孩子内心渴望克服困难、勇敢攀登的勇气给激发出来。这种抗挫能力和逆商,是建立和保持快乐思维、勇于挑战和学习的强大动力。

柏拉图说过,教育的基本原理在于使人们在孩提时就建立起良好的思维体系,教育无需强迫、不能强迫、更无法强迫。

在教育中融入寓教于乐、快乐思维的观念,能更快地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激发孩子学习内驱力,终身成长,这样,家长才能越来越轻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